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的历史 四川遂宁的历史、和它的来历?

作者&投稿:焦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中国革命老区蓬溪县享有“梓东邹鲁”的美誉,现为四川省遂宁市下辖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船山区、射洪县、大英、武胜、南充、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31乡镇。

  2. 蓬溪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汉代道家严君平隐居之地,明代宰相席书,清代宰相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开国少将李泛山故里。旅游景点有赤城湖唐兴书院、高峰山、中国红海、白塔禅院、旷继勋公园、宝梵寺、常乐寺、高洞庙等。

  3. 蓬溪县夏、商、周为蜀国地,秦为蜀郡地。汉属益州广汉郡(郡治今射洪县沱牌镇通泉坝)辖,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分广汉郡置德阳郡(郡治今遂宁斗城),今县境为德阳郡德阳县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德阳郡更名遂宁郡,辖地未变。孝武帝时,分广汉县置德阳县。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遂宁郡分为东、西遂宁郡,今县境隶属东遂宁郡。萧梁时期(502—534)德阳县更名为小溪县,今县境隶属新州东遂宁郡的晋兴、小溪县地。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东遂宁郡置怀化郡,改晋兴县为始兴县,小溪县为方义县。县境属合州怀化郡的始兴县和合州东宁遂郡的方义县属地。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于东遂宁郡置遂州,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义县治所设遂宁市城区,县境为遂州石山郡的方义县和怀化郡的始兴县辖地。
      隋开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辖县、怀化郡、石山郡被省。开皇十八年(598),始兴县更名为青石县,县境为遂州青石、方义县地,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遂州改遂宁郡,辖县未变。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行州统县制,遂宁郡更为遂州,太宗贞观元年,国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剑南道。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割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县治蓬川(今鸣凤镇翔凤),县境为唐兴、青石县地,武后长寿二年(693)唐兴县更名为武丰县,中宗神龙元年(705),武丰县复名唐兴县。景龙二年(708)析唐兴县北部地区置唐安县,县治设赤城镇茶店子。玄宗开元元年,废唐安县,迁唐兴县治于唐安县治所。唐天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因治所临“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为遂宁郡。蓬溪县隶属剑南道遂宁郡。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后为前蜀(907—924),后唐(925—933)和后蜀(934—965)所据,县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乾德三年(965)灭蜀后,改剑南道为西川路,宋咸平四年(1001)原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县属梓州路。神宗熙宁元年(1073),省青石县(今潼南)入蓬溪县。翌年(1074),青石县又复置。徽宗政和五年(1115),遂州更名为遂宁府。南宋端平三年(1236),蒙军入川,遂宁府迁蓬溪县蓬溪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长江县并入蓬溪县。县境隶属四川行中书省潼川府遂宁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遂宁州为遂宁县,蓬溪改属潼川州。次年,蓬溪县并入遂宁县。洪武十三年(1380),蓬溪县复置,并将青石县涪江左岸地区划归蓬溪县。清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并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遂宁县复置。
      清雍正八年(1730),建置调整,蓬溪隶属四川布政使潼川府。
      嘉庆七年(1802),全川设5道,蓬溪隶属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国二年(1913),四川划为7道,蓬溪县仍属川北道。民国3年,四川由7道改为5道,蓬溪属嘉陵道。民国24年,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蓬溪隶属于驻遂宁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1950年1月5日,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川北行署遂宁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9月,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合并为四川省,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蓬溪隶属遂宁专区。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蓬溪县划归绵阳专区。1968年9月,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
      1985年5月,遂宁市成立,蓬溪县隶属遂宁市。1997年12月28日,蓬溪县老三区十一个乡镇(含红江镇三个村)划出成立大英县。



