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新目标、新定位、新方向(天风宏观宋雪涛)

作者&投稿:矣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赵宏鹤

一、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形势的总体判断

会议的总体判断是“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新的机遇主要来自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在“ 社会 制度、治理效能、物质基础、人力资源、市场空间”等方面相比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展现出一定优势;新的挑战主要与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关,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涉及改革、创新、农业基础、城乡区域发展、收入分配、生态环保、民生保障、 社会 治理等等。因此,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础上,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以一个新的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规划,明确下一阶段的经济 社会 发展主要目标。

二、新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没有提及未来五年的具体增长数量目标。

从实际情况看,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以“二 二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 一 年翻一番”的方式提出对经济增长的量化目标,背景是适逢“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临近收官,因此是以“新的目标要求”的方式呈现。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并没有提及量化目标,正式公布的全文中则明确指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

值得注意的是,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提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2019年国内人均名义GDP 10262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名义GDP15000-20000美元计算,假设未来15年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名义GDP平均增速2.5%-3.5%,我国未来15年的人均名义GDP平均增速应在5.1%-8.2%之间。按照GDP平减指数2%-2.5%估算,人均实际GDP平均增速应在3.1%-5.7%之间。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要保持一定幅度的经济增速,但最终实现路径和难度有较大不确定性,与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外交环境、国内大循环发展等都密切相关,实现目标兼具可行性和挑战性。

三、新产业定位

科技 产业: 本次全会将产业部分的总体要求从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构建产业新体系”升华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内涵也从“制造强国”、“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延伸,强调了“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地产金融: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侧面表明房地产炒作、金融过度自由化甚至泡沫化重现的概率进一步降低,房地产的中长期目标是在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平稳回落并逐渐降低经济对其的依赖,金融则是回归本源,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

基建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提到了“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意味着基建尤其是新基建仍然是“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一定的低位增长水平。

绿色发展: 与十八届五中全会一致,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可能涉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等多个方面。与之相呼应的是现代产业部分提及的“推进能源革命”,可能对“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四、新政策方向

自主创新: 创新的定位与十八届五中全会完全一致,是“全局核心地位”。但相比于当时的“理论、制度、 科技 、文化”等全方位创新,本次全会对创新的内涵表述非常聚焦,明确指出“把 科技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的重要依托。

国内市场: 这是一个十八届五中全会未提及但今年以来反复强调的重要命题,背景是近年来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实现强大国内市场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实现途径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体措施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由此推测,消费和投资在“十四五”期间仍然是驱动内需的两架关键马车,合理的有效投资仍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老龄化: 相比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本次全会删去了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转而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日益彰显,考虑到人口是一项长周期因素,这一问题可能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发酵。相比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发达经济体,我国当前的相对发展水平类似,但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更早更严峻,亟需加大应对力度。可以预期“十四五”期间对于生育问题的鼓励政策可能继续增多,限制政策可能逐渐减少。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团队负责人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19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19年金麒麟奖新锐分析师,发表有央行工作论文、CF40金融书籍和多篇学术论文。

向静姝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研究。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

赵宏鹤

中央 财经 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曾任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部。

林彦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曾任职于弘尚资产。

郭微微

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行业比较和产业趋势研究。



~

十四五规划时间
答:法律分析:“十四五”规划是从2021年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2020年7...

“十四五”规划:新目标、新定位、新方向(天风宏观宋雪涛)
答:总体目标是“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没有提及未来五年的具体增长数量目标。从实际情况看,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以“二 二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二 一 年翻一番”的方式提出对经济增长的量化目标,背景是适逢“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临近收官,因此是以“新的目标要求”的方式呈现。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是
答:法律分析:实现新发展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实现了近期目标与远景目标的统一与衔接,增强了发展规划的一致性、系统性、稳定性。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第五条...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什么?
答:“十四五”规划是从2021年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改革迈出新步伐。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

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答:“十四五”规划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使命和基本定位。新发展阶段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答:十四五规划是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发展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

十四五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答:简称十四五规划,指的是2021-2025。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同时,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哪一年?
答: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2021年,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十四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

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哪一年?
答: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整个“十四五”规划是从2021年到2025年。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

十四五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答:01 十四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2021年至2025年。这一时期,我国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迈进。在这个新的五年规划中,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02 “十四五”规划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