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臣刘文静怎么死的? 刘文静之死是大唐开国后的第一宗冤案,具体发生了什么?

作者&投稿:詹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据《旧唐书》本传载:刘文静曾与他的弟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酣宴,酒后狂言,拔刀击柱道:“必当斩裴寂耳!”这原本是喝醉后感情冲动,理性失去控制的宣泄,但被一个失宠的姬妾听见,把话报告了皇帝说他要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文起兄弟双双杀害,家产籍没。

刘文静(568-619) 唐初大臣。彭城(江西省徐州)人。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
  
   静初与李世民于狱中论天下大势,密谋起兵反隋。后数年如一日跟随太宗左右,出生入死,浴血拼杀,刚刚打下大唐江山,便惨遭不测。究其因果,吾以为皆因静深懂为人臣之道,却不谙帝皇之术。
  
   静乃旷世奇才,实是古今罕有国之栋梁,后人多有与魏征相提并论。幼时孤贫落拓有大志,年轻时虽为执笔小吏却励志苦读、博览群书,精研经邦济世、治国安民之道,擅纵横之术。于狱中与李世民纵论天下英雄:天下英雄并起称帝称王者不乏其人,能成气候者三者无疑。一是纵横中原声震华夏,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二是盘踞江淮自称楚帝的杜伏威;三是与河间称帝的窦建德。李密恃才傲物,刚愎自用;窦建德仁德有余谋略不足;杜伏威只堪为将,难成大业。当今世上能一统大业的非令尊唐国公莫属。
  
   一番话警辟精到,凯切入理,尽去世民心中疑虑,世民策父反隋之心愈笃。以致有了太宗赂斐寂令唐国公醉酒淫乱后妃之计策反李渊。静实乃开国之功臣,其人胸藏锦绣,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对天下英雄之性情了若指掌,如王世充,萧鋺、薛举等后来纷纷陨落的当世枭雄皆不能入其法眼。
  
   唐国公李渊杀隋帝杨广之心腹王威、高士雄祭旗起兵反隋之际,因强敌环伺,欲挥戈西进,又恐刘武周勾结突厥乘隙来攻太原老巢,乃使刘文静出使突厥,静随机应变鼓动如簧之舌,使突厥汗王满心欢喜并派出骑兵两千,赠送战马随静助唐国公西进。静出使突厥尽去唐军后顾之忧,并为沿途战事平添助力。
  
   唐军西进之际,抵达陕西大荔,刘文静作为主要谋臣助无甚军事经验的李建成守住潼关天险。
  
   李渊于长安称帝后,刘文静被封为纳言,鲁国公后再次出使突厥,政绩依旧骄人。
  
   出使突厥之后又助李世民讨伐薛举,因诸多原因未尊世民将令,冒然出击,终至兵败如山倒。差点为高祖李渊所斩。
  
   静于开唐前便功勋显赫,高祖却因小过而施大罚,个中原因发人深省,后因高祖猜忌未能随世民西征。终因无须有之罪名(意欲谋杀与之政见不合的朝廷重臣右仆射魏国公斐寂)而被杀。
  
   静被杀之时,秦王西征未归,无可保之人,终成悲剧。究其原因乃静尽进人臣之道,未识帝王之术。
  
   刘文静虽为一代名士,清高孤傲,落落寡合,唐高祖历来却看不上眼。唐军草创时期终日征战,需要静之才智谋略,之于细节微末高祖可视而不见。当大唐王朝定鼎,李渊登基称帝之后,静于朝堂之上依旧侃侃而谈,对当朝天子不卑不亢。甚至为些许小事,当着满朝文武自指高祖之失漏,令高祖颜面尽失,心生不满。
  
   加之斐寂忌惮静之文治武功,因是伺机弹劾静擅权,独断专行以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令高祖愈加不满。
  
   更有甚因,高祖因静与秦王世民之间关系过密而心中隐忧和反感。秦王李世民功高震主,谋臣骁将如云,隋帝杨广弑父杀兄的教训仍历历在目,高祖心中疑惧。静又不善明哲保身之术。尔此种种乃置静于万劫不复之死地。
  
   吾以为非君臣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大抵只因圣意臣不达又或臣居功自傲,其傲骨在心,傲气溢于表。为人臣者功成名就后当善明哲保身之道,方能万古长青,至不济也能独善其身。

