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间有什么不同 新唐书与旧唐书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并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记载五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一百五十卷。书中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7~960)共五十四年的历史。因系五代各自为书,故原名《梁唐晋汉周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命宰相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穆、李防等同修。后为区别于欧阳修撰的《五代史记》,故称《旧五代史》。书中有本纪、列传、志三部分。十国中对五代称臣奉朔各国,如荆南(南平)、楚、吴、越等,入《世袭传》,余人《僭伪传》,契丹、吐蕃等人《外国传》。人物传各归本朝,不再分类,故无类传名目。有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等十志。该书取材于各朝实录及范质《五代通录》等书,文献完备;且修史时五代结束未久,编撰人对当时情况多能了解,故史料较丰富。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bYIytjpARTeUmuk5ldaJw

?pwd=qyib 提取码: qyib    



新唐史,文笔很好,但史料上不如旧唐史.《旧唐史》主要是抄录唐 代史料成书,所以后期大不如前。

新唐书》是为区别《旧唐书》而得名的。北宋人认为,《新唐书》要比《旧唐书》高明。他们严厉地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自以为《新唐书》无论从体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颇为得意地说:“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大大胜过《旧唐书》的地方。

的确,《新唐书》从文采和编纂上比《旧唐书》强。因为: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欧阳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学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当时有“二宋”之称,宋人《东轩笔录》说宋祁“博学能文,天资蕴籍”;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为其特长。他们笔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一般。参加编撰《新唐书》的其它作者,也都为北宋时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佑年间曾公亮《进新唐书表》中所列之范镇、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都是当时文坛知名人物。范镇曾为翰林学士,文笔流畅,有《东斋纪事》等百余卷流传于世。王畴文辞严丽,一向为世所称。宋敏求为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于藏书,曾编《唐大诏令集》和《长安志》,对唐史十分熟悉。刘羲叟是著名天文学家,后来曾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新唐书》用这些人主笔,自然文采粲然,体例严谨。另一方面,宋、欧等人在修《新唐书》时,态度也很认真。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传部分时间更长,前后长达十余年。他曾一度为毫州太守,“出入内外”把这部稿子随身携带。在任成都知府时,每天晚宴过后,开门垂帘燃烛,几乎都要著作到深夜。这种认真谨严的态度,使《新唐书》在不少方面的确胜过《旧唐书》。《旧唐书》因撰稿时间仓促,有些转抄自唐实录、国史的痕迹都没能抹掉,存在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宋祁等在新修时,把这些不伦不类的话都删削了。使《新唐书》在体例和笔法、风格上显得比《旧唐书》完整严谨得多。另外,《新唐书》在列传的标名上也作了归纳整理,如把少数民族仕唐将领合并到“诸夷蕃将传”中;把割据的藩镇也归到一起来写等等。这样,就使得眉目更为清楚。这些都是在文笔、编裁方面,新书胜过旧书之处。

二、在史料方面,因为北宋时期比较安宁,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据专家估计,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参考史料达三百种之多,《新唐书》的修撰与《通鉴》时间相近,司马光看到的,宋、欧等势必见到。如在《新唐书》增加的《李绩传》记载立武后之争时的态度,记房玄龄论守成之难易,都是《旧唐书》和其它书所不及的。其它如《新唐书》的《食货志》里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籴、矿冶等资料;《地理志》记载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况和各州的土特产,也都是他书少见的珍贵史料。欧阳修还是当时有数的金石大家,他对古代金石学颇有研究,曾撰《集古录》,用金石刻的记载考证史实。最有名一例,即他用孔颖达碑文考证出这位唐初杰出经史学家表字冲远的事实。这些都使《新唐书》在某些史实考证方面略胜《旧唐书》一筹。

三、《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新唐书》的宰相、方镇诸表,也给读者认识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镇势力的消长,提供了一条线索。著名史论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新书最佳者志、表”。这是公允的评价。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这也是《新唐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一大功劳。

《新唐书》也有明显的缺点,最主要之点是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编写者对隋末、唐末农民起义大加挞伐。在《黄巢传》前冠以“逆臣”二字;对隋末窦建德等农民军使用了极为恶毒的词汇,如“猬毛而奋”、“磨牙摇毒”、“孽气腥焰”等等。对武则天,则诬为“弑君篡国之主”,声言写《武后本纪》目的为“著其大恶”,以便清算等等。诸如此类,都可看出《新唐书》在观点的正统方面更胜于《旧唐书》。在写法上,《新唐书》也有不及《旧唐书》的地方。例如有的纪、传失之太简,甚至作了毫无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评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书》本纪较旧书几乎减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统计,《旧唐书·本纪》部分近三十万字,到《新唐书》仅剩下九万字,而《哀帝本纪》旧书约一万三千字,新书只剩千字左右。这种过简的写法,使《新唐书》失去了许多重要史料。又由于苛求文字精炼,宋祁、欧阳修等不惜删去许多重要情节,如《旧唐书》里写得十分生动、极为悲壮的《封常清传》、《高仙芝传》,到新书删削得索然无味。尤其不应该的是由于排佛的偏见,《新唐书》将玄奘、一行等事迹一概不写,致使这两位伟大翻译家和科学家,在《新唐书》中竟无反映。

