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题征文

作者&投稿:磨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因为我们认识到,一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提高和改善三门峡市居民生活的质量,是三门峡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二是三门峡通过发展城市森林,能够把三门峡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完整、城区绿化成网、城郊森林环抱、城乡协调发展、林水相依、人与森林和谐共存的现代化、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城市。三是发展城市森林已经成为三门峡城市居民缓解压力、调节心情、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四是有助于三门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禀赋,通过将黄河文化与城市森林建设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地方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道教文化对城市森林的深层次影响,形成独具三门峡地方特色的城市森林,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五是三门峡主要地貌特征属山区,而广大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主要靠林业,在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前提下,通过城市森林建设,积极发展城郊生态经济型林业,提高林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
  记者:三门峡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哪些优势?
  张建友:三门峡市创建森林城市至少有四大优势。首先是地理优势。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3省交界处,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郑西高铁客运专线、310国道、209国道等。其次是物种优势。三门峡境内有小秦岭、伏牛山、熊耳山、崤山等多条山脉,地貌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市有植物2100多种,有秦岭冷杉、连香树等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树种;还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140多种,珍稀保护动物26种,主要有金钱豹、苏门羚、大鲵等。再次是林业优势。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68.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6.73%,居河南省第一位。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116.5公顷,城市绿化率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2平方米。最后是基础优势。这里面包含:一是森林资源增长迅速。近年来,三门峡市林地面积和林木蓄积量迅速增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二是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造林绿化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三是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多项林业工程的实施,三门峡市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每年冬季,上万只白天鹅从寒冷的北方飞到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新闻媒体来三门峡观赏白天鹅,成为了三门峡市的“一张名片”。四是林业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工业原料林、经济林、种苗花卉和森林旅游“四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板一体化、果品加工、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生物质能源等六大产业,切实提高三门峡市林业产业化水平。五是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格局初步形成。2000年以来,我市建立城郊绿化义务植树基地65个。加快城郊森林公园开发步伐,初步形成了以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森林旅游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现。六是森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经通过并颁布了《三门峡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三门峡市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等许多地方性法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不断加强。
  记者:听到你谈的这些优势条件,很为你们高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你们还存在哪些困难?
  张建友:困难当然很大啊,我认为主要是下面几点:一是森林资源总量有待进一步增加,我市森林资源总体质量较低,区域发展较不平衡。全市有林地以纯林为主,混交林比例偏低,结构简单。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森林资源多集中西部的卢氏、灵宝。二是城区绿化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展,城市框架的拉大,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都出现了数量上、规模上的不足、管护成本过高等问题突出,已影响到城市绿地生态效能的充分发挥。三是产业富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加工水平和档次低,品牌优势力不强等。四是资源管理和开发水平有待于强化,由于造林树种较为单一,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有待于加强森林资源和病虫害监测,强化资源管护手段的信息化建设。
  记者:克服困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门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方向、措施是什么?
  张建友:我们三门峡人首先是建设理念明确,根据我市区域特色和自然特征,构筑“林在城中建,城在山水间”的生态城市格局。把三门峡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人文乐土和宜居家园。其次是我们的建设目标明确,通过实施城区绿色空间扩展工程、南山森林景观建设工程、黄河沿岸景观林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组团建设工程、乡村人居林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工程、森林湿地资源保育工程和森林资源安全工程等建设项目,全面推进三门峡森林城市建设。三是建设布局明确,以三门峡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一城二带三区四极多廊多点”的市域森林城市发展总体布局框架,通过这些明确的布局,使我市的城市森林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四是建设工程明确,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完成10项工程的建设。这10项工程是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建设工程、城郊绿色生态空间建设工程、县(市)城区绿化建设工程、村镇人居林建设工程、绿色廊道网络体系建设工程、森林旅游建设工程、林业产业工程、森林与湿地资源保育工程、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森林资源安全工程。通过实施上述10项工程以后,三门峡一定会以“黄河水畔森林城,休闲宜居三门峡”的新面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造福于子孙后代。

