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山药?

作者&投稿:调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河南怀庆府(今温县)所产最佳,谓之“怀山药”。“怀山药”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遂蜚声中外,历年来向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性味 甘、平、无毒。

成分 块根含胆碱、粘液质、尿囊素、淀粉、氨基酸等

功用 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治消渴及夜尿、尿频、妇女带下等。

[脾虚腹泻 (包括慢性肠炎,消化及吸收不良]

山药半斤,莲子、荧实各120克,共研细粉。每次以2~3调匙,加白糖适量,蒸熟作点心吃,每日l~2次,连续服用,有效。

[人参山药芡实汤- 主治 -遗精]

鸡皮糙山药,芡实,麦冬各15克,人参10克,五味子3克,水煎取汁,每日一剂,分2次服。益气养心,健脾固涩。适用于遗精。

[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山药15克,黄连6克,水煎服。或山药、天花粉等量,每日30克,水煎分服。

[冻疮,丹毒,痈疽肿毒初起]

鲜山药捣烂涂敷于患部,干即更换,数次即消。(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

[咳嗽痰喘 (包括慢性气管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

鲜山药捣烂,与甘蔗汁半杯和匀,炖热服之,一日z次。

[项后结块,赤肿硬痛 (包括淋巴结炎肿、项背痈疽等)]

鲜山药一段(去皮),蓖麻子2~3粒(去壳),同捣烂研细和匀,贴于患部,一日更换2次

[肾虚梦遗,脾虚便涪,老年阳虚,小便频数]

山药零余子(山药藤上所结的珠牙)30~60克,煮熟去皮,加白糖少许,临睡前服之,胜如山药。

[肺病发热咳喘,自汗,心悸,便溏]

山药60一120克,煮汁饮服,或每日适量煮食之

【英文名】 RHIZOMA DIOSCOREAE

【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注:同属植物野山药Dioscorea japonica Thunb.野生于我国各地。其根亦作山药入药,功效类同。

【制法】

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麸炒山药:取净山药片,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 。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 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15~30g 。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山药

(一)概述

别名野山药、怀山药、山蓣。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sita Thunb.),以块茎入药。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小便短频、道精、白带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山药在食品业和加工业上大有发展前途。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二)植物特性

山药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三)生长特性

山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壤上,喜温暖向阳地方,但怕霜冻,忌连作。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无有积水黏土,而且疏松紧密品质好,但产量低,背风向阳的地栽培为宜,然后冬翻66厘米左右,施足基肥5000 千克,深翻50~60厘米,春季浅耕15~20厘米。播前浇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数采用垄作,垄宽120厘米,两垄间的沟作排水、灌溉。

2.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芦头和珠芽繁殖。

芦头是山药收获时根茎的上端部分,是山药大田生产上惟一的繁殖材料,芦头多年连续使用容易引起退化,一般2~3年更新一次。

(1)芦头繁殖

10月份挖出根,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16~20厘米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2~3天使伤口愈合,放在室内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盖上厚度以使芦头不受冻为度。温度5℃左右为好。化冻后施足基肥,深翻26~33厘米,耕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垄,行距33~50厘米,株距16~20 厘米,沟深16厘米,施腐熟的粪土和覆土,稍加镇压,栽后浇水。未出苗前用齿耙破除地表板结,保持畦面湿润,约15~20天出苗。

(2)珠芽繁殖

10月地上部黄了摘下珠芽(山药豆)放在室外用干沙贮藏,春天3月中、下旬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播种。行距20~26厘米,株距10厘米,沟深6厘米,栽2~3粒山药豆,覆土6厘米。半月后出苗,秋天挖出作种栽。

3.田间管理

苗高33厘米,搭支架,使蔓茎向上生长。5~8月份分次追肥,追稀粪和厩肥为主,结合浇水进行追肥,生长期注意适时浇水、排水。

4.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

雨季严重,危害茎叶子,在茎叶上产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有不规则轮纹,有小黑点。

