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体是实现什么

作者&投稿:谭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 记载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



~

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主体是
答:国家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体是实现什么
答:法律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 记载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

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早在1951年春开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简称中财委)着手试编;1952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1952年8月,中财委编出“一五”计划轮廓草案;1953年4月,中央...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年开始实行的?()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匆什么时候开始的,当初的计划是什么?
答: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时间:1953年到1957年 2.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体是什么?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953年到1957年,中国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完成了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年开始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每个五年规划...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7年) “一五”成就: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

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计划的主体是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要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