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压强”知识点总结。 谁帮我整理一下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液体压...

作者&投稿:羿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1._________________叫压强,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_,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一个西瓜籽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20Pa,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的大小跟______和_________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______。

4.用29.4N的力将图钉按进木板,已知图钉尖的面积是0.2mm2,图钉帽的面积是50mm2,利用公式 ,计算出图钉帽受到的压强是 ,木板受到的压强是 。

5.由于液体受到______的作用,而且液体具有_________,所以液体对容器壁和容器底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计算公式是________,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_____和_______有关。

6.某水电站拦河大坝高105米,当坝内水深70米时,离坝底40米处受到水的压强可以用公式__________得出为 。

7.一艘船船底离水面5米,利用公式_________可以计算出水对船底的压强为 ,若船底有一个2cm2的小洞被一塞子堵住,利用公式________可以计算出水对该塞子的压力为 。

8.把_________________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闸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来工作的。

9.空气像液体一样,受到____的作用,而且具有________,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0.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______.

11.1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Pa,它相当于_____ 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当于_____ m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

12.液体和气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而且容易流动,因此他们统称为流体。实验表明:液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__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________。

13.如图所示,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 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 cm2(g=10 N/kg).(1)求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 Pa,求玻璃杯的质量.

附录:

【参考答案】

1.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帕斯卡; 帕;Pa;压力的作用效果;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20N。 2. 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的3. 压力; 受力面积; 越小; 越大 4. 5.88×105Pa ;1.47×108Pa 5.重力;流动性; p=ρ液gh; 密度; 深度6. p=ρ液gh; 2.94×105Pa 7. p=ρ液gh; 4.9×104Pa; F=pS;9.8N 8.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当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原理 9. 重力;流动性 10. 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 11. 1.01×105Pa;0.76;10.336;减小 12.压强小; 压强大 13.玻璃杯的质量是120g

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应该注意哪些知识点~

1公式:压强=液体密度*液体深度*10N/kg
密度单位必须用kg/m3,深度单位必须是m
深度指到自由液面的距离,比如一个曲折的水管,无论是在横着的水管里,还是竖着的,深度都是从“水面”到那一点的距离。
2装在玻璃杯里的水。如果是口比杯底宽,那么杯壁就会承担一部分水的重力,杯底受到的压力就会小些,压强也会小些。而不断匀速加水的过程中,因为高深度的增加会越来越慢(因为接来越宽),所以压强增加会越来越慢。如果是杯口比较窄的那种,因为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快,所以压强的增加会越来越快,但是压强不会出现偏小或偏大的情况,和直的杯壁的一样。

难点应该就这些了,除非和其它的浮力之类的结合。
手打希望采纳谢谢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F浮 G , 上浮 (3) F浮 = G,悬浮。(不会漂浮)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6.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7.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求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压强”知识点总结。
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倍速课时学练B面第八章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
答:【答案】: 课时达标 1、C 2、A 3、B 4、小于 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5、C 6、甲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当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水翼上表面凸起,它与船体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水翼下表面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因此在水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力(压强)差,所以船体被...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知识点总结
答:第八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压强 一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初二物理下册复习提纲(沪科版)
答:分析:当木块放入水时,木块会漂浮在浮在水面上,此时木块所受的浮力与木块的重力相等,则木块的体积V木和它漂浮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与木块密度ρ木和水的密度ρ水成反比。本题中,因为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只要利用量筒测出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再利用大头针将木块完全压入水中,测出木块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的目录内容是什么
答: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八章 压 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第 三节 空气的“力量”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九章 浮力 第一节 认识浮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整章公式,,,谢谢。
答:1.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B特例:对于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强p=ρgh 例...

物理八年级下册公式
答: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有如下:1、压力公式:F=P(压强)*S(受力面积)。2、压强公式:P=F(压力)/S(受力面积)。3、质量公式:m=密度*v(体积)。4、功:W=FS=Gh (把物体举高)。5、功率:P=W/t=FV。6、功的原理:W手=W机。7、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8、机械效率:η=...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复习提纲 沪科版
答:第八章:压强P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 N/m 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答: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八章《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 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 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 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内能 2、电能的计量 电能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千瓦时,通常叫做度,符号是kW·h。 1kW·h=3.6×106J 用电器...

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应该注意哪些知识点
答:1公式:压强=液体密度*液体深度*10N/kg 密度单位必须用kg/m3,深度单位必须是m 深度指到自由液面的距离,比如一个曲折的水管,无论是在横着的水管里,还是竖着的,深度都是从“水面”到那一点的距离。2装在玻璃杯里的水。如果是口比杯底宽,那么杯壁就会承担一部分水的重力,杯底受到的压力就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