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个朝代开始只要夫妻感情破裂就可以离婚

作者&投稿:出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律分析:
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形成于西周时期,西周的婚姻制度受礼的影响体现了宗法礼教对家庭的影响,维护了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西周时期婚姻家庭制度已经较为完备,而在西周时期形成的婚姻基本原则对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各朝代的婚姻制度都有深刻的影响。后经汉唐宋明清演变形成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特有的婚姻制度。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适婚年龄的规定。
一、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一夫一妻制
由于我国古代婚姻制度形成的时候深受宗法制度的影响,所以并不像成语“三妻四妾”和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而是严格的执行一夫一妻制,即一个男性只能有一个嫡妻,这是因为宗法制十分重视嫡庶之别。嫡庶无别,嫡长子继承宗祧和爵位的原则就无法维持,势必导致整个宗法的混乱。然而,在中国几千年的一夫一妻制中,一夫多妻被以不同名分的妻、妾形式保留下来并加以发展,其目的在于确立妻、妾在家庭内的尊卑地位以维护家庭秩序。所以,准确地说一夫一妻制在我国古代应该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二)同姓不婚
西周周公制礼,为了规范血缘宗法的有序传承规定的同姓不婚的原则,人不娶同姓女除了是为了壮大家族力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家庭伦理的考量。当时的人认为同姓女也是传于祖先遗体,娶同姓女为妻就是亵渎祖先,因此娶同姓女为妻是有悖人伦形同禽兽的作法,有违孝道和宗法因此要被禁止。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周礼规定男不亲求,女不亲许,一般是男方主动请媒人提亲。孟子也指出: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空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不奉父母之命,没有媒证的婚姻,社会是不承认的,该女子的地位只能比同于媵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反映了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一观念至今在我国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四)适婚年龄的规定
史料记载,先秦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相对于今天的结婚年龄来说,中国古代的婚龄普遍较早,中国古代是个农业社会,地广人稀,为鼓励人口增殖,历来是提倡早婚早育,并以此作为增加生产,提供兵员的重要手段,而且早婚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采用加赋的手段惩罚,而且要罪及父母,甚至动用极刑。
二、结婚的程序要件
“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指:聘书:即订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即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迎娶新娘之文书。是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男方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是结婚的法定程序,包括:
纳彩:男方请媒人向女家提亲
问名:男方询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卜于宗庙以定吉凶
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于女家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男方送聘礼至女家,婚约正式成立
请期:商请女方择定婚期
亲迎:婚期之日新郎迎娶新妇
六礼程序是礼治社会下的产物,从西周开始确立,在中国古代婚姻史上影响深远,以后各朝一直传袭下来。经过六礼的程序之后,婚姻成立。汉唐以来在法律上规定聘娶是婚姻成立的唯一方式,成为我国盛行几千年的结婚方式。
三、离婚制度
(一)七出、三不去
解除婚姻关系的大权掌握在男子手中,称为:“出妻”、“休妻”。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条理由休妻妻子故而得“七出”之名。“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第一、“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第二、“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嗣”,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第三、“淫”:败坏道德、破坏伦常。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第四、“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第五、“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第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第七、“窃盗”: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三不去”是作为“七出”规定的补充规范,但指出“恶疾及奸者不在此列”。也就是说,妻子若符合“七出”中的“有恶疾”及“淫”两项,则不在“三不去”的保障范围之内。另外,若有义绝(婚姻双方家族之间的“伦理之义”已经断绝,包括夫妻分别对对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实施了殴伤行为或夫妻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发生了殴伤行为,妻子犯奸和意欲谋杀丈夫,即使此时夫妻之间感情尚可也必须强制离婚,否则予以处罚)的情形,法律规定双方必须离婚,则“三不去”亦没有保障。
(二)和离
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和离”始见于唐代《唐律.户婚》,在“诸犯义绝者离之”条后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问罪)。”和离需由丈夫签“放妻书”。后代循唐例,也称“和离”为“两愿离婚”,并为近代法律沿用。

【法律依据】:
《大清通礼》 男十六,女十四
《大戴礼记》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

七十年代结婚的要求
答:36条腿:双人床4条,一个饭桌4条,4把椅子16条,两个箱子8条,一个平橱4条。48条腿:增加1个大衣柜4条,1个小衣柜4条1个小几4条。72条腿:再增加数量。但当时大体就是这类家具,没什么新鲜的。沙发、席梦思都没有出现。再后来,就实行组合柜了。。。

夫妻感情破裂,一方有病,妻子有什么义务
答:只要是夫妻关糸存续期间,就有相互扶助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条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关于爱情决裂的古诗句
答:1.形容夫妻感情决裂的诗句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还有卓文君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还有一个数字诗,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

你觉得夫妻一方得了绝症,另一方就离婚???
答:没有一方患重病不能离婚的规定,只要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即可提出离婚。离婚时,一方患重病生活困难的,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第四十二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

两性之间,感情破裂的夫妻还能过下去吗?
答:自然而然也就会让你们夫妻的感情很容易就走到尽头。一、夫妻感情破裂还能过吗?1、如果说现在你们两个人确定已经夫妻感情破裂了,而且你们中间没有孩子的牵绊,自然而然你们两个人以这样的状况在一起继续生活下去,对于任何人来讲也是一种煎熬。为了让自己能够心情好一些,为了自己的爱情观能够正确一些,...

"洞房"来自哪个朝代?
答:然后,再将夫妻二人送进事前准备好的洞穴(房)里,周围垒起高墙,出入只留一个门,吃饭喝水由男女双方家里亲人送,长则三月,短则四十天,让他们在洞里建立夫妻感情,学会烧火做饭,学会怎么过日子。今后,凡是部落人结婚入了洞房的男女,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许乱抢他人男女。为了区别已婚与未婚,凡结了婚的女人,必须...

夫妻感情破裂了还能挽回吗?
答:事实上大多数感情破裂的夫妻都是能够挽回的,只要夫妻两个人能够有心去改变,这样就能够让两个人继续生活下去。也许有人说夫妻两个人感情破裂了,那么就根本没必要去继续生活,但是事实上感情破裂的夫妻也是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的原因就是两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夫妻两个人只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去...

离婚诉讼中一方外遇,可以作为夫妻感情破裂依据吗
答:夫妻起诉离婚,法院判定是否准予夫妻俩离婚的依据是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所以只要一方有夫妻感情已经破裂的证据,在法院调解无效前提下,法院一般都会判决准予离婚。一方有对方出轨证据,可以凭此主张得到赔偿。《婚姻法》规定: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

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如何挽回
答: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如何挽回,在生活之中,很多夫妻会因为一些小冲突,导致自己的婚姻发生破裂。婚姻破裂了要想办法挽回,否则最终只能走向离婚。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如何挽回,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如何挽回1 一、夫妻感情破裂应该如何挽回 1、学会妥协 谈恋爱的时候,总是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