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冠疏伐的生理生态基础及方法?

作者&投稿:霜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290-2005 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 2005-06-28 发布 2005-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290-2005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抚育原则 6 4 抚育对象 8 5 林木分级 9 6 抚育方法 10 7 森林抚育调查设计与施工 13 8 抚育质量核查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DB11/290-2005 前言 为适应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的需要,提高森林抚育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在国标GB/T 15781—1995基础上,结合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实际编制而成。主要定义采用国标GB/T 15781—1995定义。 本标准附录A、B、C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林业局提出,由北京市林业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甘敬、杜鹏志、徐程扬、蔡宝军、王继兴、 闫学强。 DB11/290-2005 引言 北京市的生态公益林中,中幼龄林的面积为37.2万公顷,占现有林地总面积的81.8%以上,而且仍在逐步扩大。这些森林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及时而合理的抚育是改善林分环境的主要措施,对提高造林保存率,促进林木的生长,以改善首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必须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规范化管理,切实保证抚育作业质量。为使我市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工作科学、健康、有序开展,编制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地方标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非常重要。 DB11/290-2005 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对象、抚育方法、调查设计与施工、核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山区生态公闭野益林的抚育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生态)公益林 non-commercial forest 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GB/T18337.1—2001,定义2.1] 2.2 天然次生林 secondary forest 原始林或人工林,经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借助自然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种天然林。 2.3 飞播林 Aerial seeding stand 用飞机撒播种子造林方法形成的森林。 2.4 人工林 plantation 用植苗、播种、扦插和其他各种人工方法培育的森林。 [GB/T15781—1995,术语2.3] 2.5 风景林 handscape forest 以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滑雪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森林。有各种风景设施。 2.6 混交林 mixed forest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任一树种在林内所占的比例均不足65%,而且能够较长销态做时间形成稳定的群体的林分。 2.7 中幼林 young-middle aged forest 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统称。幼龄林是森林生长发育的幼年阶段,通常指Ⅰ龄级或Ⅱ龄级的林分;中龄林也叫壮龄林,指林龄为Ⅲ龄级至不超过Ⅳ龄级的林分。 2.8 主要树种 main species 混交林中符合经营要求的居于主要地位的树种。 2.9 伴生树种 accompanying species 混交林中居于从属地位,陪伴和促进主要树种生长的树种。 2.10 自由木free tree 在天然林中,散生于林层上方,树冠庞大的林木。 2.11 林分 stand 在林木起源、林相、树种组成、年龄、地位级、疏密度、林型等内部特征相同的一个群落,并与相邻群落有所区亏衡别的一片森林。 2.12 林龄 stand age 林分中林木的平均年龄。 2.13 立地site 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2.14 蓄积量 volume 单位面积林地上所有活立木材积的总和,以m3为单位。 2.15 郁闭度 crown density 林分中树冠彼此连接的程度。以林分整个乔木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2.16 林分密度 stand density 单位面积林地上活立木的株数。 2.17 林窗 gap 直接处于林冠空隙下,仍保持森林环境特点、面积在25m2以上的空地面积。 [GB/T 18337.1—2001,定义2.18] 2.18 林层 storey 林分中,林木构成的层次。 2.19 林木分化 differentiatio

~

树冠疏伐的生理生态基础及方法?
答:一次生态疏伐强度不超过蓄积(或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 0.6~0.7。飞播林首次疏伐后郁闭度应控制在0.7~0.8。 天然次生林生态疏伐强度,用面积单位立木株数作为控制指标。立地条件好的地段保留株数要适当小些,反之则大些。适宜保留密度执行附录C。 6.2.6 景观疏伐 风景林按森林美学原理和不同的景观...

树冠疏伐的生理生态基础及方法?
答:2.1 (生态)公益林 non-commercial forest 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 [

林业技术的知识
答:择伐:把林分中部分适合和应该采伐的林木进行采伐的方式,主要用于复层异龄林。 渐伐:把成熟林分的林木在一个龄级期内分两次或数次伐除。 疏伐: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伐去过密的树木中品质较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并促进生长。 生长伐:在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