他妈娘的

以创建森林城市为主题”800字作文,该怎么写~

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内容是关于“2+1”三城联创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这一条。什么是森林城市?森林城市要求城市建成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3%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5平方米以上等等。而现在我们延安市的绿地还比较少,覆盖率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指标。 城市被青翠欲滴的森林或绿地环绕,空气中飘来一阵阵花香,道路两边繁花似锦、绿草盈盈、杨柳依依。清澈见底的延河穿城而过,河里划船游玩的游客和延河岸边观景的游客络绎不绝,满大街行驶的全是一辆辆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或自行车……当然,这只是未来的国家森林城市--延xx,目前虽然没有达到如此的境界,但这将会成为一个目标,指引着我们去把延安城市打造成够格的国家森林城市,未来天蓝、水清、绿色多的延安城将喜迎八方游客,助力红色旅游业做大做强,为延安的广大群众和来延旅游的游客提供绿色、环保、舒适的生活、工作、休闲、娱乐场所,也必将为延安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广大群众的福祉安康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也正是我们延安市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为了早日创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延安市政府筹巨资专门用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等等,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加大了宣传力度,想从根本上解决延安市绿化覆盖率小的问题,全力打造够格的森林城市。经过各级政府和全市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近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延安的绿地面积成倍增加,天蓝、水清、绿色多正逐步变成了现实,延安新城和延河湿地公园已初具规模,不仅使整个延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延安的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当前全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中做什么贡献呢?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大有作为。首先,我们应该成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宣传志愿者,通过我们的宣传,让身边的广大群众了解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意义,让创建工作成为深入人心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其次,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要厉行节约,防止浪费,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块煤等等,要切实珍惜资源,植绿护绿,减小污染,为创建工作贡献我们的力量。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起,积极参与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队伍中去吧。

创建森林城市 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以及锦江环城绿地等国家、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城市森林整体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项荣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成都市“清波绿林绕重城”的风貌更加引人注目.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记者:四年前,成都提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何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葛红林:近年来,成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共投入260多亿元,每年义务植树超过780万株,200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46%,建成区绿地率达33.65%.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绿化美化市民生活,正在成为现实.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增强我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规划.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建绿,按照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的理念,历时两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森林体系发展规划》,配套编制绿墙建设、生态河道、路网工程等若干专业规划,增强了修复城市生态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提升了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和质量.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管理.我们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努力打破城乡绿化管理二元体制.市县两级林业局、园林管理局合并成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统一城乡绿化管理,规范森林资源管护,有序推进创建工作.全市育林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市域水系绝对生态控制区绿化覆盖率上升到98%. 城乡一体统筹绿化建设.我们坚持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城区推行“以空间增绿地”,以立体绿化、屋顶绿化为主要手段,做好立体空间绿化,提升城市绿化总体绿量,全市屋顶绿化200公顷,主城区墙体垂直绿化146万平方米;近郊实行“以绿地促效益”,在城郊生态敏感区建设城市生态屏障林,鼓励农民种植花卉苗木,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近郊农民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现金收入70%以上;远郊施行“以森林聚人气”.以生态示范区为主要着力点,以森林基地发展森林旅游为重要途径,吸引市民户外旅游,青城山景区、虹口景区为代表的1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结合这一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葛红林:我们坚持把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升华展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景观.打造环抱城市的10大郊野森林公园,环绕组成林城相融的绿色生态屏障;绿化流经城市51条河道林荫堤岸,串联结成林水相依的滨江风光林带;修建覆盖城市的900公里绿色健康走廊,集散形成林路相伴的网状景观风韵;装饰点缀城市的1200多个园林式小区和街头游园.这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和谐搭配,既使得建绿系统更加协调,绿地功能更加完善,又使得自然风景与城市景观相得益彰.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文化.注重挖掘古树名木文化传承价值,对维系城市生命与记忆的9497株树木,一树一册,抢救保护.经过不懈努力,在一批历史悠久的名胜景区、文博寺院和旧城老街,完好保存了1675株,成为追寻蓉城遗址史迹的绿色标识.体现川西民间风情的林盘园林,在一批典雅古朴的乡间古镇、自然村落、农家庭院和名人故居,整理开放了100余处.在一批重新修缮的重点保护片区和改建扩建的特色文化街区、生态公园广场,原生树木与人文绿化鳞次栉比,成为品味绿色植被繁衍生息和园林艺术的特殊窗口. 塑造森林城市特色品牌.注重延伸森林天然肌理促进城市环保,同步实施治水、治脏、治尘“三治行动”,逐步实现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在西部地区率先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用好森林资源价值烘托城市美景,大力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和山水游,创意推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荷塘月色、东蓠菊园、江家菜地“五朵金花”,定期举办桃花会、梨花节系列节会,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城市青山环抱、市域森林环绕、市区绿水环流、郊野绿海田园的优美景色,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宜居城市. 记者:老百姓都说成都越来越美,幸福感越来越强,可见“创森”工作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葛红林:一座城市,一看建筑,二看树木.我们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体会到,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改变了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外貌,满足了市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热情渴望,也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勃勃生机. 生态质量在创建中提高.城市覆盖在森林绿荫下,植被明显增加,全市造林育林达到107.8万亩,常年管护森林面积572.3万亩,人均公共绿地9.22平方米,市区干道绿化面积26.4%.自然环境明显变化,5年来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以珙桐、红豆杉为代表的野生植物增至3000余种.污染明显减少,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近4年每年平均在80%以上. 人居环境在创建中改善.全市建成园林小区793个,70%以上居住区和单位庭园绿化覆盖率超过40%,主城区公共绿地野生鸟类已达256种,较20年前新增24种,许多市民走出家门就能听鸟鸣、闻花香、赏美景.生活品质更优,森林绿地和5000多处乡村农家乐遍布城乡,市民选择贴近自然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绿色产业在创建中发展.全市林药、竹产、花木、茶叶、蚕桑、优质经济林果和绿色森林食品基地规模比5年前增长32.9%,超过150万亩,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增值向绿色加工转化,全市实施再造50万亩可持续利用产业林体系,可形成100万立方米木竹人造板生产能力和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效益向绿色消费放大,2006年全市苗木花卉销售收入l9亿元,绿色有机食品实现产值4.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340亿元,林木相关产业吸收农民工15万人以上,城市森林为城市和谐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 森林激活城市焕发青春,绿色激励事业万象更新.这是我们从创建森林城市实践中获得的领悟与认知,也是深深根植于我市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初中作文《创森林城市》800字
答:(一)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有关部门和科研人员大力推动下,城市森林建设在各地蓬勃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率先介绍国外城市森林的发展状况,并于1994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的城市森林研究机构,中国林学会也成立了城市森林分会。1995年,原国家林业部充分考虑我国陆地...