遂宁蓬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遂宁、射洪、大英、武胜、南充、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合川等八县市毗邻接壤。幅员面积1251km2,全县辖15个乡、16个镇,全县总人口74.7万人。蓬溪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等特点。
蓬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东晋永和11年(公元355年)就建巴兴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名蓬溪县。勤劳智慧的蓬溪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宝梵寺壁画,鹫峰寺及白塔、四川抗金要塞蓬溪砦(寨)等荣载史册。1929年旷继勋率部于蓬溪大石镇牛角沟起义,次日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苏维埃政府,荣载《中共党史》、《解放军将领传》。蓬溪享有“五《史》之乡”的美誉。2000年蓬溪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之乡”,“川中大乐”名扬全国,2004年,省作家协会在蓬溪建创作基地,并积极争取宝梵寺壁画和白塔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深厚文化底蕴的进一步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增速超十三、人均达三千、财力翻三番”的发展战略。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6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9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6万元。
蓬溪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39647公顷,农产品优质率达80%以上,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面积达56万亩。2002年蓬溪县被国家列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县,成为了全省最大的PIC外五元生猪制种基地,畜牧业产业化得到实质性推进,四川美宁食品公司、四川齐全有限责任公司已投资发展建设肉牛、PIC外五元生猪养殖基地和生产企业。大石西瓜、何家坝柚子以及沙梨、黄桃、柑橘等时令水果远近闻名。
蓬溪工业形成了以丝绸、纺织、食品、电力、轻工、建材、机械等为主,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蓬山特曲酒获部省双优,丝绸、丝挂毯、分割肉、猪鬃、桐油纷纷进入国际市场。
蓬溪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发展后劲增强。全县供电能力达5万千瓦,可保证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增长的需要。形成了以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国道318线、省道邻遂路、县道蓬射路、金蓬路及乡级水泥路为一体的交通网络。开通了全球数字光缆传输固定电话、全球通移动电话、联通移动电话、国内国际电报、传真、宽带网络、互联网,电话装机容量达10651门。坚持经营城市意识,以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凸现文化特色,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县城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万;县城规划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
蓬溪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省级示范重点中学—蓬溪中学正在建设新的校区。全县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9402人,实施各类科技计划45项,取得国家、省、市、县科技成果26项。
蓬溪风光秀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县城城西2公里处的东方活湖,水面面积4000余亩,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并以其原生态植被、动物、鱼类、山水、田园以及“二十四孝”之“孟宗哭竹”、赤城宝屏山道家“洞经音乐”源起,佛教名胜白塔禅院为代表的儒、释、道文化和以入载《中国建筑史》的鹫峰寺天王殿,旷继勋将军纪念馆为代表的历史人文遗存为资源特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享有“川中明珠”、“蜀中西子”的美誉。位于城东10公里处的高峰山道观,因其建设按先天八卦修建设计,被誉为“川北迷宫”,至今四季游人如织,香火鼎盛,为四川省第三大道观,也是保存完整的道观园林,千年古柏众多,道家很多神秘的传说和仙界故事都诞生于此。高峰山不仅具有丰厚的道家人文资源,其自然生态资源也极为丰富,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山中“龙泉”、“油、盐、米穴”、五里石板古道、道藏碑刻、高峰晨望、西门晚眺等景观,自然朴素,灵秀宜人,极富道存韵致,又多田园情趣,2003年高峰山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城南5公里处的宝梵壁画,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善的古壁画,出自明成化2年,颇似唐著名画家吴道子之笔意神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收入《中国绘画史》等多种典籍。

蓬溪县鸣凤镇的历史~

王 庭 进士 著有《陈情乞归养表》《重修学宫记》

王旭龄 进士 湖北房县知县 郧阳县知县
夏齐树 书画名家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创作委员
席 春 进士 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河南道监察御史

遂宁历史久远。根据在射洪县仁和镇马鞍山南山采集到的人顶头骨化石初测,至少在公元1万年前,遂宁就有人类活动。夏商时期,全国划为九州,遂宁县境属梁州管辖。
春秋初年,四川境内出现巴国和蜀国两个奴隶制国家,遂宁县境属蜀国管辖区,秦统一后为蜀郡所辖。东汉末年(220年),置德阳县,治所在今城区内,境内置县也由此开始。西晋后期(约303年),流民李雄起义建立成汉国,置德阳郡,辖德阳县,郡、县治所仍在今城区内,境内置郡也由此开始。
遂宁历来是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小成都”之称。东晋以来,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
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遂宁郡,取“平息战乱,达到安宁”之意,故名遂宁。

