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建设存在哪些问题2016 我国在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魏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历史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国家不断深化 社会建设改革。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取 得了显著成就。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 会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些年来,尽管我国 经济总体上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但农村各项事业 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 日显严重。“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 性矛盾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产物,其中最为突出的问 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农民负担过重,这已成为直接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 曾经说过:“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 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 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 不行的”0 o(二)失业人口持续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 国,岗位不足、就业困难一直是我国就业中的问 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数量在增 多,登记失业率增长速度在加快,从而出现了“经 济增长”和“失业增长”同时增长的奇怪现象。特 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尤其 突出。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面展开,越 来越多的下岗人员成了“减员增效”和经济发展的 牺牲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就业率 的提高。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失业率的提高反映出我 国当前缺乏与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尤 其是在劳动就业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三)公共卫生建设发展滞后。随着经济社会 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卫生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很大 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供给不足, 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缺乏快速的反应;第二.公共 91 万方数据 卫生监管松懈,卫生行政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 理不足;第三,医疗保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的 初级卫生保健不达标,这些地区的居民享受不到基 本的医疗保健。第四,食品卫生监督缺乏有效机 制,假冒伪劣食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第五,公共 环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人们对公共环境的保护意 识不足,致使许多劳动场所和公共场所存在很多健 康隐患。 (四)公共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在九年制义务 教育阶段,近些年来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一直处于较 高水平,并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在入学的学龄 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 育,失学问题严重。另外,在高等教育阶段,高考 制度的恢复最初的目的是公平的选拔人才并以一项 公共政策的形式出现,而且选拔人才遵循的是“分 数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可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在 高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多的 “自主权利”,差额投档和自主招生等政策应运而 生。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平等让位于自主权利, 自主权利冲击着公平,从而使教育领域仅存的一片 净土也渐渐被玷污。 二、影响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原因探析 加强社会建设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 署。我国社会建设的内容是具体的,但是它作为一 个复杂的过程,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我国社 会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由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形 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经济基础不发达。社会建 设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与 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公平、效率、竞争等理念是现代 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派生产物。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发育还不成熟,社会建设缺乏 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影响着社会建设的发展。加 之我国社会目前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在这个转轨过程中由于利 益格局的变化、体制和机制上的不衔接以及人们思 想上的不适应。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经济基础不 发达,是我国社会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 (二)政治因素——政府公共职能缺失。一方 92 面,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与政府公共服 务职能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 “错位”和“缺位”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政府公 共服务投入不足,而且服务资源分配不平等性问题 严重。另外,社会政策重视不够,也是我国社会建 设滞后的重要原因,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是加强社 会建设的前提。 (三)制度因素——社会制度不健全。良好的 制度是实现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根本 保障。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原有的制度体系已经 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旧的运行机制还没 有完全打破,新的体制构建尚未完善,这是造成很 多社会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 善、覆盖面窄,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弱势群体困难 较大。尽管目前已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 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但是占人口多数 的农民,以及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都还未能得到 很好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则更低。 (四)社会因素——民间组织发展滞后。民间 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政府与公民之间 的桥梁和纽带。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民间 组织发育还不完善,致使社会建设缺少了必要的承 担者和组织者。同时,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管理 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有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活 动行为不规范;有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政社不 分,“官办、官管、官运作”,导致行政化倾向严 三、当前我国推进社会建设的对策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 的原因,笔者认为推进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主要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筑社会建设 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的 物质基础,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深层 目标,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是相互补 充、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大力 发展经济,使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以此来筑牢社 会建设的基础。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基础薄、人 口多的特殊国情,必须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 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二)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 业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内容。社会事业包括医疗、教 万方数据 育、文化、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 等方面。社会事业具有维护社会公正、服务公众、 体现社会公益的作用。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 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发展社会事 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改善民生。孙中山先生说 过:“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 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2 J现代意义上的民生 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的发展机会 和发展能力等。近年来.就业、教育、医疗、住 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社会治安等最现实、最让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 就是民生问题。为此党和国家在规划国家发展道路 时紧密地围绕“民生”展开,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 法规、政策、措施,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 此,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建设人 力资源强国;实施新的就业发展机制,以创业带动 就业,实现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 快社会保障建设,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实现人人生活有保 障;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 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三)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会体制。制度建 设是社会建设的制度保障。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 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特点,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 会体制,要求逐步形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 会管理和强化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首先是完善社 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3】其次是建立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 .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 机制相联系、政府行政职能和社会自治功能相互 补、政府管理职能和社会自动调节相互动的社会管 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新的环境下.我们 要不断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转变社会管理理 念,推进社会建设的改革创新,尽快建立适应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的社会管理体 制。再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 水平。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 务质量;政府要强化责任,加大监督力度。从根本 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最后,深 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 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问题,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 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 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四)优化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管理。社会结构的变革是社会转型和发展最重要的过程。【4】社会 结构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社会发 展,而且社会结构又是引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 原因。当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 立,社会结构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市场主体和社会 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现已初步形成由政府、企业 和社会组织组成的“三元架构”,企业、社会组织 的社会作用日益彰显。为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 定,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的社会作用。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 这个报告在哪里可以看到。谢谢~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编写、郑功成主编、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之总报告)


