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以来长春的历史变迁 长春市在哪里啊?

作者&投稿:晋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32年1月1日长春县改制长春市,至此,市制始成。是时长春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并于3月14日定长春为伪满洲国国都,15日易名为“新京”市。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81.7万人。1945年“八·一五”光复,长春乃复其名。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实施军事管制。此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长春市反复争夺,两度易政,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48年10月19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市于1980年同日本仙台市、1981年同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市、1983年同英国伯明翰市、1985年同美国弗林特市结为友好城市;在广州、大连设立了办事处。

长春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



清初,朝廷对东北一直实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后,大面积土地被开发,人口剧增。嘉庆五年(1800)清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
1865年挖城壕、建筑木板城垣,长春建城。
光绪七年(1881年)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光绪十五年(1889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
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攫取中东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铁北二道沟)。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沙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各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长春府隶属于吉林省。
长春旧影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各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长春府隶属于吉林省。
1908年日本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民国十四年(1925年)分设长春市政公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伪满洲国宣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长春新民广场
1932年伪满伊始,长春市区人口数为126309人。1943年年末伪满鼎盛时期,市区人口数为754210人。1945年伪满末期,市区人口数为716815人,此时约有14万日本人。伪满鼎盛时期加上驻长春的大量军队、外国侨民和巨大的流动人口,全长春地区总人口已逾120万,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和外国侨民,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关区、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多种族聚居,被称为“东方瑞士”。1948年围城前,市区人口数约为50万,人民解放军入城时人口数约为17万。
长春旧影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垮台。12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1945年8月8日,前苏联政府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伪满洲国皇帝宣布退位。9月20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成立了长春卫戍司令部,逮捕了伪满洲国各部大臣,连同溥仪先后押往苏联,伪都长春同东北一起光复,日本帝国主义苦心经营14年的伪满洲国彻底覆灭。
前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后,东北抗日联军联合作战。1945年9月20日,抗联教导旅旅长、东北党委书记周保中以苏军驻长卫戍司令部司令的身份,率领部分抗联战士进驻长春,协助苏军接管伪满政权,同时组建人民武装,筹建民主政权。11月8日,经苏方同意,中共中央东北局调中共山东分局社会部长、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刘居英(未公开身份)出任长春市市长。刘居英接管长春市政府后,立即发布协助苏军实行军管,保障市民正当权益,发展自由贸易,严惩罪大恶极汉奸,取消苛捐杂税,兴办国民教育,开展市政建设等7项施政纲领。
和平解放史称“兵不血刃”,然而长春的和平解放却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长春的优秀儿女为了家乡和全中国的解放,在长春外围战斗中伤亡4000多人,在市区遭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300多人,还有10多万人民群众在国民党“杀民养军”的政府下饥饿而死,长眠在长春这块土地上。他们用血肉之躯和累累白骨,同国民党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和平解放。
长春
1948年,市区人口约为50万人。1948年5月23日-10月19日,长春围城战,史称“困长春”。历时五个月的围城,使得长春城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死城,饿殍之城,白骨之城。困长春结束后,市区人口减至约17万人。1988年10月18日,在“困长春”40周年之际,长春市政府在长春南湖公园北门修建了一座“长春解放纪念碑”,供人们凭吊当年长春解放死难同胞的亡灵。
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随军入城。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3月10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
1949年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长春市改为吉林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到长春,长春市成为吉林省会城市。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指示,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文革”期间,
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长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计划单列市。

