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郑仁泰的个人简介

作者&投稿:藏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旧唐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十八》

  http://guoxue.baidu.com/page/bec9ccc6cae9/71.html
  尉迟敬德,朔州善阳人。大业末,从军于高阳,讨捕群贼,以武勇称,累授
  朝散大夫。刘武周起,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敬德深入,至
  夏县,应接吕崇茂,袭破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唐俭等。武德三年,太宗讨
  武周于柏壁,武周令敬德与宋金刚来拒王师于介休。金刚战败,奔于突厥;敬德
  收其余众,城守介休。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谕之。敬德与寻相举城来
  降。太宗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于东都。既而寻相与武
  周下降将皆叛,诸将疑敬德必叛,囚于军中。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咸
  言:“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
  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太宗曰:“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
  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以金宝,谓曰:“丈夫以
  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
  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
  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贼徒稍却,
  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更率骑兵与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
  获排槊兵六千人。太宗谓敬德曰:“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
  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特赐金银一箧,此后恩眄日隆。敬德善解避槊,每单
  骑入贼阵,贼槊攒刺,终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以刺之。是日,出入重围,
  往返无碍。齐王元吉亦善马槊,闻而轻之,欲亲自试,命去槊刃,以竿相刺。敬
  德曰:“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元吉竟不能中。
  太宗问曰:“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对曰:“夺槊难。”乃命敬德夺元吉槊。
  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敬德俄顷三夺其槊。元吉素骁勇,虽相叹异,甚以为
  耻。及窦建德营于板渚,太宗将挑战,先伏李绩、程知节、秦叔宝等兵。太宗持
  弓矢,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贼众大惊扰,出兵数千骑,太宗逡巡渐
  却,前后射杀数人,敬德所杀亦十数人,遂引贼以入伏内。于是与绩等奋击,大
  破之。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于建德军中,乘隋炀帝所御骢马,铠甲甚鲜,迥
  出军前以夸众。太宗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请往取之,乃与高甑生、
  梁建方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马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
  黑闼军来袭李世绩,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
  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又从破徐圆朗。累有
  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隐太子、巢剌王元吉将谋害太宗,密致书以招敬德曰:“愿迂长者之眷,敦
  布衣之交,幸副所望也。”仍赠以金银器物一车。敬德辞曰:“敬德起自幽贱,
  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
  又隶名藩邸,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
  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建成怒,是后遂绝。敬德寻以启闻,太宗曰:
  “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送来但取,宁须虑也。若不
  然,恐公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为良策。”元吉等深忌敬德,令壮士往刺之。
  敬德知其计,乃重门洞开,安卧不动,贼频至其庭,终不敢入。元吉乃谮敬德于
  高祖,下诏狱讯验,将杀之,太宗固谏得释。会突厥侵扰乌城,建成举元吉为将,
  密谋请太宗同送于昆明池,将加屠害。敬德闻其谋,与长孙无忌遽启太宗曰:
  “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社稷危矣。”太宗叹曰:“今二宫离阻骨肉,
  灭弃君亲,危亡之机,共所知委。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
  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敬德曰:“人情畏死,
  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
  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
  非所闻也。以臣愚诚,请先诛之。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
  且因败成功,明贤之高见;转祸为福,智士之先机。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
  去。”太宗犹豫未决,无忌曰:“王今不从敬德之言,必知敬德等非王所有。事
  今败矣,其若之何?”太宗曰:“寡人所言,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
  “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
  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
  何得辞!”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然后计定。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
  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
  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
  耶?”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敬德
  又与无忌喻曰:“王已决计克日平贼,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
  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
  六月四日,建成既死,敬德领七十骑蹑踵继至,元吉走马东奔,左右射之坠
  马。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
  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其宫府诸将薛万彻、
  谢叔方、冯立等率兵大至,屯于玄武门,杀屯营将军。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
  之,宫府兵遂散。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
  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
  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南衙、
  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敬德奏请降手敕,令诸军兵并受秦王处分,于是
  内外遂定。高祖劳敬德曰:“卿于国有安社稷之功。”赐珍物甚众。太宗升春宫,
  授太子左卫率。时议者以建成等左右百余人,并合从坐籍没,唯敬德执之不听,
  曰:“为罪者二凶,今已诛讫,若更及支党,非取安之策。”由是获免。及论功,
  敬德与长孙无忌为第一,各赐绢万匹;齐王府财币器物,封其全邸,尽赐敬德。
  贞观元年,拜右武候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
  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会突厥来入寇,授泾州道行军总管以击之。贼至泾阳,敬
  德轻骑与之挑战,杀其名将,贼遂败。敬德好讦直,负其功,每见无忌、玄龄、
  如晦等短长,必面折廷辩,由是与执政不平。三年,出为襄州都督。八年,累迁
  同州刺史。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任城王道宗次其下,因解喻之。敬德勃然,拳殴道宗目,几至眇。太宗不怿而罢,
  谓敬德曰:“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
  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
  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十一年,
  封建功臣为代袭刺史,册拜敬德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后历鄜、夏二州都督。
  十七年,抗表乞骸骨,授开府仪同三司,令朝朔望。寻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
  形于凌烟阁。及太宗将征高丽,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在定州,
  东西二京,府库所在,虽有镇守,终是空虚。辽东路遥,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
  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不纳,令以本官行
  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从破高丽于驻跸山。军还,依旧致仕。敬德末年笃信
  仙方,飞炼金石,服食云母粉,穿筑池台,崇饰罗绮,尝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
  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显庆三年,高宗以敬德功,追赠其父为幽州都督。其年
  薨,年七十四。高宗为之举哀,废朝三日,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册
  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于昭陵。子宝琳嗣,官至卫尉
  卿。

