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一教和全真教的根本区别

作者&投稿:貊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一道

道教教派。或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之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伐诛邪伪,与天下万神分付为盟,悉承正一之道”。张陵之子张衡于东汉“永寿二年袭教居阳平山,岁以经箓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传说陵四代孙张盛徙居江西龙虎山后,为道教之龙虎宗,尊张陵为“正一天师”。唐宋崇道,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宋理宗敕三十五代天师张大可,提举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事,龙虎山正一天师遂为各道派之首;元世祖命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主江南道教事”;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正一道以张天师为道首,其道士可以不居宫观而有家室。

全真道
道教教派。始创于中国金代初年 。创始人王喆( 1112 ~1170),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豪门,早年曾应金朝武举,为小吏,后辞职还家。正隆四年(1159),自称在甘河镇遇仙,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去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号称全真七子 。全真道至此正式成立。该教教义受时代思潮影响,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作为信徒必读经典。修行方术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除情去欲,识心见性,使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归真,证道成仙。还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严守戒律,忍耻含垢,苦己利人。对犯戒道士有严厉惩罚,从跪香、逐出直至处死。金元之际邱处机嗣教时,全真道得到大发展。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朝见成吉思汗,大得赏识。赐给金虎牌、玺书,命他主持天下道教。邱回燕京后驻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 ),开坛说戒,弟子四出建立宫观,使全真道组织发展到极盛 。其后虽因与佛教辩论失败而受打击,但在整个元代全真道一直保持发展势头。

当金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 ,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 , 共尊东华帝君 、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下设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封建社会后期道教主要宗派之一。全真道内部又分化出一些小派别,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势力最强。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势力相对削弱 。清初著名道士王常月整顿教门,曾一度复兴全真龙门派,但终难挽救全真道在清代日渐衰落的总趋势..

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有什么区别~

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的区别有:
1、修炼方法不同
全真派道士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不尚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
正一很多都是有后代传承道法,平时主要以斋醮和符箓为主,多进行祈福禳灾。影视作品里的道士作法除妖大多都是以正一派为原型。
2、教制教规不同
正一派道士一般是居家修行,可以饮酒,不持荤戒,也可以结婚生子。
全真派道士在教制教规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观,不鼓励蓄妻室。为了规范道士言行,制定系统的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

扩展资料:正一教,全真教的起源
历史上全真道与正一派无疑同属道教,但开始它并不认同原有各派。正一教由天师道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并著写《老子想尔注》为天师家学。正一教的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天师道。发源时间在东汉末年,发源地在巴蜀、汉中一带。
全真教由开宗祖师王嚞所创立。创立年代在宋末元初。王嚞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称全真七子。
全真一词最早来源于庄子,《庄子·盗跖》曰:“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正一二字的意思是正以驱邪、以一统万。《崆峒问答》曰:何谓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全真
百度百科——正一

全真教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主张功行并重、清净恬淡、无私寡欲;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强调忠君孝亲。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须出家住观,不能拥有妻室,蓄发,戒律严格。
正一教传教形式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即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神福禳灾,并崇信鬼神。在戒律方面,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住宫观,可以不蓄发,宫观清规不如全真道严格。
全真教的主要经典有《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


正一道的主要心经有《正一经》。

拓展资料:
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亦称正一道。
天师道由道教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所创立,并著写《老子想尔注》,为后期道教发展打下了基础。随后,又由其孙张鲁改革教团,待曹操拜其为镇南将军后,道教开始向北方传播。张道陵的四代孙张盛,又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到龙虎山,至此道教也开始向中国的东南地区发展。
天师道,是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所立。当时在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规模的淫祀而害民。而这些祀奉鬼神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张天师携王长、赵升二位弟子和黄帝九鼎丹经,来到北邙山修行。后与巫鬼群体发生了大规模宗教冲突。川渝一带流传的张天师以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而被赶跑的巫鬼教不甘心失败,在大巫师张修的带领下,急跌天师道的教理,创立五斗米道。
根据后汉书.灵帝纪可知,张修为"巴郡巫人""巴郡巫妖"等。
正一道的创立使道教开始以教的形式出现,区别于以前的巫教,奉道为最高崇信,奠定了几千年的道教历史。
百度百科-正一教
百度百科-全真教
百度百科-道教

道教的正一和全真有什么区别?
答:2、在修行方法上,正一教侧重巫术,全真教则专注于内丹修炼。正一教深受中国传统巫术影响,宗教仪式中包含大量符箓、念咒、降神驱鬼等内容。相较之下,全真教以内丹修炼为核心,显著区别于巫术。关于道教的简介: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的基础上,以黄老道家...

道教正一派和全真派从服装穿戴上,怎么区分?
答:1、从道巾上来区分,全真派道士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2、从服饰上来区分,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但全真派以“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正一派以“蓝”为主。3、从道冠上来区分,...

道教全真教与正一派有什么区别?
答:2、分布区域不同 正一派较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而全真派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在南方地区也有所穿插(全真南宗)。3、历史地位不同 正一派在古代(金元两朝除外稍可匹敌)一直处于受统治者承认的正统地位。而全真派并不被统治者认可,其影响远不如正一派大。4、修行方式不同 正一派...

全真教相比于正一教,教义上有哪些不同?
答:正一教和全真教在义理和修行方法上都有不同。全真教和正一教教义在创建时间影响,所以教义上有诸多不同。全真教创建时间在金朝末期,主要有:《道 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孝经》(主张道、 佛、儒三合一) ;主要特征在于重内丹修炼,不尚符,不事黄白之术,黄白之术是指冶炼金银之术,以...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两者有何不同?
答:道教最早的创立者叫张道陵,也就是初代张天师,创教时间在汉顺帝时期。在张陵天师得了老君授予的三五都功经箓之后创教,当时叫做天师道,也叫五斗米道,正规叫法叫做正一盟威道。这是最早的正一。后期正一门派开始衍生,在原有的天师道基础之上,以天师道为首,上清,灵宝三宗合称正一,于是就有了后来...

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有什么区别
答:多进行祈福禳灾。影视作品里的道士作法除妖大多都是以正一派为原型。2、教制教规不同 正一派道士一般是居家修行,可以饮酒,不持荤戒,也可以结婚生子。全真派道士在教制教规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观,不鼓励蓄妻室。为了规范道士言行,制定系统的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

道教全真教与正一派有什么区别?
答:2. 地域分布:正一派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及以南的南方地区,全真派则以我国北方为主要的居住地,同时在南方也有所分布(尤其是全真南宗)。3. 历史地位:在古代(金元两朝除外),正一派通常被视为官方认可的道教正统,而全真派并未获得统治者的同等认可,其影响力相对较小。4. 修炼方式:正一派道士...

全真和正一的区别是什么
答: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但是目前中国道教却有着“全真”和“正一”两大流派。那么这两大流派有什么区别呢。全真教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性后命的内丹修炼;主张功行并重、清净恬淡、无私寡欲;重视儒家的伦理道德实践,强调忠君孝亲。提倡苦行忍辱,苦己利人。道士必须出家住观,...

全真教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正一道 道教教派。或称正一教、正一派。原为五斗米道。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符箓派之总称,与全真道同为道教之两大派。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不重修持;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驱鬼,祈福禳灾。相传张陵创教时,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教以正一新出道法”,又“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