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范文

作者&投稿:错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8~5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习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卡片口算。

  ①4+6=( ) 4+9=( )

  ②20+13=( ) 30+3=( )

  ③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①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习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①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②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习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①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②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五、教学结束: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范文
答: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8~5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二、教材简析: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相加怎么算
答: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两数个位数相加,若和为10以下,直接得出个位,若个位相加为10到18,把个位先得出,进位的“1”与十位上的上级相加得出十位上的数。如15十8,5与8相加为13,得个位3,进位的1与15中的1相加得十位为2,则有15十8=23。两位减两位数,先个位相减得个位,若个位不构减,去十...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26+7先算几
答:26+7=33 先算:6+7=13 再算:20+13=33 行家正解,不明白可以追问!祝您学习进步 满意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O(∩_∩)O谢谢

两位数加一位数说课稿15篇
答:两位数加一位数说课稿1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答:《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发现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利用所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学具辅助、算式比较等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什么在算什么联系...
答: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两数个位数相加,若和为10以下,直接得出个位,若个位相加为10到18,把个位先得出,进位的“1”与十位上的上级相加得出十位上的数。如15十8,5与8相加为13,得个位3,进位的1与15中的1相加得十位为2,则有15十8=23。两位减两位数,先个位相减得个位,若个位不构减,去十...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怎么教
答: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2、做一做的第2题.48+6= 8+63= 74+9=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3、口算:7+6= 9+5= 6+4= 27+6= 39+5= 6+54= 同桌对比口算,互相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4、开放题 下面的□填几?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优秀说课稿
答:(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加和整十数加一位数,而这些已在前一课时学习过,所以,这节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也是...

一年级数位运用不熟练
答: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 数(不进位加)》主要让同学们学习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这些方法之后,同学们可以进行快速的口算。从而培养同学们的自主研究的能力和观察力,最后让自己的计算能力更加的快速高效。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