  《新唐书 列传第十四 屈实尉迟张秦唐段 》
  http://www.aikanshu.com/books/5924/133988.htm
  尉迟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从军高阳,积阅为朝散大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得晋、浍等州,袭破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引为右一府统军,从击王世充。

  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邪?”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禽其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邪?”赐金银一箧。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绩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槊,略其垒,大呼致师。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从讨刘黑闼,贼以奇兵袭李绩,王勒兵掩其后,俄而贼众四面合,敬德率壮士驰入贼,王乘阵乱乃得出。又破徐圆朗。以功授王府左二副护军。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敬德起幽贱,会天下丧乱,久陷逆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其后隐、巢计日急,敬德与长孙无忌入白曰:“大王不先决,社稷危矣!”王曰:“我惟同气,所未忍。伺其发,而后以义讨之,如何?”敬德曰:“人情畏死,众以死奉王,此天授也。天与不取,反得其咎。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无忌曰:“王不从敬德言,敬德亦非王有,今败矣。”王曰:“寡人之谋,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曰:“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今自计如何?勇士八百人悉入宫控弦被甲矣,尚何辞?”后又与侯君集等恳熟劝进,计乃定。时房玄龄、杜如晦被斥在外,召不至。王怒曰:“是背我邪?”因解所佩刀反授之。谓曰:“即不从,可斩其首以来。”敬德遂往谕玄龄等,与入计议。

  隐太子死,敬德领骑七十趋玄武门,王马逸,坠林下,元吉将夺弓窘王,敬德驰叱之,元吉走,遂射杀之。宫、府兵屯玄武门,战不解,敬德持二首示之,乃去。时帝泛舟海池,王命敬德往侍,不解甲趋行在。帝惊曰:“今日之乱为谁?尔来何邪?”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不安,遣臣宿卫。”帝意悦。于是南衙、北门兵与府兵尚杂斗,敬德请帝手诏诸军听秦王节度,内外始定。

  王为皇太子,授左卫率。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论功为第一,赐绢万匹,举齐府金币、什器赐焉。除右武候大将军,封吴国公,实封千三百户。

  突厥入寇,授泾州道行军总管。虏至泾阳,轻骑与战,败之。敬德所得财,必散之士卒。然婞直,颇以功自负,又廷质大臣得失,与宰相不平。出为襄州都督。累迁同州刺史。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后改封鄂国,历鄜、夏二州都督。老就第,授开府仪同三司,朝朔望。

  帝将讨高丽,敬德上言:“乘舆至辽,太子次定州,两京空虚,恐有玄感之变。夷貊小国,不足枉万乘,愿委之将臣,以时摧灭。”帝不纳。诏以本官行太常卿,为左一马军总管。师还,复致仕。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高宗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临吊,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敬德晚节,谢宾客不与通。饬观、沼,奏清商乐,自奉养甚厚。又饵云母粉,为方士术延年。其战,善避槊,每单骑入贼,虽群刺之不能伤,又能夺取贼槊还刺之。齐王元吉使去刃与之校,敬德请王加刃,而独去之,卒不能中。帝尝问:“夺槊与避槊孰难?”对曰:“夺槊难。”试使与齐王戏,少选,王三失槊,遂大愧服。

