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 如何巧妙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作者&投稿:检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些意外,特别是在新课程大力推进的今天,提倡科学探究学习,提倡师生的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很多的教学“意外”在我们的课堂中屡见不鲜。有的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净是“瞎捣乱”。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是想尽办法引回预设的轨道,还是将错就错?有人说过: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将之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而实际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
  一、面对“意外”,教师要树立课堂资源意识,有效利用宝贵资源
  树立课堂资源意识就是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即将课堂教学中“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新的课程观超越了“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狭隘观念,确立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教学环境即课程等新的观念。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教教材”“教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越来越淡化了那种线性的、以预设为主的、忽视学生作为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作为学习材料,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和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中,突发的“节外生枝”乍看似乎完全属毫无用处的奇思怪想。但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它、研究它时,却会发现这些“节外生枝”中也不乏隐藏着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因此,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位老师让学生讨论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式是2x+2(1-x)=0。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当时有很多老师在听课,执教老师很紧张,不敢就这个话题展开,而是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去解决。其实,精彩的对话就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因为答案不一样肯定会引发大家的争议,“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这样一问,又把新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其他的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确保学生更浓兴趣、更大动力的激发,产生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面对“意外”,教师要提高教学机智,借机施教,化解尴尬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公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这些机智是我们在预案中无法设计的,面对“意外”,教师若能随机因势利导,巧妙转移,就能融化怪问,化弊为利。
  我们最怕课堂中出现意外问题,出现尴尬事件,特别是上公开课的时候。但是在课堂中出现的意外、“出轨”都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我们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
  然而,有时教师却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面对意外,信心不足,顾虑较多,要么担心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要么担心出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或者自己的能力驾驭不了整个课堂,所以不敢正视这些“意外”,常常通过“回避”的方法,“巧妙”地避免“尴尬”场面,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使本应精彩的课堂变得暗淡无光。这样做不但使学生的好奇心下降,最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原本勤于思考的学生也会变得懒惰。其实,正是课堂中出现了这些意外,说明了我们的学生是有个性的、有思考的;正是这些意外,才使我们的课堂能够耳目一新;正是这些意外,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相长的过程。只要我们提高即时应对的教学机智,借机施教,一定能够“化干戈为玉帛”。
  三、面对“意外”,教师要“以学定教”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深深注入了每一位教师的灵魂深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牢固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作为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只有灵活调控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真正焕发出课堂的生命活力。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重组者”,是“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案不是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是像一部不能画上句号的手稿,一直处于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在教学中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能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四、面对“意外”,教师要用理智驾驭感情,正确面对
  在课堂中也存在着与教学内容完全脱离的意外事件。我认为首先教师切忌动怒,保持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便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否则,只会造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如果教师遇到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恰反映出教师的无能。
  倘若学生产生的意外无法转化为教学资源时,教师也需要以理解的态度应对,毕竟这意外也非学生所愿的。切不可简单地批评、指责、嘲讽,而应该用将心比心的关怀,让他们恢复原先的轻松、安全,只有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才能继而再次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正如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

如何机智应对课堂上的意外~

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意外,这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机智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冷静,切不可以大声嚷嚷,最好是停下来,幽默、风趣的处理。1、正确对待课堂意外,能否正确对待课堂意外,关键在于教师的智慧转化,将课堂意外的消极影响化为积极的行为;2、处理老师自身在课堂上发生的意外,课堂上不只是学生会出意外状况,老师保不准也会出。教师自身出现意外状况时,最好能大方而幽默的处理,这样既不会耽误上课,又不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课堂如何处理“意外”或许这个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如果每个老师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话,答案又是唯一的,就是怎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怎样处理. 余娟实小 徐美玲

一、教师要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常常给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使我们有点手忙脚乱。面对“意外”我们是在举措茫然中维护自身权威,错失一个个教学良机呢?还是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有一份意外的惊喜?那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意外”。面对课堂意外,寻找意外之处的惊喜,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因为,新课程鼓励“主动参与、尝试发现、民主对话、合作探究”,化课堂意外为教学契机,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它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中的生活化原则、活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很好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心底里:“藐视”学生,认为学生提不出什么好的问题,提出来的问题也不过是一些简单的、课堂中没有认真的、“没事找事”的、“故意找茬”的,从而对学生表现为无所谓、漠然的态度。事实上,现在的学生很能提问题,也很会提问题,有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却是我们老师几年教下来,一直“自以为是”地认为很简单、不必作进一步思考的,也从没作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认真对待,充分注重“学生的问题是教学的亮点。”
三、“意外”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成长。
孩子们对问题的探索不但显示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同时也教育老师:备课还得仔细些。如何让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呢?有人说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是的,可我想说这教学机智、应变能力还是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知识和人文的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只有“肚”里有“货”,我们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才能把“意外”变成“精彩”。

如何应对信息技术课中的突发事件
答:当学生的国骂、人身攻击的语言出现在屏幕上,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要说出现在课堂上。但怎么教育?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把学生推向反面,这虽然是个意外,但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意外”纳入教学当中,及时调整,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出错该如何处理?越详细越好!感谢
答: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课,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三、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

如何巧妙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
答:一、教师要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常常给我们一些毫无准备的意外,使我们有点手忙脚乱。面对“意外”我们是在举措茫然中维护自身权威,错失一个个教学良机呢?还是在亲和对话中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拥有一份意外的惊喜?那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意外”。面对课堂意外...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答: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窘然处境,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境。(二)宽容法宽容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解和信任,它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迁就,更不是纵容与包庇。宽容要使学生能在灵魂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

如何智慧地处理课堂教学的偶发与意外现象及事件
答:作为一个教师要 “多用情,少发火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人师,我们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体贴学生”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在课堂上,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灵活自如化解难题的能力,要善于根据问题出现的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1.冷却处理法 即对突发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2.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出解决...

面对课堂的突发状况,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随机应变,以鼓励为主面对学生的突发情况,要沉着睿智地应变,首先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活动的变化来确定应对策略,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幽默色彩,以鼓励的方式巧妙地改变角度,称赞和肯定学生,充分利用当时的情景来激发班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不仅能顺利地应对...

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
答:我们要用随机处置的“润滑剂”来减少师生间的对抗和摩擦。 二、幽默化解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是不足为奇的,教师没有灵活的应变本领,将会导致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付之东流。有一次,我在上自然实验课时说:“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大气压的存在,现在请两位同学来拉这只抽了空气的马德堡半球,...

如何面对课堂中的意外
答: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解决?如何去面对来自学生的意外生成?是照原来的预设继续上课,不理学生的一些“意外”?还是以此为契机,放掉原来的预设,作些灵活的变动?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遭遇类似的经历,慢慢摸索出一些对策。1“将错就错”,捕捉差异,挖掘课堂的生成资源案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探究蚯蚓的...

如何处理数学课堂中的意外情况
答:一、当学生有意外意见需要表达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诚地欣赏学生并能随机 应变, 顺应学生的实际, 根据学生心理的、 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对教学进程做出有创意的调整, 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宣泄,从而也使课堂生成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课 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