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作者&投稿:权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国际 竞争日趋激烈。实践证明,不断创新的知识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大力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 教育 ,是新世纪对教育的强烈呼唤,是 历史 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下面就我几年来指导学生开展创造发明活动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在 学科 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教学模式上开始。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结论、轻过程,就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发现问题正是创造发明的出发点。我在 物理 教学中采用,“先学后教,主动探究,讨论交流,质疑解难,练习巩固”的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不断探究、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教学过程归纳为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例如讲欧姆定律一节时,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利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等仪器,让学生动手做了一系列实验,最后归纳总结出结论,学生都基本上了解了欧姆定律产生的过程,理解更为深刻正确。
2、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电磁继电器一节时,同学们对书上介绍的利用电磁继电器做成各种自动控制器很感 兴趣 ,我就启发同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能利用它来进行自动控制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讲了许多。张杰同学说,村里养的牛经常被人偷去,若在门口按上自动报警器就好了。我鼓励了他的想法,并帮他找来压力传感器,结果几天的时间,一个自动报警器就制好了。总之,利用学科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适时启发同学,捕捉住学生创造的闪光点,鼓励同学大胆地想、大胆地试,潜移默化中会养成一种创新的思维习惯、意识和能力,会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
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 发散思维 、变通思维
创新的前提是思维的发散和变通。对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解决方案,不能死钻牛角尖。无发散,无变通,就无创造。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一道习题可有多种解法,一个问题可有多个解决方案。经过长期训练后,就可形成一种发散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碰到问题,就会通过思考,得出能否变化、能否推广、能否作出新的设想、有什么应用等结论。例如在学习测定小灯泡功率一节时,学生们按书本上的常规做实验后,我又要同学设计只有电压表或只有电流表做这个实验的电路和实验方法。又如让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测一卷细铜线的长度等。
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根据不同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他们参加创造发明活动是大有益处的。
二、进行发明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也是有技法可循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明技巧和方法的教学,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自觉地运用发明技法,就会增强创造发明的有序性,提高创造发明的 成功 率。根据 经验 ,现总结如下:
1、缺点列举法
刚开始时学生都认为创造发明是科学家的事,高不可攀,不知从何着手,于是我就从最简单的缺点列举法着手,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意识。现有的产品和科学成果,并不都是十全十美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缺点列举法就是对现有产品成果吹毛求疵,找出它们的缺点,然后采用新的工艺、材料或技术、结构进行创造。这种技法简单易学,容易出成果。如学了压强后我启发大家,我们平时睡觉的枕头,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列举了一大堆缺点,主要归纳为两点:不能随意改变高低,形状与我们的头颈不相配合,睡在上面不舒服。几个同学受 血压 计的启发,发明了气囊式可调高低 保健 枕头:枕芯由橡皮气囊组成,充气多时升高,放气时降低;枕头上面的海绵做成符合头颈的形状。这个发明,在去年创新竞赛中获了奖。
2、 逆向思维 法
人们习惯顺向思维,受常规束缚,跳不出旧的框框。对某个问题,只往一个方面去思考,因而我们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实际上,很多事如果正向思维无法解决问题,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个逆向思维,就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创造出一个新东西。例如水龙头漏水是常见的毛病,漏水的原因是由于其中的橡皮垫磨损。以往人们都从提高橡皮的耐磨性方面动 脑筋 ,但由于是螺杆旋转止水,磨损问题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我校学生李宁采用逆向思维法,“革”螺杆的“命”,采用上下移动止水,效果很好。
3、整合法
整合法是指改变产品的组成内容或结构方式,以获得新的产品。一是组合,把两样或多样东西组合起来,充分挖掘其潜力,将又是一项新的产品;二是附加,以一种产品为主加以组合,可增加 物品 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性等。如燃气灶熄火后,如继续放气,可造成火灾、人员中毒等事故。我的几个学生学习了双金属片、电磁继电器、电磁铁等知识后,成功发明了燃气灶熄火后自动关闭装置,只要一熄火,双金属片会自动接通电源,电磁铁吸动气阀,自动关闭燃气并报警,安全可靠。
总之,只要我们事事留心、处处细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开展创新工作,就会让孩子们感受到 科技 的奇妙,爱上发明,爱上创造! a("conten");

~

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关键词]培养学生 创造思维 创设氛围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去思考,完全把学生置于新角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鼓励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工作和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共享想法、沟通和协作。团队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社交技能,还能通过不同的观点和经验激发新的创意。引入榜样和案例研究:通过研究历史上和当代的创新者和他们的作品,学生可以获得灵感并学习创造力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书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法。🤔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解除恐惧心理...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具有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本质特征。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明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实践产生的改进.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就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切合实际。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肢缺。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答: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方法如下:创造始于不满,鼓励孩子不要满足于现实;创造始于问题。引导孩子勇敢提出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别人,主动探索,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想问题,看事物,发现事物的不足,敢于探索研究并发表独特的见解。

如何培养自己(小学生)的创造力
答:未来的竞争将主要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一、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样能创造出社会上从未...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答:扩大他们的视野。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帮助他们形成创造思维 五、要想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首先老师要成为创造型的老师 富有创造型的老师可以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富有创造力思维的人,有创造力的老师可以以自己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

如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答:切忌轻易否定、动辄讽刺,以免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杀在摇篮中。让学生从书本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因为悟性是思考与创新的前提,非思考,不会有悟,无悟就不会创新,无创新意识,就不会去实践。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可谈创新与实践。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答:1.记忆是有必要的 阿巴兹认为,内容至关重要——它是产生创造性想法的燃料。一个致力于培养创造力的教育体系应该帮助学生获得阅读、数学和推理方面的“自动化”(automatized)的基本技能。教育者必须训练学生检索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并且要以足够的速度来训练,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复杂性。这需要练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