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们多叫“子什么”,比如子贡、子路、子由等,是凑巧还是有别的原因? 孔子的十大弟子都有谁?

作者&投稿:明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是他们的表字
“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或敬称,古人喜欢用它起表字。
表字
literary name] 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详细解释
《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 太祖 虽登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宣和遗事》前集:“是时 温州 有方士 林灵素 ,初名 灵噩 ,表字 岁昌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归德 人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这个人姓 尤 表字 云岫 ,本是我父亲在家时最知己的朋友。”
基本概念
表字,又称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文献记载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孔子”,“孟子”,“老子”的“子”是对圣人级的任务敬称;
“子贡”,“子路”,“子由”的“子”应当是取名的习惯,和“君子”的意思差不多;
“子”也是古代的敬称,相当于“您”。

亲爱的同志们,不要乱猜啦!“子”是古代对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称呼,说话时相当于白话文的“您”;有时在姓名后面加“子”,比如孟子、孔子、老子。。。。都是有“先生”、大师的意思,也是敬称;指代词,多指男性,也可代指女性,如:与子偕老。

都是他们的字,楼主不要怀疑了,凑巧而已,子贡,原名端木赐,字子贡,楼主懂了吧

不是啊,应该是他们的字,古人除名字以外大都有号和字。比如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孔子的学生子由和子路是同一个人吗?~

子由和子路不是同一个人。
孔子弟子名子路,字仲由(不是子由),春秋时期鲁国人,性情刚直,好勇尚武。
而子由则指的是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希望能解决你的疑问

1、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不幸早死。主要作品是:《论语》(编集者之一)。
2、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其一说,在鲁国青州宿国(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其二说,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曲阜,其先祖是鲁国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君避战乱迁到棠邑(今鱼台县张黄镇大村)。
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先贤人物
3、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
5、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 。《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
6、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7、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8、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9、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
10、言偃(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受颜氏之儒曾子排挤,由于祭礼意见不合于曾子师弟。

扩展资料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门十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的弟子们多叫“子什么”,比如子贡、子路、子由等,是凑巧还是有别的...
答: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

孔子的弟子为什么叫“子什么”的那么多
答:冉耕 字伯牛 我个人认为他们在得到字的时候,有兄弟就按照伯仲叔季来取,没有兄弟的就叫 子什么,似乎是这样,没有深究过

孔子有名弟子的字和姓名
答:孔子一生,据史书记载,教导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概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他们是: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文学:卜商(字...

字里有“子”的孔子弟子,你都分的清吗?
答:我开始以为是孔子的“子”字辈,后来发现,这些弟子有的比孔子小几岁,有的则小几十岁……所以查阅了资料,了解到, 字“子×”是中原人的习惯,这种结构在鲁卫郑宋诸国都很常见。 在论语里,“子”一般是对孔子的尊称,子在“字”中也应该有尊称的成分。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不要厚此薄彼嘛!

孔子的弟子都有哪些?
答:孔子的弟子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1、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不幸早死。主要作品是:《论语》(编集者之一)。2、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

孔子的最著名的十个弟子分别是谁?
答:5,子有即冉求,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6,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他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7,子路即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因他曾为...

孔子的弟子中有几个人的字叫“子由”?
答:没有叫子由的,只有名叫子路名叫仲由。另一个弟子叫字冉有,字子有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字子由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又名季路。春秋末期鲁国卞人(今山东泗水卞桥镇)。出身低微,家境贫寒,性情粗野,曾‘陵暴孔子’。后来受孔子劝导‘请为弟子’。是孔子早期学生之一。他性格直爽,...

孔子的得意门生叫子什么?
答:孔子叫子开去做官,子开回答说:“我对作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公伯缭,字子周。司马耕,字子牛。樊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公西赤,字子华。比孔子小四十二岁。施,字子旗,比孔子小三十岁。梁鳣,字叔鱼,比孔子小二十九岁。颜幸,字子柳,比...

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叫什么??
答:孔子门下的72个徒弟颜回 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因为穷而好学,营养极度不良,而用脑格外过度,导致严重早衰,二十九岁头发白尽。 闵损 鲁国人,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冉耕 鲁国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 冉雍 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其父不肖。

孔子的徒弟们
答:颜渊生活非常困难,但他却安贫乐道。他继承了孔子“仁恕”(仁爱宽容)的学说,又非常爱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在孔门弟子当中,学识较为突出。当颜回不幸中年故去时,孔子痛心不已,拍着胸脯悲叹道:“颜回的故去是老天在要我的命呀!”可见,当时颜回在老师孔子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子路,名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