斩首

被裴寂给害死的

揭秘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究竟是怎么死的~

唐朝刘文静:
刘文静,武功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刘文静的有勇有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是唐朝开国的主要功臣。下面来看下关于他的介绍。


刘文静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战死沙场,他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在隋朝的末年,他担任了晋阳令,与宫监斐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在李渊出任留守的时候,一次交谈中,刘文静认为李渊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才,于是两个便开始了频繁的交往。等到他见到李渊儿子李世民的时候,他觉得李世民的气度跟历代的君王很相似,他对李家父子俩特别看重。后来,因为他与李密的关系被关了起来,李世民去牢中看他,在牢中他们进行了交谈,他们两个对话一拍即合,随后便开始筹备暗中起义的事情,准备伺机而动。

不久,副留守被击败,李渊也因此被抓,李世民想让刘文静和斐寂劝说父亲让他加入起义的队伍中,他们劝说李渊说:“如今这个世道兵荒马乱,您有嫌疑的罪名,又没有立下什么功,恐怕自身都难保,应该想些办法脱身。现在这个地方兵强马壮,府库充盈用这个来做事情,必然会立大功。”李渊听后,认同了他们的看法。之后,刘文静常为李渊出谋划策,以讨伐为名来募集兵力,又伪造文书调出仓库里的物品留着已备一时之需。他们先发制人,进行了起兵反隋的计划,逐渐建立起唐朝的帝国。
刘文静怎么死的:
刘文静是李渊起义的主要核心人物,有勇有谋、位高权重,一直被李渊所重用。但在唐朝开国之初,政权还没有稳定之时李渊就把刘文静杀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刘文静的死与李渊和斐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渊,是把他送上断头台的人,是主要角色。斐寂,正是刘文静与他发生的矛盾才又引出了造反案,从而让李渊决定把刘文静杀掉的人。但是,以斐寂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刘文静送上断头台的,况且斐寂也没有想杀他的意思,而且论功绩、论行赏,刘文静也不可能这么快被处死。

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了皇位的继承上,在李渊被立国后的第五天,李渊就把李建成立为唐世子,他一直把李建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李世民利用打战的机会,逐渐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李世民如此大肆发展自己的集团势力不免让李渊不寒而栗。李世民广罗才智之士,又与朝中才略超群、地位显赫的刘文静结盟,这其中的动机李渊早已看在眼里,因此他想办法来进行制止,刘文静便成了他的牺牲品。在刘文静兵败之后,李渊便除去了他的职。后来虽然恢复了爵位但他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在此之后,刘文静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放肆,竟在家中请来法师作法诅咒斐寂,这让李渊有了杀他的理由,认定他有谋反的举动。李世民为了保全他的得力助手出面求情,这让李渊更加坚定杀刘文静的决心,最终把刘文静送上了断头台。

刘文静这个人我觉得也是蒙冤而死,而且他的内心是偏向唐太宗李世民的。刘文静死在了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手上,男人是裴寂,女人是自己的小妾。


话说唐朝建立以后,李渊就开始分封有功之臣。但是他和裴寂有过节,刘文静自认为自己的功劳才能在裴寂之上,而且还屡立战功,凭什么他裴寂的地位比我高,自己远不如裴寂。于是就心中不平,经常两个人在朝堂之上形成对立。只要是裴寂认为对的他就持反对意见,反之亦然。反正两个人就这么一直对着干,两个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有一次刘文静和自己的兄弟刘文起喝酒,可能喝多了就出点怨言。掏出自己的大刀砍了自己家的柱子和板凳,还扬言一定要砍了裴寂。


但是家里面呢,又发生一些怪事。古人比较迷信,所以刘文起就请来个神棍,在家中披头散发持刀做法事,想赶驱妖孽。刘文静不知道是怎么得罪了自己的小妾,这个失宠的小妾就告诉自己的娘家兄弟,让自己的兄弟告诉皇上说刘文静谋反。就这样,唐高祖李渊将刘文静下狱,命裴寂与萧瑀审讯。我认为这是唐高祖李渊有意为之,你明知道他俩不和,还用裴寂审讯他。
刘文静面对审讯,直言道:“太原起兵时,我是司马,与长史裴寂地位相当。而今裴寂官居仆射,而我的官衔与赏赐却远不如他。我东征西讨,家属却无所庇护,确有不满之心。”李纲、萧瑀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李世民也极力保全刘文静,对唐高祖道:“刘文静在起兵之初,先定非常之策,事成才告知裴寂。京师平定时,二人地位和待遇却有了悬殊。他只是有不满情绪,并无谋反之心。”