防治方法:收后打扫田间卫生,把残枝落叶烧毁,栽时用1:1:15O波水多液浸根10分钟,发生或喷65%代森锌500倍或50%退菌特800~100倍液,7天1次,连打2~3次。

(2)褐斑病

雨季有积水时发生,主要危害叶子。使叶子上长有不规则的褐色小黑点,而后叶穿孔。

防治方法:轮作、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7天1次,连打2~3次。

(五)采收加工

芦头栽后当年采收,珠芽第二年收。11月份叶黄后,采珠芽,每公顷收珠芽1500千克左右。拆支架,去掉地上部,用一沟倒一沟的方法采挖,取下芦头作种栽,切勿把山药折断,影响质量。把下部的块根放入缸中浸泡1~2天,洗净,趁鲜用竹刀把外皮利净,装入篓中放到炕上用硫磺熏24小时,每百千克鲜山药用硫磺0.8~1千克,至山药变软,表面上有许多水珠,取出日晒或烘至外皮干燥后,放入篓中闷,闷后再晒,直至晒干。另外简单的加工方法是洗净泥土,趁鲜用竹刀利去外面粗皮,切片晒干即可。用木箱或篓包装。现在要求包装箱密封,周围贴油纸或塑料薄膜,防潮、防霉、防虫蛀。

光山药的加工方法:光山药是出口要求的规格,仍按加工毛山药的方法,把加工过的干毛山药放水中浸泡1~2天,捞出稍晾,用硫磺熏后在阳光下晒,至出现白霜为止,用木板把山药搓光,搓润,再晒2小时重放篓内,返潮1~2天,使内外干湿一致取出冉搓。然后根据长短粗细不同,切成长18-21厘米或 12~15厘米的段,再用刀到去不平的疙瘩,再搓圆搓光,放在席上晒十,把头拥齐,即为光山药(山药棍)。

一种植物名,象棍子一样,煮粥很好的

铁棍山药为什么叫铁棍山药啊~

原因:铁棍山药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迹,因故得名铁棍山药。铁棍山药又因为土质不同分为两种:垆土铁棍山药、沙土铁棍山药。
1、垆土铁棍山药因为地质坚瓷,黏性大,土质硬。口感较好;
2、沙土铁棍山药因种植在沙地里,土质松软,口感面甜,营养价值同样较高,肉极细腻,白里透黄,质坚粉足,粘液质少,久煮不散,味香、微甜、口感特好,久食不烦腻。药食兼用。
垆土、沙土铁棍山药皮非常薄,尤其是煮熟后非常明显。但要注意一点,一人一天量保持在3~4两左右,多食容易上火。
由于铁棍山药中水分含量少,山药多糖等含量丰富,因此,其液汁较浓,煮食后口感较干腻、甜香,入口觉得“面而甜”,带皮食用伴随淡淡的麻味。垆土铁棍山药,形状像树根,沙地种植的山药则又长又直,铁棍山药的颜色偏深一些。


扩展资料:
常吃山药益处多的人群:
1、糖尿病患者。山药中的甘露聚糖有调节糖代谢、减缓血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山药是糖尿病病人的食疗佳品。值得注意的是,山药的淀粉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吃完后应适当少吃主食,以控制血糖平稳。
2、心脑血管病患者。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心脑健康,新鲜块茎中含有的糖蛋白和甘露聚糖等活性成分,还能有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淀,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
3、减肥的人。山药的脂肪含量很低,同时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体积膨胀,容易增加人的饱腹感,对于控制食欲、瘦身减肥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4、肺虚咳嗽者。山药含有的皂甙和黏液质等活性物质,具有益肺气、养肺阴的作用,因此山药可以用来辅助治疗肺虚咳嗽之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棍山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山药补中益气 这3类人常吃益处更多

