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最大的飞机是什么 中国目前最大的飞机是什么

作者&投稿:党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空军现役装备最大的是从俄引进的伊尔76MD运输机,该机型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具有翼载低,展弦较大完善增升的优点,空中加油,全天候飞行设备,不依赖基地的维护支援等特点,2005年发展为伊尔76TD型号并引进中国空军装备使用,机尾增设尾炮塔,两门23毫米机炮,最大运输兵力为270名,有关数据如下:翼展50点五米,机长46.59米 机高14.7米空机重量七十吨,最大商载四十吨,最大起飞重量一百二十吨,最大载重航程五千公里,四台涡扇发动机,空警两千也是从此机型进行改装而成的。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因与波音707外观相似曾经有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707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是普惠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仿制品。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
  运-10研制工作自1970年8月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同时“四人帮”集团成员企图以运-10飞机的研制作为政治资本,使研制工作受到干扰。
   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已经过时。而且离投入航班运行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从1970年8月下达研制任务到1985年2月停飞,运-10的研制前后历时14年,国家总投资5.38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5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
  最大起飞重量 110吨
  最大商载 25吨
  最大载油量 51吨
  最大商载航程3150公里,15吨商载航程可达6400公里;5吨商载航程可达8300公里
  发动机:四台WS-8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650kgf(19,000lb)
  最大巡航速度 974公里/小时
  巡航高度 11000m
  实用升限 12000米
  客舱按混合级布置124座,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41.34"),经济舱108座,排距0.88米(34.65")。按全经济级布置149座,排距0.88米(34.65");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 29.00")可达179座。
  运-10的设计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1971年4月~1972年底为总体方案设计,主要是制订飞机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确定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各系统的原理方案,提出成品目录,制定强度计算原则,进行首轮强度外载荷计算,提出材料标准选用目录,并提出飞机总体设计方案报告等。1973年为草图设计,主要是开展结构打样,进行必要的设计试验,完善系统原理设计,进行结构、系统的大量技术协调,估算飞机重量、重心等工作。1973年6月~1974年底为工作图设计,全机结构图纸于1974年底完成,各系统图纸于1975年完成。

  运-10选定美国的FAR-25作为的设计标准,在运-10的设计过程中,还全面考察、学习和分析了参考机(波音707)的设计经验;对于国内尚未成熟的成品和设备,包括动力装置,一律装用国外产品。

  运-10设计中共提出试验项目179项。其中总体气动63项,结构强度61项,系统30项,特设25项。运-10的设计试验共有163项,在风洞吹风试验方面,共设计、制造了40套模型、分别在高低速风洞吹风1400小时。同时,设计和制造了3架自由飞模型,进行了11架次的试验。运-10飞机01架的全机静力试验共有42项163个情况,都满足试验大纲要求,全机静力试验的破坏载荷为理论值的100.2%,试验破坏部位与理论预计的部位一致。运-10机身破坏试验,当加载到105%设计载荷时,机身在预计部位破坏,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起落架落震试验1200次,起落架动力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气等各系统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且还在有关单位支持下进行了各个系统和成品的联试。新成品在装机之前,先进行了飞行试验。

  运-10的机体制造和总装经历3个阶段。1971~1973年为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参加总体设计方案论证,确定厂房布局、生产线改造和扩初设计,制订研制工艺总方案。1973~1975年为生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工艺审查,开展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文件共38931份,绘制模线,制造样板,工装设计、制造,以及发动机短舱和发动机吊挂的试生产等。1975~1979年为制造、装配阶段,全面投入飞机的制造、装配、对接和总装调试。

  从1972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设计质量复查,就运-10的结构疲劳、四大系统模拟试验、风洞试验数据修正和使用,LC-4材料、气动外载荷等问题举办了7项专题讨论会,这些措施对设计质量和安全起了重大作用。

  运-10试飞分4个阶段。1974~1979年为试飞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试飞科目,提出测试参数和设备,研究试飞方法和驾驶技术。1979年~1980年10月16日为确保首次飞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首飞的技术程序和模拟首飞。1980年10月16日~1981年12月8日为调整试飞阶段,驾驶员凭感觉评定飞行品质和系统功能,逐步扩大运-10速度、高度包线。1981年12月~1985年2月11日为研制试飞阶段,主要任务是实施预定的试飞科目,并进行定量测试。在试飞中,运用同类机种的飞行模拟器B707-3J6C和民航第2402号波音707,对试飞方法、驾驶技术作了探索研究,并移植到运-10的试飞中,保证运-10稳妥、可靠、有效地试飞。

