精神疾病与情绪有关,精神心理医生教您5招赶走坏情绪

作者&投稿:毅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紧张、苦闷、抑郁等坏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坦然应对,很多人就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研究显示,许多精神疾病都与情绪有关。如果您想不得病,请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下面由精神心理科医生教您5个简单的方法,让您赶走内心的那些“坏感觉”。

01 、 练习深呼吸

去甲肾上腺素是大脑中的化学信使,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情绪激动时,它的释放增加;这时大脑的注意力会受到干扰,使我们不能集中精力或无法正常思维。

而深呼吸就像大脑的重置按钮,进行数次缓慢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可以让去甲肾上腺素降下来,减轻压力,重新掌控自己的大脑、情绪及思维。

除此之外,深呼吸还可以克服恐惧心理;改善记忆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睡眠(如果半夜醒来难以重新入睡,深呼吸可以帮你让大脑平静下来,重返梦乡)。

正确的深呼吸

在吸气的过程中,速度一定要缓慢且均匀,尽量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在呼气的时候一定要干净,这样能够完全将所有的废弃气体排出身体之外,同时交换更多的新鲜空气。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腹式呼吸。

具体方法是: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或躺下,用鼻子持续吸气3秒钟,心中默数1-2-3,停顿2秒,再持续呼气5秒钟,心中默数1-2-3-4-5,尽量把肺部空气排尽。吸气时注意鼓腹,呼气时想象心中的压力、烦恼、不快被随之呼出。

02 、 多晒晒太阳

相信大家都有过沐浴在温和阳光中的经历,那种暖融融的感觉非常好。这是因为晒太阳可以增加大脑释放血清素,这是一种“快乐激素”,有助于平静心情,改善情绪。当血清素升高时会使人感觉幸福,而水平变低时让人感觉情绪低落。

有些抑郁症者每到秋末冬初至春末夏初这段时间,就会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身处极夜地带的北欧地区尤为明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光照时间减少。

瑞典、芬兰、冰岛等国家甚至发明了“自造阳光屋”,用灯光替代阳光,借此振奋人们的情绪,还真挺管用。所以,当您情绪低落的时候,不妨多晒晒太阳吧。

少而勤是晒太阳的最佳方法。尽量到户外去,因为隔着玻璃紫外线的透过率大大减少,如果实在无法到室外,一定要打开窗户,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即使阴天也值得到户外去,透过薄薄的云层还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紫外线。

03 、 亲近大自然

有研究表明,最好的减压方式,便是亲近大自然。在英国,包括伦敦和利物浦等许多城市的家庭医生已经开始用“自然”当药方来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的患者。

专家还指出大自然的声音具有唤起人记忆的特殊能力。

另有研究指出,与那些完全不接触大自然的人相比,每周花2个小时亲近自然的人身体明显更健康,且心理状态也更好。而虽然接触了大自然,但一周内总时长不足2个小时的人则没有明显优势。

我们可以趁着周末的美好时光,与大自然来场浪漫的邂逅。绿草茵茵令人心旷神怡,鸟语花香让人身心愉悦。只需我们放慢脚步,充分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芬芳,静静享受大自然给予的宁静。

04 、 常做家务

厨房水槽里堆满碗筷,衣柜堆满乱七八糟的衣服,房子里堆积如山的闲置物品......你家是这样的吗?

其实杂乱无章的家里有可能让人感到焦虑,无助和不知所措;也会让人难以身心放松;让人感到恐慌;让人感到内疚和尴尬,特别是当我们在家中有客人时,我们对杂乱的家里感到羞愧。此时,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恢复屋里的整洁,减少内心不安。

实际上,洗洗涮涮、收拾房屋、处理闲置物品等简单家务劳动,不但能让房屋保持整洁,同时还能让我们心情不再焦虑无助。

同时做家务对大脑健康也有好处。即便是轻松的家务活,也能延缓大脑的衰老;坚持每天做1小时的家务,可挽救1年损失的脑容量。

我们可以及时丢掉垃圾;不穿的衣服及时送人或把它捐出去;每天花10分钟整理房间、10分钟打扫卫生,保持房屋整洁;避免买过多物品,谨防堆积。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爱上做家务吧~

05 、 听听音乐

心情不好时听听音乐可舒缓郁闷情绪;

在心情浮躁时听听音乐能变得平静;

在萎靡不振时听听动感音乐可振奋精神。

音乐真的能疗愈心灵吗?

