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作者&投稿:移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二年级# 导语】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时期,学习数学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升学做好前期准备。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注意:用大的数减小的数)。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答: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共165页 第一单元、认识乘法 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容易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乘法,重点是乘法的意义。全单元包括两道例题、两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和练习一。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1、强化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和计算,为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答: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怎么画
答: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的画法如下:1、第一节长度单位,在这节内容中,学生们将接触到厘米和米以及线段的相关知识点,在认识到这些概念之后,学会使用刻度尺量线段长度以及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后再来解决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2、第二节100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将会准确...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教案
答:如何学好数学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十分重要。我在此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教案如下:第一单元 1、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答:85-30= 71-8= 35-8= 68+20= 86+6= 二、我会填(22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量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作单位。2、在刻度尺上,从“3”厘米到“9”厘米是( )厘米 3、芳芳的'妈妈身高1米60厘米,芳芳身高...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答:关于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友采纳 201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一、认识乘法 第一单元  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把几个相同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答: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1时=60分 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8时零5分:8:05 8时55分: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答:关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网友采纳 201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全套教案一、认识乘法 第一单元  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把几个相同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答:小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平均分...

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教学反思
答:总之,《观察物体》这一教学内容,只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感知,就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篇三】三、《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