  从1980年9月26日运-10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
运10飞机在技术成就可总结为10项:

  1.国内首次采用FAR-25为设计标准,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

  2.国内首次采用“尖峰”型高亚音速翼型。

  3.国内首次全面采用“破损安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和分析飞机结构。

  4.国内首次采用全翼展整体油箱(最大载油量达51吨),首次研制出大容量气密客舱(最大容积达318立方米)

  5.国内首次成功地采用机翼下吊挂4台发动机的总体气动布局。

  6.国内首次采用由调整片带动操纵面的气动助力操纵形式,省去液压助力装置。

  7.国内首次进行规模较大的全机各系统地面模拟试验。

  8.全机选用新材料76项,占18%,选用新标准164项,占17%;选用新成品305项,占70%。这些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为民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9.国内首次全面地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型号设计,编写了计算程序138项。

  10.国内首次按FAR-25要求组织了大型客机的研制试飞(共飞行130架次,170小时)。

  运-10采用尖峰翼型。其阻力发散马赫数为0.85,优于波音707的0.84;最大巡航速度为974公里/小时,高于伊尔-62和波音707。运-10远航程气动效率最高的马赫数为0.79-0.8,也较波音707高。

  运-10的座公里油耗均较伊尔-62和三叉戟客机低,而与波音707的相当,运-10飞机的上座率只要达到60%,即可回收燃油费和飞机折旧费。

  运-10在国内航线使用时有较好的机场适应性,飞机的载荷等级数(LCN)为48-56,较三叉戟客机的62-64.5为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机场条件下,运-10飞机可以使用的国内机场有35个,而波音707和三叉戟客机仅为10个,运-10飞机的推重比大,单发升限可达9500米,很适合飞西藏地区。

  运-10研制的主要经验:

  1.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运-10飞机研制的重大成果是在197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

  2.洋为中用,尽量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在运-10飞机研制过程中,全面地引进和应用了美、英设计规范,并且对参考机的设计经验进行了全面借鉴。 

  3.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对于民航飞机来说,尤为重要。

你好,军用方面,完全国产最大的是运8,进口的是俄制伊尔76,和以伊尔76为载机的空警2000预警机,民用方面是正在研制的C919干线客机,进口的是空客A380最大。

民用机:中国最大的是波音747 军用机:伊尔76和空警2000

现役的军用飞机 应该是伊尔76 空警2000 大飞机还没有出来

目前中国最好的飞机是什么?~

战斗机肯定是歼10,超过米格29,紧追美国5代战机(好象是F22吧),歼20试飞成功,但没有批量列装部队,依照解放军"装备一代,研制一代"的惯例,美国推测歼14也开始研制了.
武装直升机就是武直10了
运输机应该还摆不上台面.
中国还没有大飞机,正在研制中...

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因与波音707外观相似曾经有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707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是普惠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仿制品。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
  运-10研制工作自1970年8月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同时“四人帮”集团成员企图以运-10飞机的研制作为政治资本,使研制工作受到干扰。
   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已经过时。而且离投入航班运行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
  从1970年8月下达研制任务到1985年2月停飞,运-10的研制前后历时14年,国家总投资5.38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5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
  最大起飞重量 110吨
  最大商载 25吨
  最大载油量 51吨
  最大商载航程3150公里,15吨商载航程可达6400公里;5吨商载航程可达8300公里
  发动机:四台WS-8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650kgf(19,000lb)
  最大巡航速度 974公里/小时
  巡航高度 11000m
  实用升限 12000米
  客舱按混合级布置124座,头等舱16座,排距1.05米(41.34"),经济舱108座,排距0.88米(34.65")。按全经济级布置149座,排距0.88米(34.65");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 29.00")可达179座。
  运-10的设计主要分3个阶段进行。1971年4月~1972年底为总体方案设计,主要是制订飞机设计方案和技术、经济指标,确定飞机的气动布局和各系统的原理方案,提出成品目录,制定强度计算原则,进行首轮强度外载荷计算,提出材料标准选用目录,并提出飞机总体设计方案报告等。1973年为草图设计,主要是开展结构打样,进行必要的设计试验,完善系统原理设计,进行结构、系统的大量技术协调,估算飞机重量、重心等工作。1973年6月~1974年底为工作图设计,全机结构图纸于1974年底完成,各系统图纸于1975年完成。