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在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并面临着必须妥善应对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存在着四大问题
1.社会保障发展理念出现迷雾。当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往往因过度关注经济指标而迷失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的社会公平、分配正义与文明进步目标,因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与崇尚利已而忘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坚守的互助共济与公益本色,因过度关注当下与短期应对而忽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当重视的历史经验与长久的稳定预期,因过度关注局部与细节问题而罔顾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应当发挥的完整功能与综合效应,还有期望政府包办一切的“泛福利化”思潮和主张个人自我负责的“反福利”等极端取向。一方面,一些人不是正视中国社会保障供给总量依然不足、保障水平总体依然偏低、保障权益结构依然失衡等客观事实,而是渲染所谓“福利病”、“福利国家病”、“福利陷阱”和社会保险财政崩溃论调,主张限制甚至削减公共福利、基本养老保险采取大账户制、社会医疗保险实行商业保险化等等,这些主张可能动摇社会保障互助共济与公益制度的根基,背离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国家发展取向。另一方面,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持续提高养老金、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且要求免费医疗、普遍性福利的呼声高涨,一些地方亦将福利项目作为短期政绩工程,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反福利与泛福利思潮并存且各有市场的条件下,必然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与评价,也会对制度变革产生复杂的影响,它还会掩盖现行制度安排中的结构失衡、权益不公等问题,导致政府与市场及个人责任边界不清,造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职能紊乱,从而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发展理念已经清晰的背景下,中国急切需要走出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迷雾。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
2.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伴随经济领域的渐进改革而采取自下而上、局部试验的方式来推进的,尽管这种策略激发了地方的改革创新积极性,但缺乏统筹考虑与顶层设计的改革必定陷入改革方案五花八门、改革举措莫衷一是的泥潭,并且会在制度不成熟、不理性的条件下形成和固化利益分割的格局,进而形成制度整合的巨大阻力,当前多项社会保障项目面临难以深化改革的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首先,宏观层面缺乏对完整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在政策层面迄今仍未见到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目标及应持发展理念的清晰界定,仍未见到对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主要制度安排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合理定位。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基本制度体系为例,就必须有合理的功能定位与责任分工,从而必须站在超越上述单一制度体系之上的视角来通盘考虑;再以多层次保障体系而论,也必须通盘考虑政府主导的法定保障制度与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主导的补充保障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同,既要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利用不断壮大,又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与社会组织运行规律。中国多层次体系建设提出了多年并采取了多种举措,但因缺乏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迄今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中楼阁。其次,中观层面缺乏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类别的顶层设计。以老年保障为例,现实中就缺乏对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的统筹考虑与顶层设计,养老服务、老年护理及关乎老年人尊严的文化服务、社会参与、临终关怀、殡葬事业发展的滞后,正在日益影响着数以亿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再以医疗保障为例,尽管“三医”联动是医改的最大共识,现实中各地医改仍是各部门分割推进、各地区分散试点,结果无法找到全面深化医改的纵横交错着力点,也就无法实现“三医”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同向集中攻关,甚者还造成了医疗、医保、医药之间的效果对冲。再次,微观层面对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顶层设计仍然欠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重要保障项目都采取了各地试点先行、渐次推进的策略,也均留下了“摸石头过河”的深刻痕迹,存在着责任失衡、层次不清晰、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欠合理、与相关制度之间缺乏协同等缺陷,这些缺陷均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项目更是还未有过系统考虑与设计,等等。因此,“十三五”期间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任务异常艰巨。
3. 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一方面,尽管社会保障在“十二五”期间已初具普惠全民的特色,但公平性不足仍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共性。养老金待遇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医疗保险的城乡分割、群体分割背后实质上是待遇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偏大,即使较为单纯的政府救灾同样在灾种之间、受灾地区之间、灾民之间存在着差异,等等,这些差异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公平,使得其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亦引起部分群体不满。除了社会保障权益存在不公现象,还有承担义务方面亦具有不公平性。如养老保险缴费,广东等地区缴费偏低,基金结余多,保险待遇高;而东北地区缴费高,基金结余少,保险待遇低;这种地区差异完全是由于制度的地区分割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实践中的浪费与低效现象惊人。在医疗保险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个人账户的存在导致45%以上的资源处于低效状态,严重损害了这一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也造成统筹基金负担日益沉重。由于医院的营利性与医药供应失范,医疗服务过程中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医疗卫生资源与医保基金浪费惊人,医疗保险中还存在着医患合谋侵蚀医保基金的现象。《人民日报》就曾披露,在贵州部分地区,侵蚀医保基金的手段有农民“被住院”、无病当有病治、虚增患者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过度检查、小病大治、重复收费、未提供服务而收费(空收费)、把本不属于报销范畴的手术治疗费用列为报销范围并由医患双方分享等,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养老保险中,由于制度的地区分割,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当年支付的同时,全国累计结余的基金却高达3万多亿元,但受无法集中运营和投资政策的限制,每年处于贬值状态,损失同样惊人。由于现行制度规范不严密、监管不到位、技术手段不完善,实践中的许多漏洞亦让冒领养老金、骗取低保待遇等现象不乏罕见。