长春,古称“茶啊冲”,汉译“天之城”,被誉为北国春城。吉林省省会,东北亚区域国际化大都会,中国最大汽车工业城市、国际电影名城,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副省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东北地区第二大都市。辖10区、4新城、1国家先导区、1国家综合保税区、1生态旅游度假区、4市(县)。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位于北纬43°05′-45°15′,东经124°18′-127°02′;市中心坐落在东经125°19′,北纬43°43′。南北距离217.5千米,东西长227千米,总面积2056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90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42.07平方千米。截至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长春地区总人口868.72万,其中流动人口约为70万。市人民政府驻南部新城开发区,邮编:130000。行政区划代码:220100。固定电话区号:0431。拼音:Changchun Shi。
  长春始建公元前2000年,是肃慎王国之第二个王都。时为惠(秽)族(秽族,肃慎一支)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三个七字读音Xi,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报喜之义而得名),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喜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
  公元前约1800年惠(秽)、漠(貊)两族逐渐迁徙在喜都融合成为惠漠(秽貊)族(满族前身),号德惠(得秽)国,改“喜都”为“合龙(合隆)城”。西汉时期建立扶余国,渐与中原东汉文化交流。道教传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满语“关口二郎”当为灌口二郎转音,实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内有许多二郎神庙。改国都合龙城为“天罡城”。此时人口已经过万,城墙和宫殿也改为石质建筑。在此后漫长岁月里,这座古都虽改过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东北古代王国的王都。
  唐朝开元时期,长春地区成为唐‘安北都护府’的一部分,时被中原人士称为“书山府”,是唐朝发配文字狱犯人的地方,当时书山城被冤枉发配的文人很多,也使之成为文化之城,是许多中原学子向往的学习之地,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广为流传至今。此时长春已人口近十万的大城市,城墙面积扩大了数十倍。也因为这一时期中原文化广泛传入东北亚地区,此后千年一直影响东北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定为国都。后迁都“敖东城”,但隆州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万。
  公元916年,契丹建国,逐渐强大。长春地区成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于契丹的一个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将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为“耶律德光城”。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句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
  此后蒙古日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将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遗迹。
  明朝后期女真再次勃兴,建立大清国,长白山成为满洲族(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祭祖的圣地,在原来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驿站成为去长白山的必经之路,乾隆几次在夏季到长白山祭祖路过这里时都发现这里的气候比盛京凉爽很多,而且风景宜人,便顺口说出“长白千载古锡州,春光无限在宽城”的诗句,后来嘉庆登基后去长白山祭祖,来到这个驿站时也发现这里气候很凉爽,又听说先帝说过的话,便在嘉庆5年(1800年)开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机构,取其中第一句的两字设“长春厅”。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
  1896年帝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帝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帝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121.7万人。是北方唯一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城市 ,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当时城内的满、汉、朝鲜、蒙古和 回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今天的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今天的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称为东方小瑞士。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于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长春。但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的魔爪又伸入长春,使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市区人口最后减至17万人。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新的长春,宛若一颗镶嵌在中国松辽平原腹地的明珠,在不足二百年近代城市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以其年轻而美丽跻身于国内特大城市之列!而已经淹没的长春古代历史又相似饱经风霜的老者,讲述这里曾经的跌跌撞撞、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从古都到新城,悠远和年轻这两种不同的力量,都注定了长春必定辉煌!!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坐落在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科研生产基地,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型国有铁路客车制造企业,是铁道部工业总公司所属从事机车车辆制造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及地铁电动客车的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年生产客车数量最大的制造工厂。长春现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长春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长春科技教育基础雄厚,拥有普通高等院校三十二所,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一百多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二十多位,在光学电子、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有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坐落在长春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为弘扬电影文化,长春市政府自九二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电影节,邀请国内外电影界知名人士和电影厂商汇聚长春,共创电影辉煌;长春的绿化在国内知名度较高,市区绿化覆盖率达接近80%,夏季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著名的净月潭森林旅游区总面积近二百平方公里,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市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热线。长春是沿边开放城市,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有关优惠政策。长春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拥有国际、国内航线三十四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已同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和图文传送。九八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鼓励国内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纷纷来长春投资兴业。目前,长春地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二千多家。已同日本的仙台、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小石城、加拿大的温泽等十一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
  长春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吉林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农业高度发达。中国十个产粮大县有七八个来自吉林省,而其中大半位于长春平原。围绕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带动长春农牧业发展动力强劲,2007年长春的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长春皓月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清真产品远销中东和阿拉伯世界,赢得广泛赞誉。
  长春的“市花”是君子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培着这种来自宫廷的名花。这种花古朴庄重,花十分端庄艳丽,有一种古雅的美,是中国花卉中少见的一族。著名的人民大街两侧,高大的树林整齐地排列着,街口的石阶上,种植着一畦一畦的鲜花,满街飘香。
  东北汽车工业最强---长春(中国汽车之都)
  东北光电工业最强---长春(光学之都)
  东北电影文化最强---长春(电影之都)
  东北农业实力最强---长春(农业之都)
  东北科技实力最强---长春(科技之都)
  东北教育实力最强---长春(大学之城)
  长春是中国第一个全由外国专家规划设计的城市。
  长春是中国唯一的仿照外国首都建造的城市(巴黎,堪培拉)
  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
  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
  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实现主干道电线入地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
  长春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1938年)
  长春也是亚洲近代唯一一个一度比东京还先进的城市。
  长春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长春,南京,杭州,昆明)
  长春是亚洲绿化第一的城市。(包括净月新区森林覆盖率接近80%)
  长春是中国大学在校生在城市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城市(100万/480万)
  长春有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大学,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也是由中国KP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
  还有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26所。
  长春同时也是中国科教名城。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长春诞生。
  新中国第一辆轿车在长春诞生。
  第一汽车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长春是新中国电影工业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在长春诞生。
  目前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看长影的电影长大的。
  长春目前还拥有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
  长春是中国轨道车辆的摇篮。
  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在长春诞生。
  新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列地铁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长春诞生。(实验)
  长春客车厂是世界规模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产品有北京地铁,北京轻轨,武汉轻轨,重庆单轨轻轨,广州地铁,平壤地铁,德黑兰地铁等,以及中国绝大多数铁路客车)
  长春是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在长春诞生。
  此外还有几十个中国第一,长春承载了中国太多的梦想与期望!
  长春光机所是中国最早和最负盛名的光学研究机构。
  长春是中国基因生化事业的摇篮。
  中国第一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支基因工程干扰素在长春诞生。
  中国第一批单克隆抗体在长春诞生。
  中国的爱滋病疫苗也在长春研制。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疫苗研究生产单位
  长春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神舟六号的有效载荷(主要部件)以及玻璃窗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
  神舟六号的耐火材料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
  长春是中国航天员的摇篮
  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中国所有航天员均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
  据悉,这里还将走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长春还是中国第一个森林城市
  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城南就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面积150平方公里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长春还是中国粮食第一大市
  长春周围土地肥沃,全国十大产粮县,长春占了三个。商品粮产量和人均拥有量中国第一。
  长春皓月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牛肉加工和出口企业,年加工能力居世界第四位。
  长春的吉林德大是世界农牧企业、全国工业企业、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全国工业企业进出口4个500强。亚洲最大的肉鸡屠宰加工企业。
  长春大成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二位

