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打过那些胜仗,打过败仗吗? 粟裕打过败仗吗?

作者&投稿:钦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粟裕打过的胜仗很多,失败过的战斗有谭家桥战斗。

1、1939年1月,粟裕在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等战斗中,歼日伪军400余人,俘日伪军57名,并炸毁火车一列。8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

2、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

3、1944年1、2月间,粟裕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土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日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组织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日军碉堡50座。

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歼灭陈泰运部及日伪军2300余人。

4、1945年1月13日,粟裕任苏浙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部队。10月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高邮战役和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歼灭拒降日伪军2万余人,为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准备了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使华中、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

5、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0万人,向华东解放区的华中野战军聚集地发起进攻。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中野战军19个团3万余人奋起迎击。

分两个阶段作战,历时45天,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万人(国民党军五分之二兵力),取得了在内线歼灭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的初步经验,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6、谭家桥战斗

谭家桥位于安徽省区,地处黄山东麓。很多年以后,粟裕重返谭家桥,回忆起那段硝烟弥散的岁月,粟裕仿佛又听到了战友的呐喊声。

机关枪在嘶吼,火焰在升腾,鲜血模糊了双眼,当年的一幕幕仿佛历历在目。良久,粟裕说了一句话:“我一生基本上打的都是胜仗,就是在这里打了败仗。”

扩展资料: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粟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谭家桥战斗



粟裕打过的胜仗有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开封战役、皖南事变等。打过败仗只有谭家桥战斗。

1、谭家桥战斗

谭家桥位于安徽省区,地处黄山东麓。很多年以后,粟裕重返谭家桥,回忆起那段硝烟弥散的岁月,粟裕仿佛又听到了战友的呐喊声。

机关枪在嘶吼,火焰在升腾,鲜血模糊了双眼,当年的一幕幕仿佛历历在目。良久,粟裕说了一句话:“我一生基本上打的都是胜仗,就是在这里打了败仗。”

2、皖南事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日军1300余人。

3、开封战役

1948年6月16日,粟裕发起开封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一阶段),激战5昼夜,22日攻克开封,全歼守敌及部分援敌共4万余人。6月27日发起睢杞战役(又称豫东战役第二阶段),激战6天,共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7月12日发起兖州战役,歼敌6.3万余人。



扩展资料

粟裕人物轶事:粟裕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在武平战斗中,子弹从他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过;在水南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手臂两次负伤,在硝石与敌作战中,他左臂负重伤留下残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赣边的转战中,他右臂中弹,新中国成立后才取出子弹。

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宁都时,他臀部负伤;1936年在云合开展游击战中,他脚踝负伤。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2003年,军事科学院筹建院史馆,粟裕大将夫人楚青公开了这三块珍藏近20年的弹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谭家桥战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粟裕



  粟裕身经百战,所有战事难以一一道来,仅就一些著名的说说,

  1940年10月4日,黄桥战役打响,虽敌众我寡,但粟裕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取得辉煌战绩。歼灭国民党顽军1.1万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黄桥决战的胜利完成了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1月29日 指挥发起曹甸战役,歼灭国民党顽军八千余人。

  1941年8月13日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敌1300余人。8月中旬起,,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七保三仓”,“五保丰利”(毙伤日军800多人,伪军更多[3]),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基本区。同时,发动“十团大战”,向苏中各地日伪军薄弱据点广泛出击。

  1944年1、2月间 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士近三千平方公里、村镇一百五十多处,争取伪军一千余人反正。3月,在他指挥的车桥战役中,歼灭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敌碉堡50座。当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泽东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6月26日,发起南坎战役,在以南坎战斗为中心的一系列作战中,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一10月31日,组织指挥讨陈战役,反击国民党陈泰运部,并打击来援伪军,歼灭陈泰运部及伪军2300余人。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太行、山东、华中3支大军同时出击外线的计划,同意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作战。7月起,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3万余人和十余万地武民兵,与12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作战,一个半月七战七捷,歼敌5.3万余人。

  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央军委令其负责战役指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在战略上仍处于内线的条件下,华东野战军在陈毅和粟裕的指挥下先后发起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共歼敌7个军(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内有国民党号称“王牌军”的整编第74师,1947年8月,粟裕在将欲围歼整编74师的布置发中央后,收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来电:“究竟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立断,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并成功完成了全歼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的壮举。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鲁西南,掩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下大别山,指挥沙土集战役,歼敌1整编师,迫使敌从山东和大别山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实现了华东战区由内线向外线、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折,随即挺进豫皖苏边区。

  1948年9月指挥济南战役,攻克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济南,歼敌十万余人。9月24日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原、华东野战军并肩作战,于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1月8日与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震联名提出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为中央军委采纳,对扩大淮海战役规模,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起到了积极作用,至此战局由“小淮海”发展成了“大淮海”。在战役中,作为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之一,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仍代理司令员、政治委员职务)。在渡江战役中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八万余人[2]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挥上海战役,歼敌主力8个军十五万多人[2]于上海外围,使上海免遭严重破坏。

败仗谁都打过,要看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自己指挥不当,那就不是好的将领。
粟裕作为军事主官,没有直接打过败仗。