还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经办机制分割,亦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因此,制度欠公平与缺乏效率,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需要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4. 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几乎都未能切实厘清主体各方的责任,政府责任的边界均缺乏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还没有明确划分,可供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作为的空间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状态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府的责任与压力会持续加重,而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却又无法顺利进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灾害保障,在许多国家担纲主力的商业保险在我国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现行制度的责任分担中,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率为20%、个人为8%,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率为6%、个人为2%,反映的是单位责任大、个人责任小;在城乡居民医保中,政府补贴相当于个人缴费的3倍以上,反映的是政府责任大、个人责任小;在社会救助中,中央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地方政府责任小;等等。这种责任分担失衡的格局,必然动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性,很容易产生压缩福利与扩张福利的极端取向。
(二)新时期社会保障改革与体系建设面临着五大挑战
1.制度公信力不足。例如,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日益增加,但许多人却在怀疑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以致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领不到养老金,不参保或停保或者尽可能少缴费的现象有蔓延之势。再如2013年国务院出台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政策文件,结果被媒体与公众简化成“以房养老”并被进一步演绎成政府要推卸责任。还有小步渐进延迟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终身缴费等政策思路出台均遭遇多数人质疑与反对,等等。所有这些,反映的其实是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信任感在增强。如果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丧失信心,也就丧失了认同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信任危机与预期不稳是必须妥善应对的巨大挑战。
2. 地区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应当是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而现实中却往往表现为屈从地区发展差距,有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固化甚至放大地区发展差距的负面因素。例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者,在养老保险制度地区分割的条件下,这些最发达的地区因劳动队伍的年轻化而出现缴费低且养老保险基金大量结余的现象;东北地区发展滞后,退休人员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多,结果缴费率高还出现收不抵支的财务危机。这种发达地区负担轻、待遇高,欠发达地区负担重、待遇低的格局,无疑与地区间的协同与均衡发展目标相悖。因此,如何利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地区之间的协同、均衡发展,显然是“十三五”期间必须明确回应的问题。
3. 人口老龄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规模最大且家庭保障功能因少子高龄化而持续弱化的国家。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最为直接,它不仅需要适时调整制度结构与财力投入结构,而且需要更多类型的专业人才和更具人文关怀的各种公共服务,还会导致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下降和待遇领取人数上升,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压力。调查表明,养老问题已成为牵涉面最广且公众反映日益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而各地事实上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养老金虽已实现制度全覆盖,但责任分担失衡、互助共济弱化、多元并举格局并未形成,其不确定性损害了人们的安全预期。养老服务业虽在发展,但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供需脱节现象普遍,正面临着“谁来为中国老人养老”的质疑。此外,能够满足老年人精神保障诉求的社会机制缺失,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慰藉还未真正纳入制度安排。面对数亿老年人持续高涨的民生诉求和钱从何来、谁来服务的疑虑,如果不能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服务,必定导致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下降,造成整个社会民心不安。因此,老龄化的挑战具有严峻性。
4. 福利刚性增长与政府财力增长减缓的矛盾。“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公共投入规模急剧放大,年均增长在15%以上,有的项目投入增长在20%以上,直接带来了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待遇的显著提升,而城乡居民还在期盼着养老金继续提高、个人疾病医疗负担持续减轻、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能够持续发展。然而,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速已从上世纪的二位数下降到一位数,近年来更从8%以上降到7%左右,财政收入增幅也从曾经的20%以上降低到个位数。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减缓与国民福利快速增长已成为现实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如何调动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参与,以便确保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不断得到壮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规模在2亿至3亿之间,数以亿计的人口处在缺乏归属感的、不稳定的流动状态,对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又一重大挑战。是让社会保障制度追随流动人口不断转移接续,还是降低人口流动性、促进安居乐业来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是“十三五”时期需要做出政策权衡的重要问题。
综上,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均未成熟,“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重大挑战较前一个时期更加严峻,能否合理化解前述四大主要问题、妥善应对五大挑战,将直接决定着能否如期实现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定型。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编写、郑功成主编、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之总报告)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发展不均
1、农村居民孩子与城镇居民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机会均不相同。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
二、就业矛盾突出形势比较严峻
1、大学生就业困难。
2、农民工就业困难。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
三、看病艰难费用昂贵
1、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支出份额较大。
2、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农村和城镇贫困群体看病比较难。