20世纪30年代以来长春的历史变迁
答: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81.7万人。1945年“八·一五”光复,长春乃复其名。1945年8月19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实施军事管制。此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长春市反复争夺,两度易政,至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48年10月19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

长春有那些全国之最?
答:中国第一列地铁在长春诞生.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在长春诞生.(实验)长春客车厂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五大轨道车辆制造商.(产品有北京地铁,北京轻轨,武汉轻轨,重庆单轨轻 轨,广州地铁,平壤地铁,德黑兰地铁等,以及中国绝大多数铁路客车)长春是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长春诞生.中国第一台电子...

人民广场历史沿革
答:在广场周边,20世纪30年代,一批重要建筑相继落成:西南方的首都警察厅(今长春市公安局),东南方的新京特别市公署,西北部的满洲中央银行(设计者为西村好时),以及东北方的般若寺。1945年,随着战事结束,广场名字几经更迭:苏军占领后命名为斯大林广场,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拔地而起;随后国民党政府接管...

关于长春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情况介绍,以及长春市的历史背景。
答: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正式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废除新京特别市,正式批准析长春县置长春市,为吉林省省辖市,同长春县均隶属于吉林省。 1948年解放军围困长春,使得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1948年围困长春使得市区人口最后减至17万人。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

长春市朝阳区概况
答:朝阳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伪满洲国在此设立国务院和司法部等八大部,成为其政治文化中心。1948年长春解放后,该区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在1955年定名为朝阳区。长春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为朝阳区带来了发展机遇,这里成为了众多国家项目和科研机构的聚集地,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哈尔滨长春属于哪个省?
答:哈尔滨属于黑龙江省;长春属于吉林省。1、哈尔滨 哈尔滨位处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副省级市,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户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2、长春 长春市居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处京哈与珲乌两条交通线交会处...

朝阳区的历史沿革
答:朝阳区的建制和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定都于长春。朝阳区是伪“满洲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伪“满洲国”的国务院及司法部等八大部均建在这里,是伪“满洲国”统治的中央区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光复后,这里设立了钟华区、...

东北三省沦陷简介
答:日军虽然最终攻占了南大营,但也付出了相当代价,日军独立第一大队第三中队长仓本茂被中国军队击毙。1931年10月15日,汉奸张海鹏率领伪军三个团先行对嫩江大桥发起进攻,被守军击溃,守军也趁势破坏了嫩江大桥。11月3日上午,日军以铁甲列车和飞机大炮为掩护,强行修理嫩江大桥,并在当天下午修复了嫩江大桥...

918事变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答:主要内容;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巡视铁路为名,在东北军驻地柳条湖南满铁路段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历史影响;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哪年 九一八发生了什么事
答:1、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2、一九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