新唐书 尉迟敬德传的翻译,急!!!~

【原文】
尉迟敬德,名恭,朔州善阳人。隋大业末,刘武周乱,以为偏将。与宋金刚袭破(唐)永安王孝基,执独孤怀恩等。武德二年,秦王战柏壁,金刚败奔突厥,敬德合余众守介休。王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谕之,乃与寻相举地降,从击王世充。会寻相叛,诸将疑敬德且乱,囚之。屈突通等曰:“敬德慓敢,今执之,猜贰已结,不即杀,后悔无及也。”王曰:“不然。敬德必叛,宁肯后寻相者耶?”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因赐之金,曰:“必欲去,以为汝资。”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王顾曰:“比众人意公必叛,我独保无它,何相报速耶?”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绩等为伏,亲挟弓,令敬德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建德兵出,乃稍引却,杀数十人,众益进。伏发,大破之。时世充兄子琬使于建德,乘隋帝厩马,铠甲华整,出入军中以夸众。王望见,问:“谁可取者?”敬德请与高甑生、梁建方三骑驰往,禽琬,引其马以归,贼不敢动。

隐太子尝以书招之,赠金皿一车。辞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徇恩。今于殿下无功,其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太子怒而止。敬德以闻,王曰:“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然恐非自安计。”巢王果遣壮士刺之。敬德开门安卧,贼至,不敢入。因谮于高祖,将杀之。王固争,得免。

(玄武门之变后)王为皇太子。时坐隐、巢者百余家,将尽没入之。敬德曰:“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由是普原。

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太宗不怿,罢,召让曰:“朕观汉史,尝怪高祖时功臣少全者。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悔可及乎!”敬德顿首谢。

显庆三年卒,年七十四。谥“忠武”。

(选自《新唐书》

【翻译】

尉迟敬德,名恭,是朔州善阳人。隋朝大业末年,刘武周作乱,让他做了偏将。与宋金刚一起击败了永安王李孝基,活捉了独孤怀恩等。唐高祖武德二年,秦王在柏壁作战,宋金刚兵败逃往突厥,尉迟敬德集合剩余的队伍据守介休。秦王派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招降他,于是和寻相献城投降,跟从秦王一起攻打王世充。后来寻相反叛,诸将怀疑尉迟敬德将叛乱,把他抓了起来。屈突通等人对秦王说:“尉迟敬德为人剽悍骁勇,现在抓了他,猜疑和叛乱之心已经结下,不赶快杀了他,后悔就来无及了。”秦王说:“不能这样。尉迟敬德若是一定反叛的话,难道会在寻相(造反)之后吗?”于是放了他,领他到自己的卧室内相见,对他说:“大丈夫凭义气相许,小的嫌怨不值得放在心上,我终不会因谗言而害了忠良。”于是赐给他一些金银,说:“你若是一定要离开,把这些作为你的盘缠吧。” 这一天秦王等在榆窠狩猎,恰逢王世充亲自率兵数万来挑战。单雄信,是王世充的猛将,骑马直接奔向秦王,尉迟敬德催马大喊着横刺过来,单雄信从马上掉下来,尉迟敬德于是掩护着秦王撤退,又率领士兵回来作战,大败王世充军。秦王看着尉迟敬德说:“近来大家都认为你会背叛我,我唯独确保你,并没有其他意思,可为什么报答我这样快呢?”

窦建德的军队驻扎在板渚,秦王命令李绩等作为伏兵,亲自手持长弓,令尉迟敬德拿着矟,攻打窦建德的营垒,大声地叫阵挑战。窦建德的兵出来,秦王于是领兵稍微后退,杀了数十个敌兵,众多的敌兵越发向前。埋伏的军队冲出,将窦军打得大败。当时王世充兄长的儿子王琬在窦建德的军中作使者,乘坐着隋帝用过的马匹,铠甲华丽齐整,出入于军队中在众人面前夸耀。秦王发现后,问:“谁能够把他捉过来?”尉迟敬德请求与高甑生、梁建方三人一起骑马前往,活捉了琬,牵着他的马回来,贼兵不敢追赶。

隐太子李建成曾经用书信招他来,赠给他一车金器。尉迟敬德拒绝说:“秦王对我实在是有再生之恩,正要拿生命来报答他的恩情。现在我对殿下没有什么功劳,哪敢承受这样的重赐?如果私下里答应您,就会怀有二心,图利而放弃了忠心,这样的人殿下又哪里会任用他呢?” 太子愤怒而停止了收买他。尉迟敬德把这事告诉了秦王,秦王说:“您的忠心就像山岳一样,即使积蓄成斗的金银(送您),又怎么能改变它呢?可是这恐怕不是自保的方法。”巢王李元吉果然派猛士来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打开屋门安然地躺着,刺客来到后,竟然不敢进屋。隐太子等于是在高祖面前说尉迟敬德的坏话,高祖下令要杀了尉迟敬德。秦王在高祖面前据理力争,尉迟敬德才得到赦免。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成为了皇太子。当时因受隐太子、巢王的牵涉而获罪的有一百多家,财产都将被没收,人都将被收入官籍(为奴)。尉迟敬德进谏说:“作恶的只是两个人,现在已经除掉了,若是再穷究余党的罪,这不是取得安定的办法。”于是这些人全都获得赦免。