扩展资料
遂宁是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以“养心”文化为特色的现代生态花园城市。西连成都,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地处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是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名胜
1、广德寺
广德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唐大历十三年(788年)敕封为“禅林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敕名“广德寺”。
坐落在遂宁城西2公里处的卧龙山间,是皇帝赐封的中国观音的著名道场,寺园森林330余亩,庙宇建设规模之大名冠全川,明代原始建筑居于全省之首、西南第一。珍藏于庙内的有圣旨坊、九龙碑、宋明玉印、缅甸玉佛、善济塔等。
2、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4公里,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灵泉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远在一千多年前就已成为佛教圣地历称:西方圣境,几与南海普陀山齐名,已列入《全国名胜词典》。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出家日和得道日。
3、中国死海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大英县境内,距离成都114公里,距重庆180公里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傍城而过。来自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地球的两次造山运动在大英县形成的地下古盐湖盆地,其海水(盐卤水)的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就高达42亿吨。“中国死海”海水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4、国家地质公园
中华侏罗纪公园(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化石群,以及天然优美的峡谷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园区共有硅化木遗迹10余处550多根、恐龙化石遗迹3处、地质地貌景观8处、水体景观5处以及人文景观6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遂宁

蓬溪县的历史
答:中国革命老区蓬溪县享有“梓东邹鲁”的美誉,现为四川省遂宁市下辖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船山区、射洪县、大英、武胜、南充、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31乡镇。蓬溪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汉代道家...

安溪地名的来历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典故等
答: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 凤城镇“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下辖莆田...

安溪的名字的由来?
答:安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从境内考古发掘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明,沿蓝溪两岸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在夏商时代已经孕育着古代文化,而且积淀相当丰富,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主要来自中原文化南移。唐朝至五代南唐,河南光州一带有不少名士墨客避乱前来...

南溪镇的历史沿革
答:文明门古城楼南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南北朝梁设南广县,隋仁寿初年(601-604年)因避太子杨广讳,改为南溪县至今。县初治今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北岸(涪溪口至桂轮场)。唐乾符二年(875年),在仙源坝筑奋戎城(今南溪镇)。宋乾德(963-969年)中,迁治奋戎城。南溪建县前,隶属犍为...

南溪历史
答:南溪悠远的历史,可以说早早地就拉开了文明的大幕。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 316 年),秦吞并古蜀国开明王朝,在巴蜀故地设立巴郡和蜀郡,统一后,设蜀、 汉中两郡,而南溪所在地属蜀郡。汉武帝建元六年 (公元前 135 年)开“西南夷”,置犍为郡,今县地属犍为郡僰道县地至南齐。“僰道县”就是...

县溪镇的历史沿革
答:从宋崇宁元年(1102)建县至解放后的1958年,县溪镇一直为县治所在地。1958年10月县治迁驻双江,是年撤镇并入县溪公社。1959年3月,通、靖两县合并,县治复迁入此,同时,从县溪公社划出高寨、下窑、恭江等地,与城区组建新城公社。1961年7月,通、靖分治,10月县治再迁双江,原新城公社撤消...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答: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拼音:an xi xian),英文简称Ann Kway,An Xi。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8万(2008年3月),其中...

安徽省绩溪县为什么属于宣城市
答:这是因为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国函〔1987〕185号批准,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民国元年(1912),绩溪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设道,属安徽省芜湖道。民国17年(1928),废道,复属安徽省。民国20年(1931)年初,设首席县长制,绩溪县归宣城县长节制。是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

句章的历史
答:八年废鄞州为鄞县,则慈溪实县封内地也,开元二十六年,析鄞县置慈溪,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名,故因以名县。按唐崔殷撰《溪孝子庙记》云:黯,后汉人,孝行著于乡邑,和帝召拜郎中,不赴,厥后世为名族故董孝为乡,慈溪名县。历史的长河总是曲折的,据《汉代地理志》载:“句章———...

贵溪有多少历史
答:贵溪的历史典故雄石镇,是江西省鹰潭市下辖的贵溪市市政府所在地,是贵溪市经济文化发展中心,雄石镇名从何而来呢?在贵溪城东,信江北岸,有一红砂巨石半浸水中。信江东来,直撞石壁,水流受阻,稍折而南,复又西去,于是为贵溪留下了一块大致三面环水的城关宝地。故而旧志称此石“雄踞流水;为邑左障。”因此被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