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作者&投稿:秋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乾隆活了八十九岁,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但却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他二十五岁刚继位的时候就曾焚香向上天祷告过,大概意思就是,因为他的爷爷康熙在位了六十一年,他不敢与之相提并论,如果他可以在位六十年,那一定要在八十五岁时把皇位传给皇子,自己退休下台。

他能说出这样的话,首先是因为乾隆自幼时就很崇拜并且敬重自己的祖父康熙,一直以他为榜样,希望自己能也成为一个明君,发誓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康熙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祖父的尊敬。其次,古人的寿命都相对来说比较短,乾隆也不曾料到自己能活这么久,让位的问题就真的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在古代,君王自己退位是少之又少的。我们可能会想,他们明明可以自己主动让位,在生前就交代好未来的继承人,自己也不用那么辛苦忙碌,皇子之间也不会为了皇位互相残杀。但是君王的行为一向无法用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去理解,他们从小经历深宫之中的尔虞我诈,很难再去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对他们来说永远存在的只有权利和利益。他们活着,说白了也就是为了争夺权利。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新皇帝上位,难免不会先铲除旧势力,培养自己的新势力,这样做朝廷内势必会有矛盾,发展到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兵变。让位的皇帝此刻的处境就会变得相当危险,继承者很有可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除掉旧的统治者。从古至今,为了争夺皇位,即使是亲生兄弟也会手足相残,朝廷内先君臣后父子,那么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巩固政权杀掉自己,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不能理解的事情。

所以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自己主动让位,是具有极大风险几乎不会发生的,那么乾隆为什么要主动让位给嘉庆呢?他当太上皇的这三年又在做什么呢?

1.继续掌权

因为继位时自己立下的誓言,再加上八十五岁确实已经年迈,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下降,繁重的治国工作已经力不从心。乾隆便在1796年举行了归政大典,宣布自己为太上皇,嘉庆继位。虽然表面看来乾隆把皇位给了嘉庆,可实则他并未真正放权。早在退位之前,乾隆就事先说明,只是将一些普通的接待和祖宗祭祀之类的工作交给嘉庆,其他军国大事他仍然亲力亲为。其实就是只让嘉庆负责一些无关紧要的杂事,真正的大权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且退位后仍然住在象征着权利的养心殿。

虽然乾隆年轻时确实是个明君,但是当局者迷,再加上他为人本身也就比较自负,晚年的他沉溺于自己曾经的功绩,再难看清当时的局势,殊不知大清朝已经开始慢慢衰败,即使他使尽浑身解术也再难力挽狂澜,所以迟迟不肯放权大概也只是他的“自欺欺人”吧。

2.镇压白莲教起义

当时的清朝虽还称着“盛世”的架子,实则早已开始腐朽。“康乾盛世”走到了尽头,各地官员行为作风不正,剥削当地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源于唐宋时期的白莲教又在这时逐渐兴旺了起来,白莲教汇集了数十万长年被骄奢淫逸的各路官员逼到忍无可忍的穷苦百姓,一起前来对抗清政府,这也是清朝发生过的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晚年的乾隆决心彻底根除白莲教,对白莲教首领和教徒进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急忙调集军队清剿。虽然朝廷的军队比较普通百姓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当时大清朝廷对川楚地区的管辖还是相对薄弱,使得清政府损失了大量军力。乾隆几乎耗尽自己全部的精力在这件事上,起义最后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也让清王朝元气大伤,国库本就紧张的政府更加雪上加霜。

乾隆大概还没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而大清朝也不再是康乾盛世之时的模样了。而这无论晚年的他怎样挣扎,不肯放权也好,殚尽竭虑也罢,都无法挽回当时的局面,有人抨击乾隆说是他败光了国库和祖宗积攒下来的伟业,最后把烂摊子留给自己的儿子,但是盛世之下必有腐朽,大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并不是乾隆一个人所造成的,是时代的变迁,也是历史的的必然结果。

在现代社会,退休本是一个新的开始,意味着老年人终于结束了自己一生的工作,可以好好的享受天伦之乐。乾隆虽然长寿,但他的晚年生活却不尽人意,这三年对他来说大概比前半生都要漫长得多吧。



这三年太上皇,乾隆一直在把持这朝政,他干政的效果却极差,帮嘉庆的倒忙!让局势变得恶劣!

乾隆虽然禅让当了太上皇,实际上却还是牢牢地握着皇权,依旧是一国之主,而嘉庆只是名义上的帝王。

乾隆当太上皇的三年期间,在不断的观察嘉庆的执政能力和统帅能力,培养他对朝政的控制能力以及驾驭群臣的能力,为他的后续铺好道路。

~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所以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自己主动让位,是具有极大风险几乎不会发生的,那么乾隆为什么要主动让位给嘉庆呢?他当太上皇的这三年又在做什么呢?1.继续掌权 因为继位时自己立下的誓言,再加上八十五岁确实已经年迈,身体各项机能都在下降,繁重的治国工作已经力不从心。乾隆便在1796年举行了归政大典,宣布...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个期间其实也在干涉嘉庆的朝政,直到乾隆驾后,嘉庆才真正掌权,所以乾隆太上皇期间也在管理朝政。

乾隆在退位后,当了三年的太上皇,他这三年都在干什么呢?
答:他一直都在批阅奏折,而且也可以任免官员,一些重要的权利还在他的手中,防嘉庆、坑和珅 ,也会纳一些妃子。

乾隆禅位后,在养心殿做了3年太上皇,这几年他都在干些什么?
答:所以到了1796年,乾隆选择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嘉庆,然后自己在养心殿做太上皇。不过乾隆是个勤劳的人,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到了晚年愈发觉得应该多为大清朝做一些贡献了,所以这个时候虽然皇位是嘉庆的,但是乾隆还是没少帮自己的儿子做事,这也体现了乾隆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嘉庆元年...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在这期间他都在帮助新皇帝树立自己的政权。让新皇帝可以将国家治理的更好。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可以看到,在乾隆当太上皇的三年内,嘉庆皇帝如同一个傀儡。史书上对皇帝记载都是很隐晦,可是在乾隆干政上却是赤裸裸地指出,指出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才真正掌握实权。一项含蓄隐晦史书却直白表达出来,说明乾隆皇帝行为也是有一些过分,不想帮这个太上皇遮掩。乾隆皇帝干政也没什么,最令人诟病就是年老昏花...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乾隆每天整日游玩,其次帮助嘉庆皇帝辅佐朝政。三年之后才把大权完全交给嘉庆。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乾隆当太上皇期间他一样的在忙于国家事务,因为他退位后并没有把权力下放给嘉庆,嘉庆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乾隆当了三年的太上皇,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
答:这段时间乾隆还是清朝的实际掌权者。国家大小政事全部掌控在他自己手里,直到他去世,他的儿子才真正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