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出自《达摩悟性论》

作者&投稿:鄘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乘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途径,方法,说到底就是到达如来境地的方法和途径。
文中每个“乘”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无非都是指到达彼岸的方法和途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是一个对立面矛盾的概念,和《金刚经》所阐述的道理一样,用《金刚经》的经文解释:“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根本的意思就是不要执著于到达彼岸的方法,而是要重视彼岸,方法是次要的,最终到达彼岸才是根本的。所谓的“佛乘 ”就是指不执著于到达彼岸的方法,重视到达彼岸的境界。

乘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途径,方法,也可做目的解释。方法和途径。
文中每个“乘”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无非都是指到达彼岸的方法和途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是一个对立面矛盾的概念,和《金刚经》所阐述的道理一样,用《金刚经》的经文解释:“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根本的意思就是不要执著于到达彼岸的方法,而是要重视彼岸,方法是次要的,最终到达彼岸才是根本的。所谓的“佛乘 ”就是指不执著于到达彼岸的方法,重视到达彼岸的境界。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有的感知都空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这个乘字应该没有标准的答案了,要是有,反倒是误了佛法。我的理解乘是思想的境界。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出自《达摩悟性论》~

前两句不用解释。
无所不乘,亦无所乘。既肯定,又否定。肯定,是告诉你此法无所不包,一法即万法,乘此一法即可达彼岸,成就不退;否定,是指到达彼岸,证入实相无相,则已无法可取。既然无法可取,也无法可舍,故无所乘,亦无所不乘,两者互不矛盾,说二即一,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终日乘未尝乘。这是成就以后的境界。日常生活之中,天天用、时时用,没有发觉而已。就象我们的道德规范,大家天天都在用,但很多人并没有去注意它是道德规范。这就是悟道之人为什么与常人没有区别的道理。悟道之人,道在生活中,道在行住坐卧一切时中,道在吃饭睡觉中,道在一言一行中。悟道之后,举手投足,无不充满智慧,无不彰显平淡。所以,道并不稀奇,并不古怪,它很亲切,很平易。最上乘的佛法都是平易的,并不深奥神秘。

  呃,黑旋风老大,原句是“诸佛法印,匪从人得”吧?意思是说,一切诸佛所传的法印,不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是一切众生本有的,成佛不会增长一点,下地狱也不会缺少一点。觉悟一切万法的实相就叫成佛,诸佛根据所证到的实相传法,想让所有众生都觉悟实相,觉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如果证悟成佛,也是一无所得,证到的都是“自家故物”,都是“本地风光 ”。
  佛讲过演若达多的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在室罗筏城,有一个人叫做『演若达多』,这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还没有很清醒…就半迷半睡的状态,他去照镜子;那麼他本身没有很清醒,镜子又模模糊糊的,所以他照镜子时,突然间…「唉!怎麼只看到我的身体,没看到头呢?」没有见到「头」啦!他就以为他的头失掉了,到处去找头…这时候有一个善知识过去「啪」——把他头打一下;唉!醒过来,原来「头」还在。 你看,他“找到”自己的头,不是善知识给他的(非从人得),他的头本来就没丢。可是善知识不给他指出来,他就会一直疯下去,以为自己头丢了,各种纠结。诸佛传法也是这样。所以参禅要见到自己“本来面目”。 佛不是东东,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是导师,不是上主。佛是你的觉悟之心。 二祖心不能安,跟丢头那哥们儿是一个状况。以为诸佛一定有秘传,要搞到手才会成佛,哪晓得自己本来具足佛性,自己疯了才有烦恼,才想成佛。二祖觅心不得,才晓得无心可安,本来现成,无佛可成。

我有一本线装经书《黄檗传心法要》,后页写“光绪十年夏四月金陵刻经处...
答:你直接去“金陵刻经处”博物馆问问啊!还在老位置!

佛教的小乘、中乘、大乘、上乘怎么区分?
答: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鬘宝窟云:「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

今就大乘非佛说之辩证,以利益广大学人向正道
答:”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

佛教里面的大乘、小乘是怎么回事啊?
答:其实,这是出于北传佛教的区分法,南传佛教根本否认这种区分法的正确性,因在根本有部律卷四十五及杂阿含二八.七六九均有大乘之名,那是指八正道的修持者;杂阿含二六.六O四以行四摄法为大士,增一阿含卷十九明白载有大乘的六度。除了理论境界上的发挥,北传佛教,超过了南传佛教,在佛教生活的实践上...

谁知道《金刚经》的全文?谢谢
答: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Shen)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

究竟坚固的「首楞严」
答:首楞严经,意思就是说此经所讲的道理,就是究竟坚固。所谓究竟者,就是不同我们一般心,今天假如得一点好处了,自己认为满足了,我们修行的人,首先第一个就是心要究竟,我们发的心: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

菩萨、声闻、缘觉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在圆满上各有什么未满(觉悟层次的差...
答:随了脱生死,见思烦恼已断,还有尘沙烦恼,所以不能发起大乘上宏下化的大菩提心,因为此二圣者没有证得,诸法实相!菩萨当然我执已破,断烦恼障,但还有所知障,也称作法执没有破。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所谓十地菩萨才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因已证无生法忍,所以称之为法身大士!但到七地...

谁能给我发点心经,之类的佛经,安心定神的。
答:菩提无所念,无所念者,即一切处无心,是无所念;只如上说如许种无念者,皆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体,无二无别;但知一切处无心,即是无念也。得无念时,自然解脱。 问:云何行佛行?答: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亦名正行,亦名圣行;如前所说,不行有无憎爱等是也。大律卷五菩萨品云:一切圣人,不行于...

般若波罗蜜心经的意思
答:闻法者中为何独缺缘觉行者呢?因为缘觉行者不喜群聚,而喜独自在僻静处修行。 比丘有比丘戒律,世尊的四众弟子中,能如实清净持守比丘戒的是声闻行者,由于菩萨行持六度万行,有种种既广又深的法行,因此,对于比丘戒的持守就无法完全清净,相较于百分之百的持守标准而言,就难免有所出入。声闻行者主要的法行是降伏烦恼...

何谓菩萨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答:菩萨若生悭悔之心无有是处,乐舍一切分布施与,以是行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求果报利益众生故...皆净,菩萨得此不共法故,世世所生,常得如是随法语口,能以是语,不净之人令其得净,已净人者令...(10)菩萨所生之处,一切经书咒术医方算数,为最为上,不须师教自能知之皆悉了达,亦于世法出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