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扶苏,真的能够扛起秦朝大旗吗?

作者&投稿:察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光看这个评价还是很高的,如无意外,按照正常剧本,扶苏应该会顺利继承秦始皇的位置。

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如果把扶苏比作斗地主里面的“地主”,那么秦始皇就是发牌员,给扶苏的套路都安排好了。我们来看看秦始皇为扶苏做了哪些事情:

秦始皇一直反感扶苏满身儒生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觉得他“性格太过软弱”。秦国统一六国,依靠的是法家思想,秦始皇觉得依靠那套满嘴仁义道德是无法治理天下的。于是便让韩非做了扶苏的老师。

韩非是谁?就是我们熟知的韩非子,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跟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才能甚至在李斯之上。你想啊,能跟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这些带“子”的人相提并论的,妥妥的大牛了吧?

韩非的书传到秦国后,秦王嬴政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甚至说出:“寡人如果能见此人,与其同游谈论一番,那就是死也都无憾了!”可见韩非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秦始皇安排韩非做扶苏的老师,是想让扶苏学学法家思想,别满嘴仁义道德,这样将来如何放心把天下交给他管理?

这是秦始皇给扶苏做的第一件事情,如果用斗地主来形容,就是相当于请了一位斗地主高手,教扶苏斗地主的技巧和规则~


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按照大多数父母的一贯作风,秦始皇对这个小儿子还是比较宠溺的。所以养成了胡亥喜欢吃喝玩乐的性格,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被父母惯坏了的“败家子”。

但是很明显,胡亥不是合适的皇位继承人,所以秦始皇从来也没打算把胡亥当做继承人培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秦始皇让赵高做胡亥的老师,而赵高精通秦国法律。秦始皇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相当于间接提醒胡亥:你不要瞎搞啊,“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哪怕是将来你大哥扶苏即位,你最好也要做个知法懂法的弟弟,别给扶苏添麻烦。

再用斗地主来形容,就是秦始皇这个发牌员警告胡亥这个选手,要按规矩出牌,否则会遭到规则的制裁。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秦直道,解决抗击匈奴的粮草运送问题,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

秦始皇之做了这么多事情,就是想在自己在世的时候,多做一点事情,这样扶苏将来即位的风险就小一点。因为六国刚刚覆灭不久,六国的残余贵族还整天想着复国,各种搞暗杀,什么荆轲刺秦、张良刺秦之类的。以秦始皇一贯喜欢“以暴制暴”的作风来看,就是高压统治,所以用繁重的徭役、“焚书坑儒”等手段,试图麻木六国残余贵族的思想,这样再过几十年,天下的思想就会趋于统一,不会再萌生反抗秦国之心。

但是扶苏很不理解秦始皇的手段,并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看了之后大怒,命令扶苏去边疆监督蒙恬筑长城抗击匈奴。

这明明就是秦始皇的一片苦心啊!让扶苏协助蒙恬抗击匈奴,一来可以增进将来他们之间君臣的感情,二来想让扶苏见识下战争的残酷,以此洗掉他那满身迂腐的儒生气,还可以搞点战功顺便镀镀金。

另外,秦始皇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的重要原因,估计也是想看看,有谁会主动跳出来成为扶苏即位的障碍,那么自己便可以出手扫平他。

很可惜,扶苏并不理解父亲的深意,反而倍感委屈。这就好比斗地主,秦始皇发牌给扶苏,一下给他发了一大叠,里面包含了四条A、四条K,扶苏在没看牌之前,就指责秦始皇发牌太过粗暴不公平。


蒙恬蒙毅两兄弟,是秦朝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秦始皇当政的时候,外有蒙恬率领30万大军抗击匈奴,内有蒙毅尽心辅佐朝政大权。蒙恬蒙毅两兄弟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对外军事大权交给蒙恬,对内则经常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侍从秦始皇左右。而且在秦始皇的有意安排下,两兄弟跟扶苏关系非常铁,形成一个“铁三角”。

也就是说,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给扶苏安排好了新一代的重臣接班人--蒙氏兄弟,一文一武,军政大权全部都在扶苏手上捏着。

用斗地主来形容,秦始皇直接把蒙氏兄弟这对王炸发给了扶苏!


好了,精彩的“斗地主”即将开始,扶苏是地主一方,其余两家是李斯、胡亥两个农民。赵高作为发牌员秦始皇的副手,有看牌资格,但是没有参赛资格。

秦始皇这个“发牌员”,觉得把王炸、四条A、四条K都发给了扶苏,胡亥和李斯各拿一对2,哪怕是明牌,闭着眼睛打,这局牌都不可能输。

但是, 历史 的结局,往往就是这么意外。秦始皇在一次巡行天下的时候,半路得了急病,本来临终前留下遗诏让扶苏治丧即位,却被宠臣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发动“沙丘政变”,修改了遗诏,另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赵高和李斯还伪造诏书,命令扶苏自杀。

扶苏看到诏书之后,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

但是扶苏根本不听,觉得父亲一直偏心宠爱胡亥,所以迟迟不肯立自己为太子。现在又接到父亲的诏书指责自己不孝,命令自己自杀。在三重暴击之下,心理脆弱的扶苏顶不住了,二话不说拔剑自杀了,连蒙恬劝都劝不住。

这就好比,手握一手王炸、四条A、四条K的扶苏,在赵高说农民手上有四条2,扶苏听了之后深信不疑,觉得这牌没法玩了,于是主动认输!