此外,《新唐书》中也还有一些史实和年月的错误。后来有一位年少气盛的学者吴缜专著《新唐书纠谬》一书,共举出该书四百六十条错误。后人对吴缜的评价也颇有分歧。有人认为他过分自大,“沾沾自喜”,带有报复心理,也有人很欣赏他。但不管怎么说,《新唐书》中的谬误是不容否定的。

引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83189.html?si=1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有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共七十四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公元九○七年)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九六○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欧阳修字永叔,江西庐陵(今吉安)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一○○七年),死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一○七二年)。他在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一○四三年)任谏官时,参加了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活动,后被贬为地方官,一直到至和元年(公元一○五四年),才被调回宋廷中央,任翰林学士,主编新唐书。新五代史编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从他写给尹师鲁、梅圣俞等人的信来看,在景佑三年(公元一○三六年)前已着手编写,到皇佑五年(公元一○五三年)基本上完稿,先后经过十八年左右的时间。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写给尹师鲁的信中说「史者国家之典法也」,史书记载「君臣善恶,与其百事之废置」,目的在于「垂劝戒,示后世」。在他看来,旧五代史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有「繁猥失实」的地方,没有起到它应起的作用。所以他把「褒贬义例」放在新五代史的首要地位,并以孔子编撰春秋的「义例」,作为自己立论的原则,用「春秋笔法」对五代历史进行褒贬。
五代是一个封建分裂割据的时代,中原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小王朝的相继更替;中原以外的地区分裂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国。各个王朝统治的时间都比较短促,用欧阳修的话来说,「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一〕,五代「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馀嵗,甚者三、四嵗而亡」〔二〕,出现「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三〕。这种局面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央集权制度被破坏,地方藩镇在大地主豪强势力支持下,拥兵割据,独霸一方。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的革命威力摧毁了唐王朝,沉重打击了旧的藩镇割据势力。但是,黄巢起义最后遭到了失败。一批在镇压起义中形成的军阀成了新的割据势力。唐朝灭亡后,他们继续霸占一方,互相篡夺攻击,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局面。新五代史的作者封于这种分裂割据现象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但是,〔一〕新五代史卷六一吴世家〔二〕欧阳文忠全集卷五九本论〔三〕新五代史。序他把分裂割据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封建道德的败坏。在欧阳修看来,五代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的「乱世」〔一〕。真是「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绝,而先王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于是矣。」〔二〕因此,他采取了和编写新唐书不同的做法。在新唐书中,他重视典章制度,不厌其详地加以记载,而在新五代史中,由于他认为五代时期「天理几乎其灭」,是一个「乱极矣」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礼乐制度可谈,因而他说:「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后世有必欲知之者,不可以遗也。」因此,他除写了司天考、职方考以外,其他的典章制度一概没有写。
在编撰体例方面,新五代史改变了旧五代史的编排方法。旧五代史分梁书、唐书等书,一朝一史,各成体系;新五代史则打破了朝代的界限,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依时间的先后进行编排。旧五代史不分类编排列传;新五代史则把列传分为各朝家人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杂臣传,等等。
北宋亡后,北方的金政权在章宗泰和七年(公元一二○七年)明令「新定学令内,削去薛居正五代史,止用欧阳修所撰」。〔三〕至于南方的南宋,由于理学盛行,更是独尊新五代〔一〕新五代史卷一六唐家人传论〔二〕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论〔三〕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史。
由于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后于旧五代史,看到了旧五代史编撰者所没有看到的一些资料,他往往采用小说、笔记之类的记载,补充了旧五代史中所没有的一些史实。如王景仁、郭崇韬、安重诲、李茂贞、孔谦、王彦章、段凝、赵在礼、范延光、卢文纪、马胤孙、姚顗、崔税、吕琦、杨渥等传都或多或少地补充了若干事实,有些则插入比较生动的情节,以小见大,使读者加深对五代时期的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就历史资料方面而言,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是可以互为补充的。
本次点校,以百衲本(影印南宋庆元本)为工作本,对校了贵池本(清贵池刘氏景印南宋本)、殿本、南昌本(清南昌彭元瑞五代史记注);参校了明汪文盛本、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卾本(清崇文书局本)、徐注本(清徐烱注补五代史记抄本)、刘校本(清味经书院刻本,附有刘氏等五代史记校勘札记)以及傅增湘校勘成都书局本本纪部份。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36736.html?si=3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在哪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主要在于:
1、时间和作者不同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
《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3、卷数不同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4、内容不同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旧唐书》编撰比较粗疏 ,但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
5、意义不同
《旧唐书》在如实保存了非常详细的史料方面,文笔也很有特色。对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记载也较为详细。
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
《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
侧重点的不同在于:
《旧唐书》侧重于保存唐朝的第一手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
《新唐书》向《春秋》学习,侧重于书法和求简,字数不到《旧唐书》本纪的三分之一,但新增了《旧唐书》所没有的《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系统地论述了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保存了我国军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许多宝贵史料。