曾经在庆善宫陪同皇上喝酒,有人排列在他的前面,尉迟敬德说:“你有什么功劳,(竟然)坐在我的前边?”任城王李道宗出面解说,尉迟敬德勃然大怒,挥拳将李道宗的眼几乎打瞎。太宗不高兴,宴会结束,召他来责备说:“朕看汉史,曾经奇怪汉高祖身边的功臣少有全身而退的。今天看到你的所作所为,才明白韩信、彭越被杀,并不是高祖的过错。国家的大事,只在奖赏与处罚,意料之外的恩惠不能够多次得到,自己多加勉励,不断地修正错误,否则将来后悔还来得及吗?”尉迟敬德叩头向太宗谢罪。

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谥号“忠武”。

贞观将领中一些比较次要的中年将领站到了台前,郑仁泰便是其中的一位。《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所以,郑仁泰不仅仅是秦府中人,并且是玄武门政变的先锋之一,这一点从他后来陪葬昭陵也可看出。但是,他的地位较低,所以在贞观时期的史籍中少有露面。《新唐书.东夷传》:“又明年(贞观二十一年)三月,诏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李海岸副之,自莱州度海;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副之,率营州都督兵,繇新城道以进。”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的翻译
答:武德二年,秦王战於柏壁,宋金刚失败逃奔突厥,尉迟敬德会合余军驻守介休,秦王派任城王李道宗、字文士及晓谕他,於是与寻相一起献出地盘投降,引用他任右一府...2014-10-19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四》翻译 2012-05-17 《新唐书,列传第十四》中描写唐俭的 4 2016-04-17 新唐书.柳晟传翻译 3 更多类似问题 ...

试想:年老的李渊面对李建成的死是怎么想的?
答:有人密报裴寂造反,他直接就对裴寂说,他们是冤枉你的,我根本不信。如此心地善良柔软的李渊,会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他10个孙子的被杀而无动于衷吗?或许,在毫无人性的宫廷残杀面前,李渊不得不装成这样罢了。但是,又有谁真的知道他内心的感受呢?(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新唐书》的作者是谁,出版社是哪个,哪年出版的?
答: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 版本源流由于《新唐书》历宋、元、明至清初一直占有正统地位,一般人只读《新唐书》而不读《旧唐书》,所以《新唐书》宋...

新唐书文言文阅读
答:当时旧制长期废除,李景温履行职责后,人们都赞美他的正直。 弟弟李景庄,也做到高官。 2. 文言文阅读 选自《新唐书 》,有删改 窦建德营板渚,王命李绩等...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来投降.刘武周害怕,逃到突厥,他手下的将领杨伏念献出并州投降.颂词说:唐拥有天下,传了二十代,其中值得称颂的有三个君主,唐...

李石文言文唐书
答:此文出自后晋·赵莹所编撰的《旧唐书》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旧唐书》卷六十
答:《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后晋编撰的一部官修的唐史,原称《唐书》,为了与北宋欧阳修等人修撰的《新唐书》相区别,宋以后称它为《旧唐书》。后晋处在我国历史上非常复杂的五代时期,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在那种战乱的`年代能够编成这样一部大篇幅的全面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以下是我收集整...

《新唐书》与《旧唐书》中的杜如晦传、长孙无忌传
答:因普示君臣曰:“朕子幼,无忌于我有大功,视之犹子也。疏间亲、新间旧之谓不顺,朕无取焉。”无忌亦自惧贵且亢,后又数言之,遂解仆射,授开府仪同三司。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皆以元勋封一子郡公。进册司空,知门下、尚书省事,无忌辞,又因高士廉口陈“以外戚位三公,嫌议者谓天子以私后家”。

《新唐书》卷六十一 表第一
答: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即《旧唐书》)编成,但宋仁宗认为《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书》”。前后参预其事的有宋敏求、范镇、欧阳修、宋祁、吕夏卿、梅尧臣,《新唐书》所...

试比较新旧唐书的不同点
答:唐朝二十一代,自高祖至武宗十六代皆有实录。故《唐书》前半部全用实录、国史原文,后半部才是张昭远等杂取史料重撰。这种编撰方法,优点是保存了原始史料。所以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取材舍《新唐书》而独取《旧唐书》。《旧唐书》列传一千多人,其中保存许多珍贵史料。如《文苑传》中关于唐策的...

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间有什么不同
答:因系五代各自为书,故原名《梁唐晋汉周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命宰相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穆、李防等同修。后为区别于欧阳修撰的《五代史记》,故称《旧五代史》。书中有本纪、列传、志三部分。十国中对五代称臣奉朔各国,如荆南(南平)、楚、吴、越等,入《世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