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中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指什么,以什么证明为准? 社保局工龄认定需要什么证明

作者&投稿:呼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参加工作时间为参加这一份工作的具体时间,比如公务员录用的,要查看公务员录用审批(备案)表为准;

因干部参加工作的方式不同、时间不同,其依据材料也不同。为此, 要根据干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判断,参加工作材料常见于第九类、第十类。比如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大中专毕业生的,要查看报到证(派遣证)、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

对企业聘用的,要查看劳动合同书;对招工的,要查看招工审批表、职工登记表;对军转干部,要查看应征入伍登记表、入伍通知书等。

扩展资料:

参加工作时间介绍如下:

主要看是否涂改最早参加工作材料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伪造最早参加工作材料等。对真实性存疑的,一方面,要查看档案资料。既要查干部档案中的参加工作审批材料,也要核查单位文书档案中相应的审批文件。

另一方面,要实地调查。实地了解干部本人是否在档案材料记载的单位实际参加工作,是否存在“吃空饷”等情况。在“参加工作时间”认定环节。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人事档案误区,你了解多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档案有问题 干部不能提



应该是以参加工作开始就算“参加工作时间”了,其中包括试用期。证明可以是工资单、出勤记录和劳动合同等能有效证明其在某单位工作,与单位产生劳动关系的证明。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校在其派遣后,按其就业单位,经机要局统一投寄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我校学生档案的管理部门是学生处学生管理科。毕业生本人无权携带人事档案

扩展资料: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会取消。档案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诸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强制推行的福利政策。随着社会发展保险体制的健全,档案的一些功能会相应淡化,同时一些新的功能也将会被更多人加以认识。因此提醒大家,“人档分离”体现着社会在进步,但并不代表着档案能够随意丢弃,一些人可以将档案交由社会公共人事部门代管。



应该是以参加工作开始就算“参加工作时间”了,其中包括试用期。证明可以是工资单、出勤记录和劳动合同等能有效证明其在某单位工作,与单位产生劳动关系的证明。

参加工作时间就是你就业时首次正式到单位报到并办理人事相关手续的第一天,证明在你的人事档案。

一般工人按招工表,
大中专毕业生按分配信
当兵的按入伍登记表等等。

关于“参加工作时间证明”的问题!!!!~

现在北京的参加工作时间 是以首次上保险的日期为准,也就是只要你在北京缴纳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就算你有工龄了。你可以拿着身份证去社保中心开证明。

需要本人档案记载,招工手续尤为重要,从招工正式职工开始计算,还有缴纳养老保险有关凭证。如果档案里有中断,比如劳教,入狱服刑等,领取疾病救济费等不计算工龄的时间。
工龄认定和工残鉴定程序
1、要求认定(变动)工龄者或要求评定因公(工)伤残者写出书面报告交人事处。
2、评定伤残由人事部门指定专人陪同到指定医院医疗技术鉴定并取回鉴定结论。
3、人事处认真调查情况和审查有关材料。
4、按人事管理权限上报审批。
5、反馈认定或评定结果。

扩展资料(1)累计工作年限未满1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3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的,医疗期为6个月。
(2)累计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2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6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未满10年的,医疗期为9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15年的,医疗期为12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5年未满20年的,医疗期为18个月。
(3)累计工作年限满20年,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未满5年的,医疗期为12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5年未满10的,医疗期为18个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0年未满15年的,医疗期为24个月;在本单位工位年限满15年的,不限定医疗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龄

人事档案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答:人事 档案 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事档案是指单位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过程中以及个人形成并经组织审查或认可、记述和反映职工经历及德才表现等情况、以个人为单位组卷,按照有关规定整理、由组织集中保存以备查考的文字等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主要作用:1.人事档案是考察和了解干部的基本依据;2.人事档案是维护干部...

请问怎样确定档案里的参加工作时间
答:军队转业干部的参加工作时间。入伍时间一律从县(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或人民武装部)批准入伍之日算起。已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原军队干部也按此规定执行。工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劳动部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的决定》明确: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工人参加工作...

退休档案参加工作时间怎么计算的
答:法律分析:通常情况下,一位工作人员的参加工作时间是以入职审批表上记载的时间为准。如果是没有入职审批表的,则是以本人填写的《干部(工人、员工)登记表》上记载的入职时间为准。如果是体制内单位的工作人员档案中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有误,可以向上级的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干部主管部门申请参加工作...

参加工作时间是从什么开始时候算的
答:参加工作时间,按劳动者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者主要来源的时间起算,但先参军的,自入伍之日起算。劳动部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首次参加工作时间以什么为准
答:实地了解干部本人是否在档案材料记载的单位实际参加工作,是否存在“吃空饷”等情况。在“参加工作时间”认定环节。法定劳动年龄范围是,年满16周岁至退休年龄。具体如下:1、法定工作年龄最低是16岁。但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指男60周岁,女...

社保企业版填写的那个参加工作时间是指入企业的时间么?
答:社保企业版填写的那个参加工作时间不是指入企业的时间。参加工作日期是指职工首次参加工作的日期,以职工入职日期为准,一般在职工档案中可以查找到相关日期记录。工龄对于计算社保待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

如何确定参加工作的时间和工龄
答:职工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的认定,涉及到职工工资、保险、带薪年休假、医疗期以及退休等方方面面的待遇,非常重要,一定要以法规为准绳,以档案记载和认定的事实为依据,准确核定。一般来说,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情况。1、认定标准。目前认定仍然以1953年1月26日劳动部公布的《中华人民...

原在原单位离职,新单位填写履历参加工作时间写什么时候
答:填写履历参加工作时间可以写第一份工作的开始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即工龄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参加工作时间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

人事部参加工作时间如何认定
答:正式工,以招工时间为准;合同工或长期临时工,按照《关于合同工或长期临时工考入大学毕业分配后参加工作时间如何确定问题的函》(劳人干局〔1983〕14号)规定,“其参加工作时间,应从毕业分配工作后到单位报到之日起计算”。二、人事档案的概念和主要作用 (一)、人事档案是指单位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过...

社保上面的参加工作日期是参保日期吗?
答:社保登记的参加工作日期不是参保日期。参加工作日期是指职工首次参加工作的日期,以职工入职日期为准,一般在职工档案中可以查找到相关日期记录。参保日期是指职工首次办理社保参保的日期,一般为职工首次在部门社保办理个人信息登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