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十大关的由来 长城的由来及历史

作者&投稿:店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居庸关: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问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山海关: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的山海关区,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它建于明洪武十四(公元1381年)年,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又名“天下第一关”。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自古为交通要冲。

3.娘子关:
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部,初建于唐朝初年,现存关城为明代中期所筑。关口有关门两座,关内为居民区,它当山西、河北两省要冲,地势险要。

4.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和偏关合称三关。现存关城为明初所建,是长城要口之一,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

5.平型关: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边境,是长城要口之一,现存关城为明代中期所筑。古道穿城而过,向来为晋北交通要道,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

6.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省宁武县,为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诸山汇集之要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关城已记。

7.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关城依山面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8.武胜关:
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地区南部,古称直辕,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信阳古名)三关”,为大别山隘口之一。今存部分古代建筑。
9.友谊关:
友谊关又称为大南关、界首关、睦南关,位于广西省凭祥市西南,始建于明代初期,后有增建,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

10.嘉峪关: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嘉峪山东南麓,为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关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现关城内外遗存部分多为清代所建。嘉峪关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

建设的时候一不小心建的

长城有哪些关,分别是什么关~

长城上有八大关,分别是: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 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一、长城的名称由来: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这些不同的名称,有的在同一历史时期互相通用,有的仅在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地域用过。
1、长城,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2、方城,称长城建筑为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3、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4、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用以表示关口要隘。这些被称之为塞的关隘,有的就在长城之上,有的则在离长城很远的地方。另一个意义是用以表示长城。
5、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是把长城同塞并在一起合称长城的一种表示形式。这种称谓在史书中也很常见。
二、长城的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扩展资料:
长城的历史意义:
1、边带发展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
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3、军事意义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4、文化意义
在长城出现的2000多年来,以长城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终没有停止过。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服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进行了空前的对话与交流,在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诏版,内蒙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单于和亲瓦当,还有闻名遐尔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长城的有关故事:
1、晾经石
在甘肃嘉峪关附近,有一块洁白的晾经石,传说是玄奘晾经的地方。 据说唐朝玄奘与悟空、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
从印度取经回来,闯过火焰山,涉过疏勒河,来到河西走廊。这天,天气特别炎热,烈日当头,如焚 似火,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更是热得无处藏身,石块被烤得滚烫滚烫。
好像天上下火一般,玄奘骑马在前,三个徒弟背着经卷紧跟后面,没走几步就个个被烈日烤得汗流 浃背,唇干舌燥,面红耳赤。
猪八戒实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师父道:"这天要热死人,还是找个树荫歇息一下再赶路不迟。"玄奘听后立即呵斥道:"这一片戈壁荒原千里,连棵草都不长,哪里来的树,还是赶快赶路要紧!"
八戒无奈,只得撅着大嘴,气喘嘘嘘地向前赶路,一边走一边向天上看去,只见天上蓝蓝的,一丝云彩也没有,顺便说了一句:"这会儿要是下一场雨该多痛快呀。"
不料。话音刚落,立即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师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汤鸡,经卷也全被淋湿透了。天晴后,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个好地方好把经卷摊开晾晒一下。
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云端,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黑油油的黑石山,一打听得知此山叫洞庭山。悟空赶紧带师傅来到山上。
玄奘一看十分满意,并指着一块黑油油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正是晾经的好地方,你们赶快打开经卷摊开晾晒,并令八戒看守经卷,不得有误。"
很快,经卷晾晒干了,师徒四人急忙收拾经卷,准备赶路。不料有几张紧紧粘在石头之上,怎么揭也揭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抄录在别的纸上。
不久,这块晾晒过经卷的黑石突然变成白色。以后,人们便把这块洁白如玉的石头称为"晾经石"从此,这个民间传说就流传开了。
2、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
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
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

长城十大关的由来
答:6.宁武关:宁武关在山西省宁武县,为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诸山汇集之要塞,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今关城已记。7.紫荆关: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关城依山面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8.武胜关:武胜关在河南省信阳地区南部,古称...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雄关,这些关隘都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
答:    友谊关,古代又称镇南关,位于广西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有“南疆要塞”之称,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是西南边陲的重要关口。

十大关第一关是哪里
答: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遂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

中国历史十大名关
答:一、雄伟山海关</ 山海关,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明长城瑰宝,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以其险峻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内涵闻名于世。明朝洪武年间,长城雄关在此屹立,"三大奇观之一"的美誉,见证了边防的稳固与帝国的荣光。山海关城的壮丽与长城相连,箭楼、靖边楼等古迹诉说着过往的烽火岁月。二、潼...

中国古代十大雄关,你都知道吗?
答:剑门关自然风光旖旎,有七十二峰、小剑山、翠屏峰、石笋峰等景点,且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等于一体,留存有许多人文遗址景观。 平型关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修建于1511年明朝,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呈正方型,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

中国古代十大名关是兵家必争之地,都有哪些?
答:为华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冲,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1] 关名,又称冲关。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是关中的东大门,西进长安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畿内首险,三秦镇钥,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就是形容潼关。

中国有几大关
答:十大名关,顾名思义是我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它们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

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的“天下十大名关”,都在设在哪些地方?
答:”潼浪来势汹汹,故取潼关[1] 关名,又被称为闯关。古潼关居中华民族十大名关第二位,是陕西关中的东大门,西进北京长安至北洛阳市的必由之路,历年来为战略要地。“畿内首险,三秦镇钥,四镇喉咙,百二重关”之誉便是描述潼关。武胜关坐落于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大别山区脉的鸡公山下,它和平靖关...

长城十大最著名关隘山海关排名第一
答:今天,191fun排名网的边肖就带你看看长城最著名的十大关隘:山海关位列第一。想知道的朋友就跟着边肖去了解吧!长城最有名的十大关口1、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白】号称“天下第一关”。它是明朝朱元璋所建,一直是军事重镇。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门户。...

中国最有名的十大雄关是什么?
答:1、山海关 2、潼关 3、武胜关 4、友谊关 5、嘉峪关 6、雁门关 7、紫荆关 8、娘子关 9、居庸关 10、剑门关 山海关 明朝《山海关志》记载:"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十大名关 处,因位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