扩展资料
相关对策: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落实增进民生福祉举措,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好增城城市馆运营管理。加强人文增城建设,推进莲花书院重建。启动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办好增城区第一届运动会。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引进“社工+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模式,完善来穗人员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刑事案件辩护律师全覆盖。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16修正)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16修正)是中国为了加强档案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制定的法律。该法律的修正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否有更好的建议
答: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安所在。而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劳动者群体,他们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被视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到位的影响,农民工的农民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变。依...

2016年国务院对环境方面有哪些整顿方法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及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环境权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构建和谐天门服务。工作目标是:到20XX年底,建设项目...

求我国现阶段有关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的政策摘要,在线不卡
答: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在于立足于社会公正平等的理念,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侯志阳2005、刘晓阳2008、夏惠明2008),此外,应该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作为突破口,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李春根2008,郭正模2008、饶风2009),切实保障农民工等特殊人群...

2016的新闻有哪些
答:二、国内经济政治新闻 国内经济方面,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政治方面,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稳步前进,法治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三、社会民生新闻 在社会民生领域,2016年也有不少...

2016年行政庭工作总结
答:2015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我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我,始终勤奋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严于律己,自觉加强...

2016年教育工作面临什么新形势?有哪些新任务
答:各级教育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足球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下决心改变传统“闭门读书”的习惯,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劳动教育,对各学段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形式...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答: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供给支付额度对人口比例较小的青壮年形成极大的压力,社会财富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抚养需求,很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

共享单车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答:共享单车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个:1.供大于求。2016~2017年间我国共成立了41家共享单车公司,其中38家烧掉的钱(16.2亿人民币)尚不及ofo、摩拜和永安行三家烧掉的零头。2.无良处理。仅在去年就有近2000万辆共享单车在市场上摆放。这些单车会产生数十吨废弃钢材,这些社会垃圾的重量相当于5艘辽宁...

当前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有哪些
答:然而,监理制度发展至今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以及近年来“取消监理资质”、“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政策的接连出台,不仅揭示出行业所处的困境,也将工程监理生存发展的问题摆到了明面。 1.监理单位受聘于建设单位,很难作为第三方执业,监理的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无法保证; 2.建设单位较少下放工程管理权,国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