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欧阳修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双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欧阳修文学常识
欧阳修文学常识 1.欧阳修发愤苦学的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生平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1030)欧阳修成为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还善于论诗。在《梅圣俞诗集序》中,他提出诗“穷者而后工”的论点,发展了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谈方式评叙诗歌,成为一种论诗的新形式。

欧阳修也擅长写词。他的词,主要内容仍是恋情相思、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善于以清新疏淡的笔触写景〔采桑子〕十三首,描绘颍州西湖的自然之美,写得恬静、澄澈,富有情韵,宛如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另一些词的“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玉楼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浣溪沙〕)等,也都是写景的佳句。偏重抒情的词,写得婉曲缠绵,情深语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阕的最后两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春水春山,把感情抒写得非常深挚。他还有一些词,虽然颓唐叹老、牢骚不平,却直抒胸臆,表现出襟怀豪逸和乐观的一面。还有一些艳词,虽写男女约会,也朴实生动;当然,其中也不免有浅薄庸俗的作品。
2.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第一段 交代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做亭者及命名原因,写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引出“乐”字,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第二段 醉翁亭周围的景色,即自然赏景之乐;

第三段 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酣之乐;

第四段 喝醉酒归来时所见之感,并抒发自己的感受——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

2、中心思想: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以“乐”来排遣心中被贬的痛苦和于民同乐的思想,。

3、写作特色

(1)寄情于山水,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2)由外及内,由远及近运用对仗、反复及判断句式使文章一唱三合,有节奏感,有韵律美。

(3)写景写人抓住特点,文字简练。

三、要点

1、游琅玡山的四个情形可依次概括为:滁人游也、太守宴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

2、“太守醉也”并非因酒而起,而是因为:自然的美景和百姓的安宁富足。

3、文中交代作者自号“醉翁”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下文与之呼应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文学常识:急需欧阳修的《秋声赋》
秋声赋(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4.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简单明了 的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view/90770

满意请采纳
5.【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 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初唐王绩是位田园诗人,他像陶渊明一样,多次退隐田园,以琴酒自娱.唐朝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把陶渊明引为知己,他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非常敬仰陶渊明的为人.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到: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不篱下菊,空余墟里烟. 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 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到了北宋,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确定.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北宋王安石曾说过,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苏东坡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很准确的.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居高声自远”,由于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在北宋文坛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极力推崇陶渊明,对进一步确定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辛弃疾留下的词作626首,其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有60首,几乎每10首词中就有一首与陶渊明有关.辛弃疾在《念奴娇》中称:“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了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最高评价. 元朝、明朝和清朝,直至现代,沿袭了两宋对陶渊明的崇高评价.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或极品.其中《少五适俗韵》,曾编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中.诗的抒情沁人心脾;诗的写景,豁人耳目.读过后叫人终生难wang。

~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 以 此自矜(自夸)。尝...
答:1.凭;曾经;只(是);于是 2.D 3.手熟 4.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故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意对即可)5.语言;动作;老成持重 6.熟能生巧 ...

文言文《老油翁》汉语翻译
答:作者: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卖油翁中表现陈康肃的箭术技艺很高但卖 油翁却不以为意的语句是?_百度...
答:《卖油翁》宋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买油翁中的古今异义
答: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连词,表转折)尔安敢轻吾射(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安全、安定)《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篇文章入选了义务教...

欧阳翁是如何划分停顿的,你知道吗?
答:二、《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这篇文章入选了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位于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三、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欧阳修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答:以我酌油知之。“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徐以杓酌油沥之。“之,指葫芦。康肃笑而遣之。”之,,他,指卖油翁。”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朝的欧阳修,号醉翁;他和另七位文学家合称“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

《买油翁》 感悟
答: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买油翁以的用法
答:卖油翁“以”的意思是“用”,表示方式。“而”但是,表示转折。“其”代词,他的,它的。“之”用在动词尾,不翻译。整句翻译为::用铜钱盖住葫芦的口子。《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

技高一筹写一句话
答:技高一筹写一句话如下:油翁中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的语句是: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创作背景:《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

醉翁亭记文学常识填空
答:1. 醉翁亭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醉翁亭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的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第一段 交代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做亭者及命名原因,写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