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河散文

作者&投稿:龙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在一节作文课上让我们写关于河流的文章,并先向我们讲了一下我们家乡附近的那条大河,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卫河。

  从我很小的时候,便常常与它相处,因为我们家有三块农田都紧紧地偎着河边,而且它常常是我童年玩乐的好去处。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有篇关于河流的文章,配图上的河流很浅、很清,几乎与地面处于平行的状态。而故乡的那条河很深,下了平地很深是一片广阔的河滩,然后才是那条河。我很好奇为什么家乡的这条河是这样的,后来才慢慢地了解到它原来的样子。

  有很多次,街坊们在地里干活累了,想喝水的时候,就会感叹起几十年前的时候,那时河里的水清澈的可以喝,而现在只能喝从家里带来的水了。我从无数长辈的嘴里都听说它原来非常的清澈,为什么现在却变得混浊了?后来才得知是工业化所带来的后果。初中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名为《河的自述》的作文,把河流污染的情况写进了里面,被老师在班里当成优秀作品读了一遍,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因为我那时候是出了名的不会写作文。有一年夏天,河里的水实在太臭了,甚至连游泳都使人为难,严重的水污染使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这条河的报道,记得好像是白岩松在《焦点访谈》里说的。关于河水的清澈,我只是从长辈的口中听说的,他们说起那些陈年往事时,对我来说仿佛是遥远的回忆。

  每年夏天,河水都会涨满河道,甚至淹没河滩。每当发大水的时候,都会有很多村民拿着渔网前去河边捕鱼,我很疑问为什么总是在发大水的时候才会有大里的大鱼,大人的回答是河水冲垮了上游的鱼塘,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鱼。有一年夏天,我听家人说在发大水的河里看到漂浮着一个人,那是我最早对那条河产生恐惧。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夏天,那年的河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下游急速奔腾,并发出令人恐怖的“哧哧”声。河流两岸是观水的乡民,他们看着汹涌的河水,仿佛想起了曾经被洪水淹没的历史。听说以前的河流经常泛滥成灾,淹没农田使人颗粒无收,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活中的饥饿状况。后来国家兴修水利,整修河道,才把河道挖得那么宽那么深,以防洪水的再次袭击。

  那年的洪水,给了人们很多谈论的话题。有人说河里可以跑轮船了,有人说河里原本就跑过轮船,曾经是重要的运输河道,从这条河可以直达天津的。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同样如前世的`记忆一样遥远,不过我却曾经与那段历史的残骸接触过。春天干旱的时候,常常有许多大孩小孩在河道里捡东西玩,比如贝壳、海螺之类的东西,有时却能捡到铜钱。我很好奇河里怎么会有铜钱,而且数量众多,因为有很多人都找到过铜钱。后来听叔叔说原来在河里跑船的时代,曾经有一艘船沉到了河里,这铜钱,想必就是那艘船上的物品吧。

  有时候天气干旱,降水稀少,河里的水就变得非常少,为了灌溉的需要,河的两边隔不了多远就有抽水机与水带,常常使河水断流。河水断流之后,两岸的人们就常常很容易地跨河而过,或是走亲访友或是走街串巷。我姥姥家便是河对岸的马固村,因此没少从那条河里走过。记得有年春天,我从濮阳回家的时候,从河边抄近路,村民们为了抗旱而修井。

  我的家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但要从地图上寻找它也并不困难,因为它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附近,而这两条河在干旱的北方是比较有名的河流。村民们把那两条河交汇的地方称做小河子嘴,小河是自西而来的安阳河,也叫做洹河,大河就是那条直达天津的卫河了。小时候,河流交汇处的河滩上是一大片绿色的芦苇,是很多水鸟的家园,也是很多人玩耍的乐园。芦苇是用来编织一些人们需要的物品的,比如盖房子时房顶上的苇子,比如谁过逝后用的冥器。也许是由于建筑的变化,后来那片芦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麦大豆高梁等农作物,因为新式的房顶都是用钢筋水建造的,不再需要那些芦苇纺织的苇笆来做造屋顶了。

  小河子嘴是一个夺人生命的高危地区,那里淹死过不少或大或小的孩子。第一次听说那里淹死人是在学前班的时候,有天去学校里上学,全校都在议论昨天河里淹死了三个学生,两个二年级的一个三年级的。那三个学生有个是我经常见面并颇为熟悉的,听到他被淹死的消息,我真不敢相信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人就那样消失了。老师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学生远离水源,甚至连村里那条深及膝盖的小溪也不能靠近,否则会被打上十几棍以示惩罚。但是溺亡的生命并没有阻止悲剧的继续发生,依然有很多年轻的生命会在夏天被河水吞掉。在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村里有两个小孩儿去河东串亲戚,在回来的路上渡河时走到了深水区,从此永远与这个世界告别了。逝者是一对兄弟,也是家里仅有的两个孩子,那年夏天他们的事成了村里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有人说阎王爷真狠心,要人家一个孩子也就算了,把人家两个孩子都要走了;校长在暑假放假前的全校师生大会上告诫我们远离水源,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并以沉痛的心情叙述了失去孩子对一个家庭的伤害。那对兄弟的母亲因此精神备受打击,再后来夫妻二人离了婚,男人几年后便死去了。今年夏天,我回老家的时候,又听说河里淹死了两个中学生,死者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该是多么悲痛,不知道是否真有水鬼的存在,但相关部门应该在那危险的地方立一块警示牌了,也许可以减少一些悲剧的发生。