小学生绿色森林城市作文360字
答: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它能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不断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森林是氧气制造厂、是粉尘过滤器、是天然蓄水库、是天然空调……森林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好处!森林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作小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题征文
答:因为我们认识到,一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提高和改善三门峡市居民生活的质量,是三门峡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二是三门峡通过发展城市森林,能够把三门峡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完整、城区绿化成网、城郊森林环抱、城乡协调发展、林水相依、人与森林和谐共存的现代化、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城市。三是发展城市森林已经...

环保城市的征文
答:创建森林城市征文(1)当微风拂过还挂着露珠的小草,当五彩斑斓的蝴蝶围绕着芳香扑鼻的鲜花,当小鸟掠过苍穹的蓝天。大自然呈现出多么美好的一面。但当我们看到大自然凶恶的一面时,就不这么觉得拉。因为有时人们只会考虑到目前的利益,而不会从长远的利益去思考。这时,我们需要一种善于观察与发现精神...

建设森林城市,保卫美丽大田的作文可以怎样写?
答:人类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光辉的历史之后,在不得不开始正视自身缺点的时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保护环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美好的生活,那种牺牲环境以求发展的路再也走了通了。 过去,人类曾经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尽情地发挥着“主宰作用”,一方面...

承德王建勋文章获奖作品有哪些
答:《制度建设是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承德王建勋文章获奖作品有《制度建设是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承德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奖征文与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文450字数
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成都市“清波绿林绕重城”的风貌更加引人注目。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记者采访了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记者:四年前,成都提出“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如何做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 葛红林:近年来,成都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共投入260多亿元,每年义务植树...

森林城市――我心中的绿色家园征文400字
答:绿色铺满了世界。树木、灌木丛、草地……到处都沾满了绿的色彩!请让我们沉浸于那绿色的世界吧!早晨,张开眼,就望到那新颖的绿色。他们是大地的守护者,为人们增添的光彩。醒目的绿色给大地换了绿色的衣裙。躺在草地上,瞧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慢慢的绿色浸湿了它。绿占据了它。绿色是尊贵的标志...

求《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征文指导,不超过1500字。_百度...
答: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这也告诉我们,城市需要森林。 森林城市,在城市生态普遍脆弱化的今天,必然是今后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城市只有具备良好的森林...

创建森林城市手抄报内容
答:创建森林城市手抄报内容;我们应该学习环保知识,我们应给多水一用,我们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绿化校园,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三月的“植树,爱绿,护绿”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