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政策和法律的关系

作者&投稿:沈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政策依靠法律实施,法律以政策为指导。政策非常直接的体现出一种人治性,法律更多体现法治。在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应当削减政策的显性作用,将其打入幕后,直接以法律调整社会生活。即使不得已需要政策的直接作用,应当慎之又慎,必须经过立法机关与司法程序的认可。

近代国家一般实行政党政治,无论是一党制国家还是多党制国家,国家政策体现出的是执政党的意志或者是多党意志的妥协。法律通说是体现国家意志、人民意志。一政党必定标榜代表某一人民群体或者全体人民的利益,执政党更是宣称代表国家利益。在代议制民主下,执政党往往控制立法部门或者行政部门,可以将其政策表现为国家意志——法律。任何一部法律的背后,都可以看到政策导向性;然而政策必然不同于法律,否则法律亦失去其存在必要性。法律与政策是既相通又差异,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法律与政策的相通性
现代立法程序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者议案,然后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最后由国家元首签字颁布。草案或者议案的形成过程便是政策植入过程,之后便是不同政策的博弈、修改与妥协过程。在法律实施中,也离不开政策的辅助与补充。
(一)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在我国,在制定法律时,以政策为依据,通过法律形式把党的政策国家意志化。我国党委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与探索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先经党的代表大会讨论分析并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建议,再由全国人大以法的形式予以公布。关于政治方面和重大经济方面的立法,在制定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应将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呈报中共中央审批。
在议会民主国家,一般由单个或者多个议员提出议案,经议会辩论、修改、通过。除却非党派议员,提出议案的议员必在其议案中植入其所在政党奉行的政策,否则不可能得到议会中同党派其他议员的支持。议员提出的议案亦可能是党内讨论的结果。
可见,若说法律是河,政策便是源。草案或者议案的形成一般都是政策推动的结果。法律不可能是无因之果,往往依据于现行政策或者为了将来政策的执行。甚至法律有时直接冠以政策之名,如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
(二)政策指导法律实施
法律制定与实施有与之对应的立法程序、司法程序,这些程序无不复杂而耗时耗力,因为法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滞后性。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般快速、精准而强有力(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压倒法律)。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政策在解决不变的法律与变动的社会的这一矛盾方面体现出巨大作用。一方面,对于法律制定时的纰漏或者不足,可以进行法律解释,法律解释不必经历复杂的立法程序,体现出很强的政策性。另一方面,政策指导法律的具体应用。如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严峻,党中央要求加大整治食品安全力度,最高法即连发通知要求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当然,政策对法律实施的指导应是宏观、精神的指导,而不能越俎代庖,不能借口政策而违反法律。
(三)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政策办事
按政策办事体现的是政策对法律的补充作用,实质是政策代替了应有的法律起作用。这只能是一国建国之初的做法,在新中国建国前后都曾大行其道。当国家法制健全后,就不能再以政策代替法律,而应以法律原则解决问题。
(四)法律保障政策的实现
依据于政策的法律制定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便体现出合法性,可以借用法律的力量对其保障,法律以国家意志属性、国家强制属性、国家规范属性保证政策的实现。当然,明显违法的政策依然被法律所禁止。它实质上也违背了先期政策。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总则第二条,坚持依法规范。全面履行法定职责,规范办事流程,明确岗位责任,确保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实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违法增加办事的条件、环节等负担,防止执法不作为、乱作为。

~

论述政策和法律的关系
答:法律与政策是既相通又差异,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法律与政策的相通性 现代立法程序一般是先形成草案或者议案,然后由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最后由国家元首签字颁布。草案或者议案的形成过程便是政策植入过程,之后便是不同政策的博弈、修改与妥协过程。在法律实施中,也离不开政策的辅助与补充。 ...

政策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答:一、政策与法律的联系:政策与法律都属于国家的上层建筑,都具有强制性、权威性,但是政策与法律又有所不同。政策经过法定的程序,由法定部门予以制定并发布,才上升为法律。二、政策与法律的区别:1、概念不同 (1)政策是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为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以权威的形式规定的,在一定时期...

对于我国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
答:【答案】:B 党的政策是国家法律的先导和指引,是立法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司法活动的重要指导。故A项表述正确。党的政策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法律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故D项表述正确。两者制定的机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的方式不同、调整的范围不同。故C项表述正确。党的政...

简述法与党的政策之间的关系。
答:【答案】: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确定、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完成一定时期任务而规定的活动准则。从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政策理...

简述党的政策与法律区别与联系1000字左右
答:党的政策不能代替社会主义法律。可见,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法律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现象,既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以党的政策代替国家的法律,就必然导致以党代政。这既不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也不利于在新时期发挥法律在国家建设和改革中的作用,对于这种倾向必须予以纠正。

简述法与政策的关系
答:3、党的政策能够促进法律的实现,树立法治的权威。此外,由于法律与党的政策具有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国家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只有理解政策才能体认法律的精神,更好地在生活中实现法律。4、正确认识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不要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也不要把二者简单等同。

在政策研究中,政策、制度、法律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答:2、“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政策 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

政策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答:法倾向于只调整可能且必须以法定权利义务来界定的,具有交涉性和可诉性的社会关系和行为领域。一般而言,政党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领域比法律为广,对党的组织和党的成员的要求也比法的要求为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党政策可涵盖法的调整范围,法也有其相对独立的调整空间。5.稳定性、程序化程度不同。法...

简述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
答:(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①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②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③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④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 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2)...

论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答:联系: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律、法规的依据。教育法律、法规是将教育政策具体化。区别:教育法律、法规是任何政党或集团组织无论执政与否,都可制定的,而教育法律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制定。实施的手段不同,政策是通过学习,教育实施的,而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