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意志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作者&投稿:井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取得成功,同样离不开意志努力的参与。人们早已发现,学业成就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通常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意志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应当受到重视的问题。
  一、据意志与认识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

如前所述,意志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是意志的基础和前提,意志对认识活动又产生着重要影响。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但要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还必须是一种意志行动。因此,教学中处理意志与认识的关系,就是要将它们统一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首先,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和结果,激发学生的意志行动。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性,无论是在一门课的学习中,还是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只有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才会更自觉,更具有方向性。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结果,可以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这是学习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给学生确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使学生能够预期到自己学习行为的结果,同时以目标的实现督促学生的意志行动,帮助他去积极地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发挥意志对学习过程的支配和调节作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意志行动,并具备了一定的意志品质,就要帮助学生利用意志过程的规律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具体来讲,学习活动也应该有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阶段,既有预先的学习计划的制定,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策略的安排,又要在执行中不遗余力,坚决果断地贯彻预定计划。另外在学习中遇到外部困难或者内部产生动摇退缩时,要运用坚忍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难关,走出困境。有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情境和学习障碍,让学生从挫折中磨炼意志,培养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二、根据意志与情感的关系,促进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既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又调动其饱满的学习情绪,推动学习活动的进行。
  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动机,对意志行动产生推动作用。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在学习活动中神情愉快、情绪饱满、热爱读书的学生,往往更能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取得良好的成绩。怎样发展这些积极的情感,促进学习中的意志行动?一方面,要培养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真诚、亲密的情感联系。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平等、真挚、互相信任的关系,它就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持久的驱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总是把和自己关系密切的教师作为心目中的好教师,愿意上这位教师的课,也愿意付出努力来学好这门课。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多采用正强化的原则保护学生积极的情感。那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多进行积极的评价,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获得成功时得到肯定和表扬,会进一步激发他学习的热情,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学生在失败时若也能得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就在保护他的自尊心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有利于他调整情绪,继续努力。
  当然,一些不良的情感对意志过程起着阻力作用。学生在学习中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有时会感到悲观、失望,甚至是丧失自信,一蹶不振。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调控不良情绪。同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增强意志品质的自制力的训练,学会自己控制和排解不良情绪的困扰,保证意志行动坚持下去,达到预定目的。

~

《普通心理学》:意志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取得成功,同样离不开意志努力的参与。人们早已发现,学业成就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通常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意志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应当受到重视的问题。一、据意志与认识的...

关于心理学
答: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心理实质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脑、心理与社会、心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等 ,这些通常称为心理学的哲学问题;另一类是以心理的结构问题为核心,涉及心理活动的层次...

《普通心理学》:意志品质
答:人们在各种意志行动中,经常会带有稳定的特点,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心理学上就被归纳为几种不同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的的重要条件。一、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反映了一个人在活动中坚定的立场和始终...

《普通心理学》:意志行动的过程
答:意志总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意志行动的实现过程是意志心理过程的完整展现,它不仅是行动的外部表现过程,还包括心理对行动的内部组织和调节。因此,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又有一些具体的步骤和环节。 一、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初始...

《普通心理学》:动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答: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合理开展学习竞赛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竞赛的难易程度以及竞赛活动的频率,不能因竞赛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以致产生心理压力;竞赛时要尽量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

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普通心理学原理有哪些
答:心思学的历史标明,只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点下,充沛占有心思学的详细研讨效果,心思学根本原理的研讨才干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在普通心思学中,心思景象普通规律的研讨常分为几个范畴:①觉得与知觉;②学习与记忆;③思想与言语;④情感与意志,⑤人格与一般心思特征。这些范畴包括了人的心思活动的极为...

普通心理学
答: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

普通心理学
答:在普通心理学中,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研究常分为几个领域: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思维与言语;情感与意志;人格与个别心理特征。这些领域包括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方面。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普通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看,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达到心理发展的高级水平,体现出...

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
答:并结合幼儿园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幼儿园管理专业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应从分析目标与对象、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入手,同时在建立课程资源意识、应用延展性意识、问题反思意识、职业意识、知识整体性意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课程考核和评价手段,在动态交互作用中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堂...

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普通心理学原理有哪些
答:鲁宾斯坦将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概念引入心理学中,提出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其基本内容是:意识在活动中形成、发展,意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意识调节着活动。以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为基础,鲁宾斯坦在书中构建起了苏联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基本上保持至今。由于本书的成就,鲁宾斯坦于1942年获斯大林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