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规范字? 什么叫规范字

作者&投稿:左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规范字的历史
公元前2—1世纪,西域就有汉字出现,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汉语言文字也在西域使用传播。自那以来,汉语言文字成为西域各国必备的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唐朝时,汉语言文字不仅成为西域地方政权通行的语言文字,而且也成为西域各族人民自觉学习的语言文字。西辽王朝统治西域时期,推行汉文,汉语言文字得到进一步传播。元朝时,提倡学习汉法,用汉语言文字开科取士,造就出许多精通汉语言文字的著名学者。明朝时,汉语言文字继续在西域得到传播。清朝统一西域后,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满文的同时,主要使用汉语言文字。清朝后期,随着汉民的大量增加,汉语言文字在西域逐步得到广泛使用。继而,汉语言文字逐渐成为新疆各民族通用的语言和文字。

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汉字规范。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沿用至今,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如人、山、川、日、水、火等字。

规范汉字与汉字有什么不同?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同一个概念。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多年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存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使用。而规范汉字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规范汉字的标准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什么?

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

什么是汉字的规范化?

所谓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妥善加以处理,使汉字更好地为社会交际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概述
规范
汉字
是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
标准
的汉字,也叫正体字。
大陆的规范汉字
在中国大陆,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
形式
正式公布的
简化字
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而“不规范汉字”则包括已被简化的
繁体字
、已经被废除的
异体字
、已经被废弃的
二简字
,和乱造的不规范的简体字和错别字。
2000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
教材
,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是:
选用字
1955年公布的《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中所收的正体字为规范字,相对的异体字为不规范字,除
姓氏
和某些特殊场合外,不再使用。1986年重新发表的《
简化字总表
》和《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都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提出的异体字作了修订。
简化字
在1986年10月
国务院
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规范字,对照的繁体字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
社会公众
的场合中停止使用。
新字形
在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所收的新字形为规范字形,相对的旧字形为不规范字形,一律不再使用。
另外还有:《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和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
地名
生僻字
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571671.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还指出:“为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为此,成都航天小学少先队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提倡文明用语、书写规范字体”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到商家、店铺去纠正错别字和不规范字,使同学们在活动中提高识别规范字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从中了解不正确使用规范字给市场经济和商家经营带来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如:在一次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一面食店的招牌上写着“包
”(也叫抄手),一碗3元,又听到一个小孩问妈妈:“包

为什么里面的笔画没有了”?妈妈回答说:“因为老板把心都留着自己吃了”。小孩听后便说:“那我们就不吃包面算了,还是吃2元一碗的便宜面条吧!”
使妈妈当时就啼笑皆非,不知所措。同学们听完,也都哈哈大笑起来。这难道不是老板的疏忽和不使用规范字造成的后果和引出的笑话吗?在活动中同学们还抄回不少错别字、生造字,不规范字。如“
厅”、“环保
七”、“录相带”、“家庭
院”、“网巴”、“午厅”、“冰高”、“高粮
九”等不规范用字,这些字的出现不仅给市场造成混乱,也影响了城市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要求在“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标准”。在商品广告和商家招牌上,使用任何生造字、不规范简体字都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行为。作为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应该自觉使用国家规定的规范字,这是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自觉行动,也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是国家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是中华厚重文化发展的呈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又一重任。作为中华子孙,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让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字的使用为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铸造新的辉煌!

  1. jhjhjhjh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此后经过多次整理,以1986年10月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与2013年6月5日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规范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
概述
是符合国家颁布的 规范标准 的 汉字 。
大陆 的规范汉字
在 中国大陆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 简化字 和未被整理简化的 传承字 。
而“不规范汉字”则包括已被简化的 繁体字 、已经被废除的 异体字 、已经被废弃的二简字,和乱造的不规范的 简体字 和错别字。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1、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如:“牀”是“床”的异体,“欲”是“欲”的异体,等等,都不再使用。
2、简化字以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所收对照的繁体字法即为不规范字,一般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场合中停止使用如“书”是“书”的繁体字等等,都不再使用(翻印出版古籍、文物古迹、书法艺术作品除外)。
3、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经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如:人、刀、土、大、小、山、川、王、田、日、月等。

扩展资料:不规范字主要指:繁体字与异体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对允许繁体字、异体字保留或使用的情形作出了规定:
1、文物古迹;
2、姓氏中的异体字;
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规范汉字

什么是规范字?
答:写规范字的手抄报资料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品行会通过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文学家有几个不能写一手好字?如果我们字写的龙飞凤舞,了草得连自己都不认识,又怎能让老师批改,又怎能与他人作书面交流呢?所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对我们尤为重要。 【出错频率最高的字,括号里的是正字...

么字是不是独体字
答:相关组词 1、怎么[zěn me]询问性质、状态、方式、原因等:~回事?2、要么[yào me]在两种不同情况或事物之间的选择。3、么个[me gè]犹言这样一个。4、么虫[me chóng]微小的虫。5、任么[rèn me]任什么,无论什么。么字的意思是什么。“么”,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me、mó、...

什么是规范汉字呢?
答:1、讲普通话,标标准准;写规范字,堂堂正正。2、将普通话,做文明人,小康路。3、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脑明语,送一片真情。4、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用规范字。5、普通话是最美的语言。6、人都说普通话,四海一家语相连。7、普通话不普通,她是人们走向未来的标志,她让我们与奥运接轨,与...

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答:现代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和推广现行汉字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去消除汉字使用中的一些错误,使现行汉字的应用符合这些标准。之所以要推行字形规范,是因为文字作为社会交际工具,决定了人们在使用文字时必须遵守统一明确的规范,只有这样,交际才能顺利实现,生产和生活才能有...

举例说明什么是错别字,什么是不规范字
答: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别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简化字总表》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与传承字。不符合以上规定的用法,就称为“不规范字”。例如:(唉)哀声叹气、(籍)藉贯、(文)闻过饰非、(安)按装、(计)不记其数、(诬)污告等。

社会用字规范化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社会用字规范化?
答:什么是汉字规范化?为什么要规范化?来源: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 所谓汉字规范化,是指根据文字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为汉字的应用确定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同时,对一些不符合文字发展规律和没有必要存在的歧异成分及用法...

什么是规范字
答:经过整理简化的字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这些字表包括《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淘汰的异体字的,滥用繁体字。 简化字总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规定的责任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长久之...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

什么是语言文字规范化?
答:语言规范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所应共同遵守的语音、词汇、语法、书写等方面的标准和典范。语言规范化指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在某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歧或混乱的现象中,找出甚至确定大家都应遵循的规范,指出那些不合规范的东西。通过语言研究的著作如语法书、词典、语言学著作等明文规定下来...

中国最早统一规范文字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
答:小篆是秦始皇统 一中国后在其原有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后来因 为小篆写起来的一些缺点, 带来的不方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种较易书写的新字 体:隶书,起初隶书在下层和民间流传,后来则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位置在社会上 流行开来。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对汉字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