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环境下,创新与垄断角色是相互转换的

作者&投稿:人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针对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等平台企业垄断行为,2020年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逐渐已经完全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平台几乎囊括了 社会 的方方面面,出门旅行、支付交易、实物商品购买,各领域均有着极具话语权的独角兽。

阿里巴巴2020年年度财报显示,国内生产淘宝和天猫实现GMV(成交总额)为6.59万亿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除 汽车 外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7.22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零售总额为8.52万亿元。

如果将线上、线下看作不同相关市场,粗略计算,阿里巴巴一家电商占据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20%。若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为基数,则阿里已占接近80%。

而在线上交易领域,阿里以80%的份额占据绝地优势。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要求商户“二选一”毫无疑问是彻底违反了《反垄断法》。

早在6年前,京东就向法院提出过阿里“二选一”的问题,为何在此期间监管部门却没有采取任何监管措施呢?

原因在于,多年来,“保护创新”一直是互联网企业的一张护身符,导致反垄断迟迟未曾亮剑。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产业政策的优先级高于反垄断政策,发展也优先于规范。一讨论反垄断执法,就有人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反垄断执法过程中缺乏法治定力。

但是,事实上, 反垄断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并不矛盾,反而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增强互联网活力。

回顾网络经济的发展史,自线上经济诞生以来,国家始终支持和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2019年8月,《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来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和保障力度等措施。

应当说,我国平台经济、线上经济能够走在全球前列、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时代,离不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的红利,离不开政府部门对创新的政策举措。可以说,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发展能够从小到大,做大、做强,归根结底,在于打破了阻碍竞争的壁垒,在于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于企业积极努力和有效的创新。


而之所以前些年国家未对平台电商企业采取过多监管行动,原因在于,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初期,为了有利于企业的 健康 成长,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放水养鱼”,促使这些企业尽快成长起来。也正是有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平台经济才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事实上,创新者与垄断者的角色是会相互转换的 。比如曾经挑战“恶龙”的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公司,如今也成了反垄断诉讼中的座上宾。而曾经挑战传统行业、传统企业的阿里等平台企业,也因“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成为反垄断的对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做大之后,往往沉醉于市场集中所带来的利益,产生了惰性,创新的积极性不足。也可以说是安于现状,只顾享受既得利益,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而且,一旦整个行业被寡头垄断后内,必将会产生扼杀创新的局面,市场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当一些小公司做出颠覆性创新,而这一创新将会影响到大平台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大平台往往会斥资收购这个小公司或者这个创新方案。

但收购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利用,而是把它封存起来,以保护自己固有的商业模式,从而阻碍竞争、妨碍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垄断必然会导致阻碍创新这一结果。

另一方面,则是电商巨头的 发展方向 出了问题。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中所指出的,掌握海量数据、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的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不将资金投入到当前制约中国发展的诸多 科技 短板、关键技术屡被“卡脖子”,亟需突破的项目中去,而是去与民争利, 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打起小商小贩的主意,从老百姓身上“薅羊毛”。

横向比较一下美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就会发现中美互联网巨头在发展方向有着巨大差异,美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如微软,除了办公软件外,微软在 科技 创新方面还有许多成果,如云技术、数字墨水、语音识别与合成、自动电影(网络多媒体组)、复合TCP(传输控制协议)、交互式计算机视觉、智能缩略图等。

目前,微软的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服务,全球都在使用,无人可以取代。谷歌的手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人工智能,也是不可撼动的世界第一,还有闻名世界的阿尔法狗机器人。而中国人最青睐的 苹果手机 的制造商--苹果公司除了在研发手机产品外,还在研发苹果眼镜、苹果自动驾驶 汽车 。

而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 汽车 发展正如火如荼,SpaceX公司的火星登陆计划更是令人心潮澎湃。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商巨头,不去集中精力搞研发创新,开发高 科技 产品,造福人类推动 社会 发展。而是将企业的发展方向放在国内与商贩抢生意,赚取一些蝇头小利的目标上,二者对比之下,中国的电商巨头的追求、眼界和格局就显得太狭小了。

对于反垄断必须认清的一个事实是:反垄断并非保护落后。放眼世界,美国4大互联网巨头,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都曾遭遇全球各国的反垄断调查。但反垄断调查反而倒逼这些公司进一步竞相创新。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创新并未因反垄断而停滞,相反,它催生出了“百花齐放”的创新氛围。