  同卫河和安阳河相比,村里的那条小溪要小得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它的价值除了给路过的农田提供灌溉之外,更多的是给了我童年生活以无限的乐趣。在我整个小学时代,它是我每天步行上学必经的地方,假期的时候我在那里钓过鱼,打过水漂,游过泳,冬天在那里的冰上玩过。

~

散文欣赏:故乡的小河
答:还有乡亲们的欢呼声。鱼群来的快,去的也快,约半小时后,上游水面便恢复了平静,不过此时捡鱼的人已是人人筐满篓满。大伙边收拾渔具边盘算明天再早点来,好占住更有利的河段。我虽然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小河一直是条流金淌银的河,是世上最美,也是最不能忘记的河。

散文:家乡的那条河
答:河是童真岁月留下的胎记。清晨的河流冒着浓厚的青烟,烟雾缭绕,依稀可见地河底蕴藏着丰富的鱼虾,欢快的石斑鱼飞跃跳出河面扑通坠落,在阳光斑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河面摇曳着一层又一层的波纹;十五的月光仰望星空,河便能照影瞅见嫦娥与玉兔的传说。夏季是河最为热闹的时刻,金黄的稻浪夹杂着聒噪的...

故乡的河散文
答: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在一节作文课上让我们写关于河流的文章,并先向我们讲了一下我们家乡附近的那条大河,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卫河。从我很小的时候,便常常与它相处,因为我们家有三块农田都紧紧地偎着河边,而且它常常是我童年玩乐的好去处。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上有篇关于河流的文章,配图...

思念我的家乡河散文
答:一、回味家乡河 青龙湾大河东大堤坝外面,有一个自然村,叫白家庄村,那是我的家乡,村里的良田有三分之一在青龙湾河畔,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吃着青龙湾河畔黄土地生长出的硕果杂粮,品味着青龙湾大河赐予生活的美味佳肴,青龙湾河畔养育了这里的农民,我的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人们习惯了这里的酸甜苦辣,...

故乡的水,故乡的河抒情散文
答:他们不会在这里踢球了,我也只能从树的间隙里看到这条河的样子。站在坝子上,流连着这里的美景,这里变了,但我对她的喜爱仍然没有变。风起云落,正如我的沉浮,在漂泊。河中的水就像我的泪水,是你对我的不舍,才在那无数痛苦的夜晚,默默流泪后,化成涓涓的河水流给我看的吗?为什么要流淌那么...

故乡的河(散文诗)
答:故乡的河呵,也许你早已干涸。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你是那样美丽,那样神秘。故乡的河呵,我童年时代的伙伴!记不清分别己经几度春秋,在我这颗耽于旧事的心里,朝朝暮暮无时不在怀念着你。你不记得我吗?那个赤裸着男孩子,一丝不挂的投进你的怀抱,和你一起欢闹,嬉戏……你从不掩饰自己,也...

故乡的小河-散文欣赏
答:虽然由于小浪底水库的兴建,那条小河早已成为记忆中的碎影,但在我梦中,那欢歌笑语、潺潺流水,总是挥之不去。故乡仓头乡陈湾村,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小山村,两道青山之间,一条蜿蜒的小河绕过村头,河水顺溪而过,春去春来,小溪两侧河草青青,山花漫烂,牛儿和羊儿吃着水草,安逸的甩着尾巴...

故乡的河优秀散文
答:镇内有条小河,从小的记忆里仿佛它是没有名字的,乡人们统称它为河泊,今日从网上查找,方知它有自己的名字:肖河。肖河绕小镇的故寨墙而过,曲折蜿蜒,想来该有十余里吧。因为小镇向来有七里长街之说,这随镇势曲折蜿蜒而过的河自然该在十里以上,当然这还只是说它流经镇内的部分,至于它从何而来,又流向何方,那...

儿时的故乡小河抒情散文
答:故乡总是让人回想,那里有袅袅的炊烟,有青青的山岗,有一畦畦望不到边际的青葱庄稼,更有清澈的小河,有忽喇喇掠过水面的水鸟和野鸭。五岁的时候我背上书包走进了学堂,小河在家和学校的中间,河上搭一座简陋的木板小桥,小桥两边没有任何遮拦,走上小桥,胆小的战战兢兢,胆大的一跑而过,振得小...

家乡那条清亮的小河散文欣赏
答:在我印象中,家乡那条绕村而过的不知名的小河清亮亮的,很是迷人。清晨,小河从睡梦中醒来,青石板上渐次响起了妇女们淘米、捣衣、嬉笑的声音,农夫们戴着笠、牵着牛从河沿上悠闲地走过,走向那田野地头;夕阳西下,小河在清风徐来、柳枝拂面中静静流淌,忽然,几叶渔舟飘然而过,那船头架上站立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