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是怎么来的 汽油怎么来的?

作者&投稿:大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世纪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汽油的重要性,当时大量使用的是点灯用煤油。那时的石油炼制依赖简单的蒸馏过程,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组分的沸点较高,点灯时使用安全,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当作燃料烧掉。

到了19世纪中后期,创制成功使用汽油的内燃机, 1886年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1911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解决了汽油收率低的问题,采用威廉姆·伯顿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发明的热裂化工艺,将重质的瓦斯油加热裂化为轻质的汽油等馏分,从而整体提高了汽油收率,热裂化工艺在1913年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

扩展资料:

汽油的用处

1、穿新衬衣时,在领口上用汽油擦1~2遍,汽油挥发后洗干净,以后领口脏了,就很容易洗净了。

2、汽油干洗领带。将领带铺平,用小团药棉蘸高浓度的工业汽油,轻轻地在污垢处擦洗。污垢面积较大时,也可用干净软毛刷蘸汽油顺织纹轻刷。然后将领带挂起,让汽油挥发掉即可。

3、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圆珠笔油渍。污染的衣服先用冷水浸泡,然后用汽油擦洗,最后再用洗涤剂搓洗,圆珠笔油渍即可除去。应注意在清洗过程中,切忌用热水浸泡。

4、汽油可擦除呢绒织物上的霉迹。可先将有霉迹的呢绒衣物挂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再用棉花蘸汽油在霉迹处反复擦拭,即可将衣服上的霉迹去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油



汽油、柴油这些都是用石油(实际是原油)炼出来的,其主要原理,石油是由分子大小和化学结构不同的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通过本章所讲述的预处理和原油蒸馏方法,可以根据其组分沸点的差异,从原油中提炼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过程。

然后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原料,进行原油二次加工,如以后章节要介绍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向后延伸的炼制过程,可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轻质油收率。

没这么简单!原油加工时分层,各层成分不同,分出来,再加工才有汽油、柴油、机油,沥青、等等等等等!

硬核干货,汽油标号都是怎么得出来的





汽油怎么由石油得来~

汽油大部分是原油经过一次加工或二次加工获得。
一次加工就是利用原油中各种组分的沸点不同,分馏得到。这部分汽油已正构烷烃为主,燃烧性能不好,且我国原油以重质原油为主,直馏得到的汽油量也非常少。所以我国的汽油以二次加工为主。
二次加工就是用化学的方法,获取轻质油品的过程。常用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异构裂化、催化重整、芳构化、烷基化等方法。除加氢异构裂化获取的汽油辛烷值高且不饱和烃少外,其他的方法多含有大量的不饱和烃,汽油容易变质,所以还需精制。为了满足发动机的需要,不产生爆震,多数炼制的汽油需加入抗爆剂来提高辛烷值,例如四乙基铅(早已标准使用)、锰盐和MTBE(醚类物质,现在常用的)。

汽油是由石油分馏的。
混合物中的各种烃,一般是含碳原子数越少的分子,沸点越低;含碳原子较多的分子,其沸点越高。当给石油混合物加热时,低温,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冷凝分离出来;随温度的升高,较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冷凝分离出来,不断继续加热、气化、冷凝,就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这种方法叫石油的分馏。石油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为石油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为了不使高温下高沸点的烃受热变化和炭化结焦,常采用低于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分馏,叫做减压分馏。石油分馏的产品:溶剂油(C5~C6 30~150℃)、汽油(C5~C11 220℃C以下)、煤油(C11~C16 180~310℃)、柴油(C15~C18 200~360℃)、凡士林(C16~C20 360℃以上)、石蜡(C20~C30360℃以上)、沥青(C30~C40360℃以上)。
主要是沸点不同,密度不同,热值不同。

食用油是怎么来的,谁第一个发现者
答:意思说食用肉类,春天吃羔羊乳猪,要用牛油烹调;夏天吃鸡干鱼干,用狗油烹调;秋天吃小牛幼鹿,用猪油烹调;冬天吃鲜鱼大雁,用羊油烹调。可见这时候人们己经对各种动物油的性质有所认识,因而强调某个季节、某种肉类要用哪一种动物油来烹饪效果才最好。大概这时期人们食用的动物油主要来源于饲养的家畜,...

地球上是怎么形成这么多石油的?未来人类会把石油消耗一空吗?
答: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我们抽出一桶石油,地球就少一桶的石油。人类这一百年来使用石油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这要归功于技术的发展。以前由于技术的落后,人类对石油的探测十分被动,如今人类已经可以在深海探测石油,而且探测出来的石油量也十分惊人。人类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还不能找到替代...

人类是怎么发现食用油并用它来烹饪的?
答: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依靠渔猎和采集植物为生。火的出现让他们开始学着烤制食物。在他们烤制肉食之际,发现从动物体内熔滴下来的油脂具有特殊的香味,而且肥肉细嚼亦能挤出油脂,从而懂得日晒、烘烤和挤压均能从含油丰富的动物中得到油脂。从此萌发了人类利用动物油的历史。而后古人在烤食过程中,发现一些果仁...

中国古代的食用油有哪些?是怎么来的?
答:由于动物油获取提炼更加便捷,在宋朝以前,是主要的食用油。古代常用民脂民膏代表财富,这就与动物油有关。《释名》有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举例来说,牛羊油叫脂,猪油称膏。宋元理学家陈澔有另外的解释,他认为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也就是说固体油是脂,液态油是膏。在烹饪方法上,脂膏...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会再生吗?
答:这种理论解释碳氢化合物的来源是地球形成时,与生俱来的。石油就可以再生了。无机成因说,也叫非生物成油理论,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讲明白没?可能更迷糊了,SORRY!目前的学术观点就是这状态,都是假说!在远古的...

石油是怎么来的?
答:鄜、延境内有石油,从前说延水东岸有石脂水,指的就是这个.石油产 于水边,与沙石,泉水混杂在一起,缓缓地从地里冒出来.当地人用野鸡的 尾羽把它沾起来,采集后放进瓦罐里,很象纯漆.它燃烧的时候象麻一样, 但烟很浓,把帐篷都熏黑了.我想它的烟也许可以利用,就试着把它燃烧后附在物体上的烟煤扫...

玉米油是怎么来的?
答:玉米油六大特点:含丰富的维生素E 自然纯净不含胆固醇 易消化,吸收率高达97 清香透亮少油烟 符合健康饮食消费潮流 发现玉米胚芽的珍贵 玉米不是油料作物,油份主要集中在玉米胚芽中.玉米胚芽只占整颗玉米子粒的105左右,是玉米的生命核心,一颗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只有那一小点的胚芽可以用来榨油,通常来说,一瓶...

石油是怎么被发现的
答:问题四: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

石油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答:问题五:石油是怎么来的?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 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根据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而命名的。在″石油″一...

地沟油是怎么来的
答:4. 劣质植物油加工: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会使用劣质原料或非法手段,将植物油加工成食用油的副产品,再制成地沟油。地沟油的提炼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油脂、提炼、精制和检测。精制是为了去除杂质和改善味道,最后检测是为了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总的来说,地沟油是通过不同方式从生活和工业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