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谁大

作者&投稿:兴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菩萨和佛是觉悟程度高低的差别。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佛是果位已经圆满的圣者。

一切行菩萨道,修行佛法的众生,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称作菩萨。通过修行,觉证如来本性,得究竟无上菩提,就是佛了。

佛已经完全断除了见思、尘沙和无明这三大烦恼,证得了圆满的法身。而菩萨虽然也断除了见思、尘沙烦恼,但是无明烦恼共分为四十二品,最低的法身菩萨乃是初住菩萨,仅断除了一品无明,最高的等觉菩萨还剩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未破。

拓展资料:

一、菩萨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梵gotra -stha )、入(梵avati^rn!a )、未净(梵a -s/uddha^s/aya )、净(梵s/uddha^s/aya )、未熟(梵a -paripakva )、熟(梵paripakva )、未定(梵a -niyati-patita )、定(梵niyati -patita )、一生(梵eka -ja^ti-pratibaddha )、最后身(梵carama -bhavika )。

二、佛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1、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2、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菩萨——百度百科

如来佛——百度百科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有译作佛驮、浮陀、浮图、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为“觉者”、“知者”、“觉”。“觉”又有三层含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和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凡夫俗子,上述三项都缺,毫无觉悟可言;声闻(闻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和缘觉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自行觉悟者),缺后二项;只有佛陀才俱备上述三项。小乘讲的“佛”,一般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多得象恒河沙子,不可计算。比如:管过去的有七佛、燃灯佛;管未来的有弥勒佛;管东方的有药师佛;管西方的有阿弥陀佛等。从佛身说,又有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等。
  菩萨,是“菩提萨”的略称。在梵文中,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指成就众生,有天上觉悟的慈悲者。按大乘佛教修行并于将来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称菩萨。其修行只有“自觉”和“觉他”二品位,缺“觉行圆满”,成就次于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对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可以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也被称作菩萨。

  佛是经历了从众生-->罗汉-->菩萨-->佛的过程,最圆满。

【儿桃导读】:看过西游记,以及对佛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伙伴们,都知道有罗汉、菩萨、佛。但是这三者是怎么区别的呢?他们之间修行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呢?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原来因为每个人性格和看红尘的眼界不一样,就是不同的修行结果。

一、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低于佛,菩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看了南怀瑾先生的书:罗汉觉悟但无情 ,是比较注重个人修持和觉悟。就像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就喜欢有着自己的世界,他们不背离生活,但是他们与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做好自己的事或许使他们的准则。

二、菩萨: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圆满修行者, 觉悟尚有情  自己觉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难的活菩萨。“自立,自觉,又能牺牲自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菩萨已经悟透了“五蕴皆空”,因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还没有成佛,但他们却发愿将众生超度到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让众生成佛。自己还未成佛,却想让众生成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度己度人,方能修成正果,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或许你帮别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下次自己就会遇上。

 三、佛:佛乃佛陀也,觉行者。佛教中,觉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南怀瑾先生在的一本书是这样说的,佛思维是:处于有情和无情之间  对芸芸众生,能不能度化走上正途,佛是引导者。度与不度之间,佛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导我们自度。这就为什么 会说佛光普照众生,众生平等呢。因为还需自己去修行,就像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需自己“觉”。至于说最后怎么个境界就看自己了。



佛和等觉菩萨的区别:

佛圆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等觉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佛彻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随眠,永断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议变异生死。
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细微随眠未断,虽然已断分段生死,尚有微细变异生死。

佛的第八识无垢识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这二十二个心所法相应。
等觉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只与五遍行心心所相应。

佛的八个识都能与五别境之慧心所相应,而得四种广大无边的智慧。
等觉菩萨只能使第六识与第七识与慧心所相应,其智慧远远劣于成佛所得之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圆证法身、报身、应化身,菩萨不能得如佛一样连种子都清净无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无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都是现量了别。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是现量、第六识通现量、比量、非量,第七识为非量、第八识为现量。

佛的八个识统统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只能缘现在境,第六识缘过去、现在、未来境、第七识唯缘现在本质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转。

佛的第六识具足五心,其余七个识具足四心,没有寻求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识具足五心,第七识具足决定、等流、染净三心,第八识具足率尔、决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识能与五别境等二十一个心所法相应为最重要。这是佛与菩萨的最大区别之一。

以上略说等觉菩萨和佛之间的差别,广说无边。

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1、所修炼的东西不同。炼阳神者本之于天,道在冲举,谓之仙,故曰天尊。修阴神者本之于地,乐于寂灭,谓之佛,故曰世尊。也就是说神仙修炼阳神,佛修炼阴神。
2、所在教派不同。神仙一般是道教,而佛属于佛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3、追求不同。仙人追求斩却三尸,融合天道成不生不灭之身(即圣人),佛主张不染红尘不沾因果,无欲自在,成就无边舍利。
4、本义不同。神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指“无所不能、超脱轮回、跳出三界、长生不死”的人物。道教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神仙是得道之人,是与大道合真的圣人,动合无形、出有入无、不死不灭。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

扩展资料道家是很崇拜神的,道家修行的目的,更多是修长寿,修神通。这是佛教与道教的区别,佛教主张修心,而不主张修神通、长寿。修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跳出三界内,不在五行中,佛教认为,就算修成神仙,也还是在六道之中轮回不止,并不能真正离苦得乐。
学佛的关键,在于修心,如果我们都可以明心见性,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佛,佛就在世间,就在我们自己心中,不来也不去。与其说有,还不如说没有佛,若说没有佛,那是我们没有悟道,悟道了,自然也就成了佛。成了佛以后,又没了佛,这就是佛,若有若无,不生不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
百度百科-神仙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答:1、所修炼的东西不同。炼阳神者本之于天,道在冲举,谓之仙,故曰天尊。修阴神者本之于地,乐于寂灭,谓之佛,故曰世尊。也就是说神仙修炼阳神,佛修炼阴神。2、所在教派不同。神仙一般是道教,而佛属于佛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

佛和菩萨的区别主要在哪些方面?
答:佛和菩萨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含义、称呼以及地位上的不同。一、二者的含义不同,1、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2、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

佛与菩萨有何区别?
答:Bodhisatto 的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梵文是 Bodhisattva,“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四圣道圣道之别在于开悟的大小.佛...

菩萨和佛的区别在哪里
答:3. 在佛教的修行道路上,佛、菩萨和凡夫之间的区别在于他们开悟的程度。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完美结合,而凡夫在这三个方面都不完备。4. 声闻和缘觉是佛教中较低层次的修行者,他们被称为二乘,因为他们只达到了自觉的阶段,而没有进一步的帮助他人觉悟。

佛与菩萨的区别是什么
答: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

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答:菩萨和佛是觉悟程度高低的差别。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佛是果位已经圆满的圣者。一切行菩萨道,修行佛法的众生,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称作菩萨。通过修行,觉证如来本性,得究竟无上菩提,就是佛了。佛已经完全断除了见思、尘沙和无明这三大烦恼,证得了圆满的法身。而菩萨虽然也断除了见思、尘沙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