扩展资料:
《旧唐书》仅流传了一百年左右,就遭到了厄运。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北宋朝廷认为《旧唐书》芜杂不精,另命宋祁和欧阳修编撰唐书。
这部唐书在1060年(宋仁宗嘉祐五年)写成,开始“布书于天下”,从此,署名刘昫所编的唐书遂不再流传。
直至明朝嘉靖十七年(1538年),浙江余姚人闻人诠在苏州征借到当地人士所藏《旧唐书》,请苏州府学训导沈桐在苏州府学里对书稿作校对并开版印刷(工作到一半时,闻人诠离开苏州,但此事在多方支持下继续进行),经历了四百七十八年坎坷命运的刘昫唐书,才又得到重新刊行。
后人为区别这两种唐书,把后晋刘昫所著称为《旧唐书》,而将宋祁等后修的唐书命名为《新唐书》。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旧唐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唐书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区别主要在于:
1、时间和作者不同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新唐书》成书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
《旧唐书》是五代十国后晋刘昫、张昭远等撰写。《新唐书》是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撰写,宋仁宗嘉佑五年全书完成。
3、卷数不同
《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新唐书》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
4、内容不同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旧唐书》编撰比较粗疏 ,但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
5、意义不同
《旧唐书》在如实保存了非常详细的史料方面,文笔也很有特色。对唐朝和邻国日本、朝鲜、印度的关系史方面记载也较为详细。
其分量比起别的同类正史来要多得多,史实也较可靠。它保存了丰富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
《新唐书》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自司马迁创纪、表、志、传体史书后,魏晋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书》始又恢复了这种体例的完整性。以后各朝史书,多循此制。

扩展资料:《旧唐书》记载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佑四年(907)共290 年的历史.编撰比较粗疏 ,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充分采用了《旧唐书》。
在北宋编撰的《新唐书》问世以后,《唐书》始有新旧之分。《新唐书》通行,该书受到冷遇。南宋初年刻印之后久无印本.明嘉靖十七年(1538),余姚闻人铨等重刻《旧唐《旧唐书》书影书》,但传播不广。
清乾隆时《旧唐书》始复刻重印于世。由于长期没有印本,书中存在不少残缺和相互歧异之处。清人罗士琳等撰《旧唐书校勘记》66卷,可供参看 。百衲本《旧唐书》是用南宋绍兴刊本残存的 67 卷,配以闻人铨本影印的,也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新唐书》恢复了《史记》、《汉书》设表的传统 ,立宰相、方镇 、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4表 .其中《宰相世系表》尤有特色,颇便于稽查人物。自宋代以来,不断有人指出,它采用各家谱牒,多有谬误与遗漏。
《新唐书》最早刻于北宋仁宗时,现存8卷;另有北宋十六行本,现存124卷;南宋刊十行本 ,现存2卷 .涵芬楼百衲本《新唐书》即据上述诸书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流行较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旧唐书
百度百科—新唐书

24史包括哪24史?
答: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 、《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辽史》、《金史》、《元史》...

详细的古代各种体的史书名称
答:《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二十五史有多少部
答:16.《旧唐书》200卷, 五代 后晋 刘昫 著。17.《新唐书》225卷, 宋 欧阳修 著。18.《旧五代史》150卷, 宋 薛居正 著。19.《新五代史》74卷, 宋 欧阳修 著。20.《宋史》496卷, 元 托克托 著。21.《辽史》116卷, 元 托克托 著。22.《金史》135卷, 元 托克托 著。

24史分别是哪二十四部史书
答:二十四史一共分为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它们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24史是什么?
答: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 、《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北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四部书是属于断代史还是属于...
答:共五十三年的历史。附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 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二十四史分别指的是什么?他们的成书时间与顺序是怎样的?
答:成书顺序排在第十六位的是《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成书顺序排在第十七位的是《旧五代史》,成书于公元974年。成书顺序排在第十八位的是《新唐书》,成书于公元1060年。成书顺序排在第十九位的是《新五代史》,成书于公元1072年。成书顺序排在第二十位的是《辽史》与《金史》,成书...

《新唐书》和《旧唐书》这两本书相比,哪一个更接近史实?
答:《新唐书》和《旧唐书》所描绘的历史时期是一样的,但是续写这两本书的时候确实有差别,《新唐书》是在宋朝的时候写的,而《旧唐书》则是在后晋时期写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五代十国时期。在时间方面,《旧唐书》会更接近于唐朝,而《新唐书》有着一段时期。所以对于这两本书哪一本更加接近于实施...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史书?
答:二十四史包括:《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周书》《北齐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明史》,共有三千二百...

...和基本文献史料有什么不同?比若说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基本文献史料以及...
答:基本文献史料:具有连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例如隋唐五代的史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太平广记》等等,这些材料在历史纪事上,都按年月日,分门别类,逐一编次,没有任何一年是没有纪事的。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十分清晰,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