那么,我们不禁深思,手握一手好牌的扶苏,为何打得稀烂?以他的能力,真的足以扛起秦朝的大旗吗?我们梳理一下扶苏的一生,看看他的性格是怎样的:

1、 在韩非被赵高、李斯设计陷害之后,扶苏口出怨言说将来一定不会放过赵高和李斯,为后来的“沙丘政变”埋下了伏笔。说明扶苏心直口快、不懂隐忍

2、 在未登上太子之位之前,就公然上书指责秦始皇的暴政手段,而且看不懂秦始皇让他做蒙恬监军的深层次含义。说明扶苏这人太过耿直,并且缺乏远见

3、 在接到赵高伪造的诏书命令自己自杀的时候,连局外人蒙恬都觉得大有问题,应先确认后再说。但是扶苏为了愚忠之名,愤然自杀。说明扶苏这人,做事基本不经大脑思考,毫无心机


所以,纵观扶苏一生,除了宽厚和信任别人之外,真的没什么优点。那么,如果扶苏真的当上秦二世,到底能让秦朝的寿命延续多久?

我只能说,以扶苏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做皇帝!如果扶苏即位,臣子个个尽心尽力没有异心,则一切好说,按照秦始皇定好的规矩,实行无为而治即可。但是一旦发生了臣子拥兵自重或者奸臣勾心斗角的话,以扶苏的水平,真的没有掌握到帝王“制衡之术”的精髓,也缺乏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和深层次的谋略,很可能在宫廷或者朝堂复杂的斗争中,轮为斗争的牺牲品。

如果再给扶苏一次机会,他应该还是会输掉比赛,只是可能变成了另外的原因罢了。因为他的性格、胆识和谋略,早已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扶苏,扛不起秦朝的大旗!




~

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扶苏,真的能够扛起秦朝大旗吗?
答:这就好比,手握一手王炸、四条A、四条K的扶苏,在赵高说农民手上有四条2,扶苏听了之后深信不疑,觉得这牌没法玩了,于是主动认输! 那么,我们不禁深思,手握一手好牌的扶苏,为何打得稀烂?以他的能力,真的足以扛起秦朝的大旗吗?我们梳理一下扶苏的一生,看看他的性格是怎样的: 1、 在韩非被赵高、李斯设计陷害之后,...

阻拦扶苏自杀,蒙恬究竟花了多大勇气?
答: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扶苏,真的能够扛起秦朝大旗吗?参考史料:《史记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苏轼的官场悲剧,是偶然也是必然
答:要论豪迈,苏轼固然能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论豁达,苏子瞻亦能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论乐观,苏和仲可以笑谈“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春未老》);要论离愁,铁冠道人也能慨叹...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什么意思?
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意思如下:就是本来很有优势或各方面条件非常好,但是由于不同的原因,结局都非常惨。就是好牌打坏了,但也有很多没抓到好牌或抓到的是一手烂牌,却打出了一片天地的。是说你在处理周围的事情上,人际关系上,从事的事业上,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懂得人情世故,把本来先辈或者朋...

重温《知否》,那些把一手好牌打烂的人都有哪些共同点?
答:她们明明都手握王炸,能依靠这个过上好日子的人,可惜最后却成了争斗中的炮灰。重温《知否》,林噙霜、墨兰、小邹氏、嘉成县主等人都也一样,硬生生的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仔细分析总结,发现她们都有几个相同点。好人有好报,坏人必须死!看到《知否》最后一集中的内容,我也不得不感叹,编剧还是厉害...

有人说,“别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别让自己悔之晚矣!
答:福贵的我以为完全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放着荣华富贵,不好好维护,而是耍大少爷脾气。豪赌。人最怕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明明可以胡牌却因贪心一步错,步步错,输得一塌糊涂。而福贵并是如此,他用贪婪挥赫家产,他用“我以为”自以为是,在赌场豪赌,最后,输得精光,明明老天让他赢了...

知否:林小娘,受过勇毅候独女教养,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
答:虽然看起来林小娘是个被朝廷罚没抄家的罪人之后,但是她手里的牌真的挺好的。抄家之前,林小娘也是琴棋书画诗书礼乐被精心培育过,样样精通的。所以首先,她就比那个时候的大多数女子幸运多了,就算读书没让她明理,最起码能跟心爱的人诗词唱和啊,就像她闺女墨兰那样,以一个五品小官庶女的身份因为“才华...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什么意思?
答:一首好牌打得稀烂,是说你在处理周围的事情上,人际关系上,从事的事业上,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懂得人情世故,把本来先辈或者朋友,同事,爱人创造的大好局面弄得乱七八糟,稀里哗啦。事情都被你搞砸了,人们对你另眼相看,都鄙视你,瞧不起你。合作单位也远离你,局面搞得一塌糊涂。有的是应该...

胡亥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呢?
答: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此时的秦国其实并算不上一手好牌,秦国的内部矛盾仍然极为严重,统治其实并不稳固,但也决算不上一手烂牌,如果他好好治理国家,并非不能扭转秦国的局面。然而,正是由于其胡作非为,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灭亡。那么在秦国灭亡的...

拿着一手人生好牌却被自己打到稀烂,这样的人生注定以悲剧收场。是这样吗...
答: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认为自己手里有好牌,就一定要打得更好拿到更好的牌。但这种情况很少。人生的好牌,虽然可以做到越打越好,但打牌是要耗费精力的,要打得越来越好一定会很累。所以很多人并不看重以后的好牌,就把现在手里的好牌顺其自然打出去就好了,潇洒走一生。不必太纠结人生结果,开心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