答案是肯定的。

多项研究证实常听音乐可减轻焦虑情绪,改善抑郁情绪,减少自闭症患儿回避行为等。

听音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在音乐APP上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也可以跟朋友结伴听听演奏会,还可以自己即兴演奏等。

听音乐好处多多,不妨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舒缓的或者自己喜欢的音乐吧~

好心情也为大家定制了一套静心音乐“处方”,涵盖了美眠(沉浸自然场景,5分钟快速哄睡体验)、呼吸(聆听山里、岛上、树林里、大海的自然声音)、安心(聚焦正念生活、关注自我成长,提升情绪与认知)等,快来听听吧~

写在最后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但是坏情绪不仅不会帮你解决麻烦,还会让你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差。而好的情绪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好,自身状态也越来越好,甚至连运气都会越来越好。情绪的好坏由我们自己把握,当自己或家人心情不好时,那就开始体验这5种方法吧~

参考文献:

[1] 郝娟娟,吴敏,姜科宇.音乐疗法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研究进展.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8,6(3)144-145.

(文章图源:包图网、摄图网及网络)

~

为什么精神心理科大夫三言两语就确诊孩子是抑郁症?
答:所以心理疾病也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比喻双向被误诊为单向抑郁,等躁狂了才发现不止是抑郁。还有精分有时也会被误诊,甚至患者吃的药可能得几个月甚者几年才确定最好的方案,所以呢,精神疾病的检查本身就不完善。治疗也是,大概率,以医生经验而定。但是抑郁症症状医生应该都懂。就是那些明显的情绪起伏啊,行动力啊。

精神病是怎么形成的
答:指导意见:神经病是脑组织中枢神经系统或者四肢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是实质性的,而精神病是思想上的,是情绪不良导致的,要因势利导,自己想办法从不利环境脱离开来,开开心心,才会远离精神病。 问题二:精神病是怎么怎么引起的 精神病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很多男性迫于工作的要求下,常常有应酬。很多男性出现精...

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精神病是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现在愈来愈多局限于精神分裂症之类的所谓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即精神病。而精神科本身受人力和条件限制,只能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严重的精神病,就是精神科的那些心理和情绪功能障碍十分严重,以致病人失去了对外界人接触能力,这些病在社会上常被人们称为“疯狂”、“精神错乱”...

有这些表现,说明需要咨询心理医生
答:你的这五种状态说明你需要咨询心理医生 1、情绪异常 情绪异常是非常普遍的精神心理症状。有的人表现为成天闷闷不乐,不爱搭理人,对原来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觉得活着没意思等;还有人情绪高涨,自我感觉特别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部分患者还可能无故发笑,但表情淡漠,或无缘无故紧张、害怕等。 2、行为动作异常 妄想...

精神病人住院后,医生说性格因素占了一大部分,该怎么办?
答:形成精神病有两种途径:以生理,遗传性疾病过渡到精神疾病的患者,比如脑伤或基因问题致神经系统受损,患者意识,语言,情感,行为,认知能力等单一或同时逐渐失调,整体功能处于某个点停滞,或者过一段时间继续重化。以心理非和谐因素为基础,生活质量很差,逐渐过渡到形成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形成共病。在...

为什么精神科的医生反到容易成精神病人
答:没有这种说法吧。一般来讲,精神心理知识丰富的人,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当然了,有利也有弊。确实,有些人,因为耳濡目染患者们的精神心理症状,多少受了一些暗示与传染。包括经常接收患者们的负面、异常情绪,医生自己的情绪也可能会受影响。但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应该是可以调节、调整好的。包括医生...

焦虑症要看心理医生吗?
答:到高中课业繁重,应考强烈,她的毛病也加重。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她父母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并在医生的帮助下慢慢改善焦虑情绪。当然,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个人觉得不是一回事。心理咨询师考取资格证就可以执业,但解决不了疾病问题。精神科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来解决患者的问题。有心理焦虑情绪,要...

世界上90%的疾病,都与情绪有关
答: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这件事有关,不想生病的人一定要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而从数据来看,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就已达200多种。情绪,正在悄悄毁灭我们的身体!负面情绪是身体的最大杀手 智者说:“情绪是什么?情绪就是心。”心不健康了,身体又怎会健康。

什么样的症状需要看精神心理医生?
答:谢邀!你问题中提及精神心理医生,那么我可以认为一般是精神心理科的问题。这类相关的疾病症状包括:精神病性症状表现:妄想,幻觉,凭空视物,凭空闻声等。神经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心境障碍 人格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原生家庭影响 婚姻 情感 问题 婆媳关系 老年痴呆 更年期综合症 青少...

抑郁症的精神病理现象
答:查阅网上资料,害怕家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因此提供病史往往多反映病者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受到的挫折和压力等,所反映的精神异常多关于情绪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诊断导向的怪异表现常讳而不谈,只有在医生追问下才躲躲闪闪地谈及一些,回顾分析误诊为抑郁症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很多教训与收集病史不完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