购买推荐:纯山药粉、怀山片、怀菊花茶、铁棍山药、 怀地黄、怀牛膝 》》原产地直销;品质保证 》》 山药的传说 古时候怀川平原上有一个小国叫野王国,一年冬天,野王国和大国交战,被困在深山里,将士们饥寒交迫,绝望之际一位士兵抱着挖来的几根树根样的东西,说是能吃,将士们便纷纷刨来吃,饱餐一顿之后,大家感到体力大增,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一般冲出山林,夺回失地保住了国家,后来将士们为了纪念这种植物就给它取名山遇,随着后来越来越多的人食用它,人们发现了它具有治病健身的效果,就将山遇改名为山药。山药的由来 短片一开始有一首诗,里面有一个词是薯蓣,薯蓣是山药最早的名字,后来因为唐朝跟宋朝的两个皇帝,一个是唐太宗,他的名字叫李煜,一个是宋应宗叫赵署,这个薯蓣为了避讳,所以才改叫山药,所以你看这个山药基本上跟皇帝一个名字,很了不起。

山药是什么?什么样子的?
答: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单子叶类薯蓣科。叶间长出的小球叫“山药蛋”即余零子。根茎叫“山药”。茎叶 山药

什么是“淮山药”
答:淮山,又称山药,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会产生饱胀感,从而控制人的进食欲望,是一种纯天然的纤体美食。性味甘平的淮山,还有生肌、润肤和养颜的功效!照片http://www.ydzx.cn/sms/cs008.htm

山药是不是又叫淮山?
答:山药是叫淮山淮山药的 山药,即薯蓣,别名怀山药 、淮山药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吃。单子叶植物,10属650种,广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有薯蓣属Dioscorea 1属,...

请问淮山是不是叫做山药,两个东西是不是一样的?
答:山药 属薯蓣科缠绕性草本植物。原名薯蓣。据《本草纲目》记术因唐朝代宗名"预",封建时代为了避讳,改为薯药,后来又因宋朝英宗名"署",再改为山药。山药有野生、家种;山地生、平地生等等。药用多以山地生、以野生者为佳。性味 甘、平、无毒。成分 块根含胆碱、粘液质、尿囊素、淀粉、氨基酸等 ...

山药是红薯吗?
答:山药是红薯,山药是红薯的别称。由于地区不同,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在云南称其为山药。红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

求助,山药又名叫什么
答:2、看须根:因为山药是生长在地里的,所以一般的山药外皮都长着一些须根,这些须根就是山药用来吸取养分的。买山药,我们要挑表面须根比较密集又多的山药。反之,如果我们发现山药的须根特别少的话,要么营养价值不是那么高,要么是山药不新鲜,存储的时间过长,导致须根脱落,这样的山药就不用去选购了。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答:1、山药又叫怀山药、淮山、白山药、薯蓣等,它用药历史悠久。山药味甘,性平,主归脾、肺、肾三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虚热消渴、肾虚遗精、小便短频、妇女带下以及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肠炎等。2、山药药性平和,既能平补脾、肺、肾...

山药和山芋有什么区别
答:1、山药又叫薯芋,薯药,延章,玉延等;山芋又称地瓜,红薯,白薯,甘薯,番薯,红苕等;2、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素以及胆碱,粘液质等成分,被誉为补虚佳品;山芋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

中医山药,生长环境和性味功效,山药别名叫着什么?
答:广西产区:主要产于桂东南桂平市和南宁市,近年每年总产量均在1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华南、华东、西南各省市,主要消化渠道是药用、蔬菜销售、出口。河北产区:蠡县、容城、安平等,主要栽培品种以凤山药(花籽山药、水山药)为主。主要用途以食用为主。河南产区:主要产于河南焦作等地。怀山药又称白...

山药、马铃薯、土豆有什么区别?
答: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马铃薯和土豆是同一种东西,土豆,学名是马铃。山药和土豆、马铃薯的区别如下:一、形状不同 1、山药: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2、土豆、马铃薯: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 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