正是欧美国家通过反垄断限制了微软、IBM等 科技 巨头,才促使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互联网新锐诞生和成长。如今美国IBM、AT&T被一拆再拆,欧美国家对脸书、谷歌等展开反垄断调查,也是为了达到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

对于反垄断监管,蚂蚁集团等企业给予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的积极回应。并承诺在整改过程中坚持“两不加”、“两不降”原则:不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成本;不降低消费者服务体验、不降低风险防范标准和要求。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日前阿里最重要的AI中枢--新零售智能引擎事业群被拆分。这意味着阿里在采取措施,主动迎合互联网反垄断的大趋势。事实上,无论是从我国目前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现状看,还是从全球范围监管环境看,加强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监管都是大势所趋。

总之,国家加强反垄断监管的目的,旨在消除影响平台经济 健康 发展的障碍,为平台经济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

市场环境下,创新与垄断角色是相互转换的
答:事实上,创新者与垄断者的角色是会相互转换的 。比如曾经挑战“恶龙”的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等公司,如今也成了反垄断诉讼中的座上宾。而曾经挑战传统行业、传统企业的阿里等平台企业,也因“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成为反垄断的对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企业做大之后,...

如何理解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有超额利润而长期可能消失,这一情况...
答:垄断竞争市场没有进入障碍。长期内,如果存在超额利润,则会吸引随着其它厂商进入、进而市场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直至超额利润消失。企业创新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随着时间推移,被其它企业的模仿使创新扩散,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消失。可以说,正是垄断利润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

竞争型市场结构和垄断型市场结构哪个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为什么?详细解...
答:垄断型市场结构。就企业创新能力的而言,垄断企业是最有能力进行企业进行创新活动的市场结构,并且是企业创新最有效率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因为垄断企业是该市场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当面临着向下的需求曲线时,垄断供给企业有很强的市场势力(勒纳指数大于零),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能够持续获得超额利润。所以企业...

竞争型市场结构和垄断型市场结构哪个更有利于企业创新?为什么?详细解...
答:垄断市场是由白结构构筑的。就企业创新能力而言,知公司是市场结构中最有能力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是企业创新最有效的发明者和沟通者。由于垄断企业是这个市场上唯一的产品供应商,当需求曲线向下时,垄断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力(勒纳指数大于零),是产品的价格制定者,可以继续获取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可以...

如何理解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有超额利润而长期可能消失,这一情况...
答:短期超额利润这个就不用解释了..垄断了,当然利润超额. 长期之所以会消失.我提出2个观点. 1、市场是会饱和的,当市场饱和后,在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会渴望出现新产品.. 这种市场需求将会被其他企业所发现.一旦新产品的上市,对老产品的冲击力度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厂商,因为缺失外界压力,所以...

阿里天价罚单释放三大信号,垄断会对社会创新造成多大影响?
答:而垄断往往会形成某个企业一支独大,造成需求大于供给,导致无论产品质量如何,消费者都只能被迫接受,而产品在此情况下垄断者会随意定价,也会出现价值低于价格,价格高于价值的情况,其他市场参与的者就无法公平的参与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市场的秩序也会混乱。阻碍技术创新 造成资源浪费没有竞争就没有...

海默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启示
答:创新:海默认为,创新是垄断优势的关键因素。创新可以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新生产方法或新市场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垄断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并形成垄断地位。市场力量:海默认为,市场力量是垄断形成和维持的驱动因素。垄断企业通过创新和其他竞争策略,能够在市场上获得...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垄断分析
答:垄断地位的暂时性使得不管是新企业还是旧企业都不敢松懈,技术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容量和市场利润不断涌现,不创新就会被淘汰。通常,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上,就越容易在市场上形成垄断。 首先,网络技术本身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虚拟环境和平台,加速了技术创新的...

完全垄断市场总会造成经济效率的降低和技术创新动力的缺失吗?_百度知 ...
答:完全垄断市场总会造成经济效率的降低和技术创新动力的缺失(对)这是因为:1.西方经济学追求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各个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信息完全对称,进入退出市场无成本,完全竞争。2.垄断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资本家可以因此抬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3.垄断企业会打压其他进入者,维护自己的垄断...

英国CMA调查苹果谷歌市场垄断:可能影响行业创新与消费者支出?_百度...
答: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已启动对苹果和谷歌的市场竞争力调查,以评估他们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双头垄断可能对消费者和整个行业产生的影响。调查的焦点在于安卓与iOS操作系统、各自的App Store、Chrome和Safari浏览器,CMA担忧这两大巨头可能阻碍了数字产品的正常竞争环境,导致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广告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