粟裕的重要战绩是在华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任上打的。新四军的作战规模都不大,所指挥的部队不超过万人。
最大的是淮海战役,刘伯承基本上是当参谋长的。其次是豫东(开封),孟良崮和莱芜,鲁南、苏中。上海和渡江基本上是顺风顺水,换别人也能打胜的。

第一次抵抗韩德勤不利,算败仗吧

粟裕打过那些胜仗,打过败仗吗?~

粟裕最著名的战例有: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全歼74师、豫东战役、淮海战役中全歼兵团,围歼杜聿明集团。

每个将军都打过败仗。

例如粟裕指挥的南麻临岣都算消耗战,也可以说输了。

另外,两淮保卫战也没成功,还有怀玉山失败,是粟裕的最大耻辱。

但总体来说,粟裕的胜率极高。

裕亲王福全是个怎样的人啊?
答:这次攻打葛尔丹并不是一次败仗,甚至是一次可以说是胜仗。战争的胜负并不是要看是不是全歼灭敌人,乌兰布通一役彻底摧毁了葛尔丹的势力,导致他自此一蹶不振,第二次远征和第三次远征葛尔丹相对第一次容易并且顺利了许多,这都是乌兰布通战役打下的基础。在一次并不能说是失败的远征后,等来诸将士的不是褒奖,而是惩罚,...

刘裕篡位后,为何不学司马炎厚待曹奂,而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呢?
答:桓玄被刘裕等斩杀后,安帝复位,随后又被桓玄的部将桓振俘获,直到405年才逃脱叛军。此时,晋朝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刘裕逐步把南方各大割据势力,全部消灭,南方归为一统,司马氏趁机恢复政权,但在整个东晋境内,全由刘裕的势力统治。但并非铁板一块,由于时间太短,刘裕并没有彻底征服民心,站稳脚跟。在此...

历史上有哪些打了胜仗但实际上败了,而打了败仗实际上胜了的战役?
答:说完这个我们再说历史上失败了但实际胜了的战役,那就是平型关战役。平型关战役发生在1937年9月中旬,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在八路军师长林彪的指挥下,进行平型关战役。这场战役,其中的第二组织整体是失败的。这场战役是比较有争议的,既然失败为什么说它实际上胜利了呢?首先,这场战役打破...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和曹操?
答:操起兵初期,打过不少败仗,但军队始终没有溃散,就是因操治军严整,而且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也能较好地配合和支持军事。所以终能转危为安、变弱为强。其他军阀如袁绍则“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吕布则“勇而无计”、“轻狡反复”;刘表则“不习军事”、只“保境自守”;袁术则“奢淫放肆”、“无纤介之善”。...

三国演义中谁最厉害
答:再打下去许褚光着膀子,没有保护,明显吃亏,胜负也是不远的事情了,这一点连曹操都看出来了,于是“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渊、曹洪两将齐出夹攻。” 2 前三国武将武力排名前三十位及理由 战徐晃50合不分,要知道徐晃只有20合就完败给颜良 9 文丑:十余合战败公孙瓒(吕布曾数合击败公孙瓒,文丑战斗力还是比吕布低...

袁世凯逼宫要皇帝退位,隆裕太后点头同意,但此事却死活不答应_百度知 ...
答:由于袁世凯的北洋军力强势,又有国外列强支持,革命军接连吃了几场败仗后,认识到想要覆灭清王朝也非易事。于是在几番谈判后,革命党人同意只要袁世凯能劝清帝退位,就让他来做大总统。随后手握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急于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立刻将矛头指向了上下矛盾重重的满清皇族,迫使无依无靠的隆裕...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打过败仗么?哪一站?败给谁?
答:对陇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率军进攻关中,双方在现陕西长武县发生激战,在这里,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仗,退回长安。但不久,他便在浅水原之战彻底打败薛军,消灭了陇东集团。

传奇故事:绝后地风水
答:军阀要是打了胜仗,就搜刮民脂民膏来庆功;要是打了败仗,那些散兵游勇就脱离了部队,沿途抢掠。怎么着都是老百姓倒霉。 大别山一带就有一股土匪,人不多,才9个,全是从战场上溃逃下来的军阀士兵,由一个外号叫孙猴子的连长召集起来,占山为王。别看这伙人当兵打仗不行,当起土匪来却耀武扬威、心黑手狠。因为他们...

李世民唯一一场败仗是输给谁了?
答:败仗是武德618年的讨薛举之战,李世民当时生病了,他的部下刘文静不听从他的命令,擅自出兵,全盘失败。后来薛举死了,李世民再次奉命征讨他的儿子薛仁杲,大获全胜。这是李世民一生中唯一一次败仗!

不二周助
答:不二输球时裕太对不二说:老哥别在意,你打得很好! OVA 23:白日能否见星光(青学在全国大赛中对战立海大) 球场老千变身手冢、白石,曾经球技在不二之上的两个人,在这十分重要的比赛中,是否仍赢了天才不二周助呢? 看点:不二与“手冢”和“白石”的抵抗赛,不二的第六重回击“星火花”,“心之瞳”,准决赛的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