  运-10选定美国的FAR-25作为的设计标准,在运-10的设计过程中,还全面考察、学习和分析了参考机(波音707)的设计经验;对于国内尚未成熟的成品和设备,包括动力装置,一律装用国外产品。

  运-10设计中共提出试验项目179项。其中总体气动63项,结构强度61项,系统30项,特设25项。运-10的设计试验共有163项,在风洞吹风试验方面,共设计、制造了40套模型、分别在高低速风洞吹风1400小时。同时,设计和制造了3架自由飞模型,进行了11架次的试验。运-10飞机01架的全机静力试验共有42项163个情况,都满足试验大纲要求,全机静力试验的破坏载荷为理论值的100.2%,试验破坏部位与理论预计的部位一致。运-10机身破坏试验,当加载到105%设计载荷时,机身在预计部位破坏,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起落架落震试验1200次,起落架动力特性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在飞机的操纵、液压、燃油、电气等各系统也进行了地面模拟试验,并且还在有关单位支持下进行了各个系统和成品的联试。新成品在装机之前,先进行了飞行试验。

  运-10的机体制造和总装经历3个阶段。1971~1973年为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参加总体设计方案论证,确定厂房布局、生产线改造和扩初设计,制订研制工艺总方案。1973~1975年为生产准备阶段,主要进行工艺审查,开展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编制各种工艺、管理文件共38931份,绘制模线,制造样板,工装设计、制造,以及发动机短舱和发动机吊挂的试生产等。1975~1979年为制造、装配阶段,全面投入飞机的制造、装配、对接和总装调试。

  从1972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设计质量复查,就运-10的结构疲劳、四大系统模拟试验、风洞试验数据修正和使用,LC-4材料、气动外载荷等问题举办了7项专题讨论会,这些措施对设计质量和安全起了重大作用。

  运-10试飞分4个阶段。1974~1979年为试飞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试飞科目,提出测试参数和设备,研究试飞方法和驾驶技术。1979年~1980年10月16日为确保首次飞行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首飞的技术程序和模拟首飞。1980年10月16日~1981年12月8日为调整试飞阶段,驾驶员凭感觉评定飞行品质和系统功能,逐步扩大运-10速度、高度包线。1981年12月~1985年2月11日为研制试飞阶段,主要任务是实施预定的试飞科目,并进行定量测试。在试飞中,运用同类机种的飞行模拟器B707-3J6C和民航第2402号波音707,对试飞方法、驾驶技术作了探索研究,并移植到运-10的试飞中,保证运-10稳妥、可靠、有效地试飞。

  从1980年9月26日运-10首飞成功到1984年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
运10飞机在技术成就可总结为10项:

  1.国内首次采用FAR-25为设计标准,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

  2.国内首次采用“尖峰”型高亚音速翼型。

  3.国内首次全面采用“破损安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和分析飞机结构。

  4.国内首次采用全翼展整体油箱(最大载油量达51吨),首次研制出大容量气密客舱(最大容积达318立方米)

  5.国内首次成功地采用机翼下吊挂4台发动机的总体气动布局。

  6.国内首次采用由调整片带动操纵面的气动助力操纵形式,省去液压助力装置。

  7.国内首次进行规模较大的全机各系统地面模拟试验。

  8.全机选用新材料76项,占18%,选用新标准164项,占17%;选用新成品305项,占70%。这些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为民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9.国内首次全面地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型号设计,编写了计算程序138项。

  10.国内首次按FAR-25要求组织了大型客机的研制试飞(共飞行130架次,170小时)。

  运-10采用尖峰翼型。其阻力发散马赫数为0.85,优于波音707的0.84;最大巡航速度为974公里/小时,高于伊尔-62和波音707。运-10远航程气动效率最高的马赫数为0.79-0.8,也较波音707高。

