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言文注释

作者&投稿:沙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关于诚信的古文,有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2. 急不相弃

译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2. 【《吴起守信》文言文解释】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一、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有一天坐在厅堂上假装说:“刚才走出门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子之借这事知道了左右对他的不诚实.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都有人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这只能扰乱国人啊.凡是那些扰乱国人的,都那些喜欢耍巧弄诈玩弄智谋的人.二、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可能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何以用这个来扰乱一个国家的.那些扰乱国家的,都是机巧狡诈的人.。

3. 有关诚信的文言文

原文: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成为众多求学者之一,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曾子杀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4.

郭汲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汲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汲恐违言,逐止野停,后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侯期,可谓信之至矣.译:汉朝的郭汲,字细侯,是茂陵人.他官拜并州太守,一向广施恩德.有一次巡行部属来到西河,有几百个小孩,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行礼迎接.(小孩们)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汲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回来的日期.巡视回来,比原定的日期早了一天.郭汲怕失信于小孩子,就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的日期才进城. 郭汲以太守这样尊贵的身份,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回来早了一天,宁可在野外的亭子里歇宿也要信守自己说出的归期,可以说是做到了守信的极致啊.字词素:向来,一向 行部:巡视州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使君:汉代称刺吏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至:到乃:才希望能够帮到你,O(∩_∩)O~。

5.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 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 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 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 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 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 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 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没到,就是 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 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 自家的大门。



~

文言文郭伋守信的意思
答:3. 郭伋守信文言文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翻译 郭进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的意思是:若皇上让臣失信于人,那么我以后就没办法用人了。“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出自文言文《郭进请官》,全文体现了郭进重诺守信的品质。《郭进请官》太祖时,郭进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予进,使自处置...

魏文侯守信文言文译文
答:文章译文: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 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亲自前往,于是停止了酒宴。 字词注释: (1) 虞...

《吴起守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什么?
答: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国以信立文言文注释
答:3. 建信立木文言文注释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

郭伋小传文言文
答:7. 郭伋守信文言文 【原文】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商鞅立木取信文言文翻译注释
答:商鞅立木文言文翻译 【原文】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魏文侯守信》解释
答:《魏文侯守信》之一: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③。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④而罢虞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年即位。②虞人,管理苑囿的官吏。③期猎,约定打猎时间。...

关于信的文言文古诗
答:6.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 2. 带有"信"字的古诗词,古文~~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商鞅》低眉信...

信的文言文称谓
答: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4. 中国人对“信”的称呼有:雁书、()、信札、()等 中国人对“信”的称呼有:雁书、(尺素 )、信札、(书筒 )等。 雁书:是汉语词汇,出自 《九日怀封元寂》,解释为书信。 尺素: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