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佛的区别

作者&投稿:霜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途径不同。

比如道家注重性命(身心)双修,佛家的途径只注重修性(心),以便用有限的人生悟求无上的大道。道家注重修行的稳定性和层次性,佛家认为一切都是沿途风景,都是幻象,只注重最终的结果。儒家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乘),从人的基本修养来让人稳定进步的,针对性更加强。

2、理论不同。

佛教是没有神论的,虽然道教和佛教都认为人都是可以成为神或者是佛的,但是佛的思想会比人的高,生理上是跟人一模一样的,佛教主张无生。佛教认为现实就是一片苦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道教对生活是有追求的,而佛教是舍弃了在物质上的追求的。更加注重精神的修护等等。

3、教义不同。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道教是济世救人。道教认为,道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最终根源,天地万物莫不尊道而生,贵德而成。道具有创造、促进、养育、保护万物的崇高德性。人应该效法天地之道,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成长,增进和维护自然的价值,而不应该违反道的本性,破坏和毁灭自然的价值。



道与佛的区别:

一、崇拜的对象不同。

佛教寺庙里供奉的佛像如释迦摩尼、弥勒佛和观世音菩萨等,其面容和身材都比较丰满圆润,这反应了北魏到唐朝的审美观。和尚念经追求成佛、成正果,偏胖的外貌是自然也是一种心理追求。

而道教的道观中供奉的三清天尊、真武大帝等,外貌基本都是仙风道骨的老者,道士们供奉祖师,自然也要形貌皆似,因此一般都是偏瘦、长须的形象。

二、修炼理念不同。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华夏大地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与世无争。和尚们注重精神修炼,常年打坐念经,不运动自然偏胖。另外,佛教认为身体发肤都是“臭皮囊”,成佛后毫无用处,因此很少锻炼身体。

而道教这种本土宗教,起源于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追求长生和成仙。于是道士们注重日常修身养性,练气养生,体内阴阳协调自然偏瘦。

三、生活习惯不同。

佛教的管理制度更加严密,每天早中晚该做什么都有严格安排。而且和尚一般都居住在寺庙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而道教管理非常松散,只要遵循教义,在哪里修炼自己决定。于是,道士们经常在民间生活,扶危济困、行侠仗义,还时常帮助人们驱妖避邪。另外,古代道士们大多懂武功,修习太极拳和太极剑等,有时候还帮助国家抵抗外敌。

四、饮食文化不同。

虽然和尚和道士都是素食主义者,但是如果你吃过寺庙和道观的斋饭,就能发现饮食文化是有明显区别的。寺庙中的斋饭虽然是素食,但油盐放的多,长期食用很容易长胖。

而道观中的斋饭油盐很少,几乎淡而无味。这主要是道士们注重养生的需求,也是在饮食中苦修的一种境界。

五、修行主张不同

佛求修来世,道重今生,佛说因果,道讲承负,佛教主张慈悲、修心明心见性,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佛教劝人戒杀生、放生,教人行善积德,放下贪嗔痴,今生好好修行,以求来世不堕六度轮回之苦。

道教注重实践,我命由我不由天,努力修炼追求得道成仙。



~

佛与菩萨的区别是什么
答: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

佛和神有什么区别?
答:1、平等性不同:佛与神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佛”的平等性与“神”的权威性。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佛教是不承认“神”的权威,佛教将“神”认知为生存在法界中的三善道众生,稍比人道多一点殊胜而已,也具有人道不可思议的神通,通常乐受多于苦受。2、地位不同:西方“神”的概念是:...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
答:使者:是向人类传警告和报喜信,信奉同一宗教,同一真主,反对信奉多神和崇拜偶像,只坚信、崇拜独一的真主,教化人类不要以物配主,要遵循正道,行善止恶,善者将报以天园之乐,恶者将惩以火狱之苦。2、觉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佛:自觉,意识到他,意识到他的实现。当你成为佛陀,你将拥有一个属于你...

和尚与佛的区别
答:小链接:也有按照男出家弟子(沙弥、比丘)、男在家弟子(男居士,即优婆塞)两类;女出家弟子(沙弥尼、式叉摩那女、比丘尼)、在家弟子(女居士,即优婆夷)两类,合称为“四众弟子”或简称为“四众”。所以总结一下:佛是宇宙中的大觉者;和尚是沿着佛的成功之路努力去行走的学生,同时,也是我们...

辟支佛与佛的区别是什么
答:什么是辟支佛?和佛有区别吗?简答: 无师护,而靠缘自悟得证者。“辟支佛”梵语“毕韧子底迦”,旧译为“缘觉”,新译“独觉”,他不等待他人的辅佐和帮助,可以独自的向于解脱这道。所以,在佛未出世以前,或在佛未传教的地方,能够体会部分的宇宙真理,均可把他算在辟支佛中。辟支佛也是:...

禅与佛的区别
答:佛与禅的联系:1、禅宗是以禅作为主要修行方式的佛教法门。是佛教的一个分支。2、其实佛教与禅宗不可分开而论。生命珍贵,爱众生,悲悯众生,然而要做到处有而常无,佛教讲究人间一切皆苦,然而此苦也是虚有,不过是人的心在做苦。慈悲是立一切说的重点。不同:1、禅,禅学,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

请问,菩提和佛,这二者意思有什么区别?谢谢!
答:简单来说,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佛是一个觉悟的人,具有三重意思:一是自己彻底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二是帮助众生也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三是在教化众生的过程中,福德智慧都圆满无缺,无欠无余。

佛与禅的真正区别?
答:2、本义不同。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3、觉悟不同。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

佛,道和禅各自是怎么定义的?三者之间的区别怎样?
答:三者有2点不同:1、三者的所存在的教派不同:(1)、佛存在于佛教。(2)、道存在于道教。(3)、而禅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2、三者代表的含义不同:(1)、佛代表的含义: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

佛与佛之间有区别吗
答:实际上本质并无区别,所谓“佛佛相通、佛佛相同”,成佛了就一模一样了,您看寺院里的佛,面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古代的高僧大德早把这问题弄明白了),单看面容,我们佛弟子都分不清楚,只能凭借他拿的道具或者他的手印或者摆出来的姿势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