  运-10的座公里油耗均较伊尔-62和三叉戟客机低,而与波音707的相当,运-10飞机的上座率只要达到60%,即可回收燃油费和飞机折旧费。

  运-10在国内航线使用时有较好的机场适应性,飞机的载荷等级数(LCN)为48-56,较三叉戟客机的62-64.5为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机场条件下,运-10飞机可以使用的国内机场有35个,而波音707和三叉戟客机仅为10个,运-10飞机的推重比大,单发升限可达9500米,很适合飞西藏地区。

  运-10研制的主要经验:

  1.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运-10飞机研制的重大成果是在197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取得的。

  2.洋为中用,尽量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在运-10飞机研制过程中,全面地引进和应用了美、英设计规范,并且对参考机的设计经验进行了全面借鉴。 

  3.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对于民航飞机来说,尤为重要。

中国目前最大的飞机是什么
答:我国空军现役装备最大的是从俄引进的伊尔76MD运输机,该机型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具有翼载低,展弦较大完善增升的优点,空中加油,全天候飞行设备,不依赖基地的维护支援等特点,2005年发展为伊尔76TD型号并引进中国空军装备使用,机尾增设尾炮塔,两门23毫米机炮,最大运输兵力为270名,有关数据如下:翼展...

中国国产的最大直升机是什么
答:货舱高(飞机对称面处) 1.83米 内部尺寸 机舱总容积 28.9米3 面积 旋翼桨盘 280.48米2 尾桨桨盘 12.57米2 重量及载荷 空重 709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3000千克 最大商载 300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3120千克 最大悬停重量(有地效) 12480千克 性能数据(标准大气、三台...

世界十大巨型飞机
答:空客A380: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一次最多可容纳850名旅客,由四台发动机和双层组成,它的总负载能力为185,000磅,长度可达228.6英尺。安124:是一种巨型飞机,由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安东诺夫设计局制造。它是一种重要的航空运输工具,具有巨大的起飞重量、翼展长度和高度。空客A340:是欧洲航空航天...

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飞机是哪个
答:现役最大的民用客机——A380 空中客车A380-800,有“空中巨无霸”之称,装4台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60吨,最大载重150吨,单一经济舱布局下可载853人。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乌克兰“安-225”运输机,北约代号“哥萨克”(Cossack)。它是一架离陆重量超过600吨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与飞机,比A380还大。“安-225”运输机外形尺寸:长度:84 米(275.6 英尺)翼展:88.40 米(290 英尺 2 英寸)高度:18.1 米...

如何评价国产大飞机 C919?
答:我对于中国的C919国产大飞机的评价是中国制造业的大胜利,C919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现在是依靠国外,不过这个情况在三年后就会得到改变,因为根据目前的各种预测,国产大飞机未来会换装我国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同时C919国产大飞机最值得骄傲的是它的机身与气动布局的设计与制造,是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的结果,也就...

国产大飞机c919能坐多少人
答:C919全称COMAC C919,C取自中国(China)和中国商飞(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寓意天长地久,“19”则代表这款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919在2007年立项,由中国商飞主导。2011年全面展开机体制造,至2015年11月首架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总装下线,并于2017年首飞。C919一般情况下可以做158...

中国最大的民航客机有多少座
答:中国最大的民航客机是空中客车A380 plus。A380 plus在保留舒适度的前提下,还会额外增加大约80个座位。载客量平均值将由之前的497位增加到575位。

世界最大的客机是哪个国家的
答:全世界最大的客机是位于法国南部图卢兹的空中客车公司所生产的空中客车A380。这种客机在典型三级座舱布局时可乘坐555人,若全部经济舱位,则可容纳840名乘客。目前仅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将A380投入商业运营,为了给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新加坡航空公司采用三级座舱布局490人的布局方式,加宽、加长商务舱和...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什么?
答:名为Stratolaunch的飞机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哈韦航空基地***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进行建造,预计最快在2016年开始进行飞行测试。2飞机规格 Stratolaunch机身长度为72米,使用6个波音747客机引擎;飞机的翼展达到385英尺***约合117.348米***,比目前全球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翼展还要长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