可是裴寂一番话让刘文静命丧黄泉:“刘文静的确厉害,才能过人,谋略也力压众人。但是这人生性猜疑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现在天下没有太平,外有敌患,要是免了他的死罪必有后患。”唐高祖本来就对刘文静有猜疑之心,加上裴寂分析,就把刘文静兄弟都给砍了。刘文静临刑之时,抚膺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他时年五十二岁。

刘文静怎么死的:大唐开国元勋刘文静为何被杀
答:蒙冤被杀: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他自认为才能在裴寂之上,且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凡是裴寂赞同的都要加以反对。二人之间从此矛盾颇深。后来,刘文静与兄弟刘文起饮宴,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砍斫厅柱,...

说一下刘文静的死因
答:刘文静与裴寂产生隔阂,并于酒后狂言,结果被小妾告发谋反。唐高祖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蒙冤被杀 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刘文起处斩,抄没其家产。刘文静临刑之时,抚膺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他时年五十二岁。平反昭雪 贞...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刘文静,为何被李渊下旨处死?
答:直到李世民继位三年之后,才为刘文静翻了案,恢复了官爵,由刘文静之子刘树义承袭。刘文静之死,是他个人性格缺陷造成的悲剧,也是李渊对李世民集团的一次打击,其中反映出了李渊、李世民父子之间存在矛盾。

隋末唐初,身为李唐集团第一谋士的刘文静,为什么被李渊以谋反罪处死?
答:这句话只不过是刘文静的一句气话而已,其实刘文静之死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诛杀功臣事件。这并不是因为他功高盖主而死,而是因为他的存在威胁到了大唐最有权势的两个人——李渊和裴寂。至于那块“免死金牌”吗,他的使用权本来就在李渊手中。然而李渊不知道的是,刘文静之死虽然震慑了群臣和李世民,...

大唐开国元勋刘文静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刘文静之死,表面上是与裴寂不和,触怒李渊而死,实际上却是因为李世民。在唐朝开国功臣中,刘文静这个名字其实很一般,远没有长孙无忌、魏征这些来的厉害。但实际上,他的地位要高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中的任何人。因为,他是李渊起兵的核心成员,是大唐立国的主要策划人,属于李唐王朝的奠基人。当初...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之死
答:刘文静的靠山是李世民,他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当下,而裴寂的靠山是高祖,有生杀大权。刘文静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战功,又多次得罪位高权重的裴寂,说了过头的话,大臣与李世民都没能保得了他。他的灾祸因言行不当而生,没有谨言慎行。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言行,生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刘文静为什么被杀
答:1. 刘文静因涉嫌谋反被唐高祖李渊下令处死,其死与他的挚友裴寂密切相关。若非刘文静因嫉妒裴寂受到重用,或许他不会被李渊判以死刑。2. 刘文静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在隋末动荡时期,身为晋阳县令的刘文静心怀天下,常与裴寂讨论时局。他观察到李渊、李世民父子有远大志向,因此与他们深交。3....

鲁国公的唐朝鲁国公
答: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刘文静原为晋阳令,后联络裴寂与李世民,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李渊起兵后,刘文静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俘获屈突通。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刘文静出任纳言,成为宰相,后随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任户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鲁国公。

刘文静和裴寂都是开国功臣,最后为何被杀?
答:李渊听从裴寂的建议,斩杀了刘文静,因为李渊觉得刘文静有谋反的意思。李世民在位的时候,流放了裴寂,裴寂流放的过程中在当地病逝,然后客死他乡。李渊是在裴寂和刘文静等人的策划之下起兵反隋的,刘文静和裴寂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但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刘文静说话的时候有些口无遮拦。而且刘文静一直都觉得...

大唐开国元勋刘文静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刘文静是作为太原起兵的第三号功臣,最后却落一个身首异处的结果,实在令人唏嘘。刘文静在押赴刑场的路上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按刘文静的说法,李渊这是在屠杀有功之臣啊,但是为什么被杀的却只有这一个呢?嫉妒之心,迷失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