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摩崖石刻深藏罗浮山鲜为人知

作者&投稿:招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你很可能会见到这样的场景:成百处朱色石刻,分布在景区内外奇石上,深藏在罗浮山十八洞天秀谷幽岩和飞瀑名泉周边的石壁中。这些石刻可能是景致名称,也可能是诗词文章,但四周既无标识,也无说明,极易被忽略。其实,这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浮山摩崖石刻,230余处石刻基本都有百年以上的 历史 ,最早的几处甚至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宋朝。


现状

缺乏标识外人不知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有着精致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 历史 内涵。

据《博罗县志》记载,罗浮山摩崖石刻足足有2000多处,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石刻已经难以寻觅。据罗浮山景区管委会文管所所长唐晓文介绍,现存的罗浮山摩崖石刻约有230处,已于1989年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晓文介绍,石刻 历史 悠久,已知年代最为久远的“长寿涧”石刻是宋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提点广东刑狱、太常博士祖无择所题;而现存字体最大的“罗浮”石刻足有一人高,刻于宋代淳熙己亥年间(公元1179年);此外,明代三部尚书湛若水、清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等无数文化名人都曾到此观光打卡题刻。

溯源

千年文名不再石刻受冷


包国滔介绍,从前罗浮山号称“岭南第一山”,既是道家崇尚的逆水圣山,又是岭南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佛教自此传入南中国。随着国家经济中心南移,明清时程朱理学、湛王心学纷至沓来,罗浮山成为儒释道三家交错融合之地,“堪称岭南渊薮”;文人多了,自然石刻也就多了。

“罗浮山摩崖石刻的受冷,可以说是儒释道三家受冷的缩影。”包国滔表示,罗浮山儒、释、道三家影响力不断下降,改革开放后地方对罗浮山及其遗迹的开发不能持续,文化圣地的地位一去不复返,摩崖石刻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要活化利用罗浮山摩崖石刻,就要先重振罗浮山。”包国滔表示,建议今后多举办学术论坛、出版著作,邀请国内外媒体宣传,以VR、动画等多元手段讲好故事。

展望

打造成沉浸式产品

“历代文人留下的石刻,实际上都属于公共文化品牌素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旅游 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志才建议,首先应该挖掘、保护,其次是将素材进行有形化转换,如将石刻诗句、故事、遗迹转化成文化创意产品;最后,让摩崖石刻蕴含的精神文化跟惠州城市结合,形成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老实说,一个石刻 历史 再悠久,也就是个石刻,看两眼就走了,就是传统的观光型景点,必须打造出有沉浸式体验的文化产品。”吴志才说,如果能讲好摩崖石刻背后的故事,让有东西看、有东西玩、有东西买,未来大有可为。

吴志才表示,只有讲好石刻故事,才能形成强大的集聚性力量和相对完整的链条。具体操作层面,此前惠州推出的 历史 文化游径、绿道等产品都是抓手。吴志才说,还要多举办文化活动,打造产业化模式,构建IP品牌文化,形成文化消费高地。“建议发挥政府、民间和 社会 群体作用,让石刻文化与普通市民发生关系,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消费产品。”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罗浮山摩崖石刻刍议

文/何启文

古人将 历史 事件、心理活动、诗词歌赋刊勒于石,藏于罗浮,垂于后世。它们不仅是罗浮山的图腾、我的精神家园,更是驱使我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披荆斩棘的动力源泉。

摩崖石刻,又有金石之称。据《穆天子传》所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而树之槐”。这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记载,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摩崖石刻盛于唐宋,直至明清仍连绵不断。

罗浮之美令人仰观俯察,必须刻石留痕,彰显风雅。道宗葛洪,文豪苏轼,理学家湛若水、庞嵩,政治家叶春及、丘逢甲,书画家谢兰生、黄培芳、秦咢生, 社会 活动家黎应钟,还有数不清的官宦、文人、游客,通通不能免俗,都在那些遍布峰涧谷里的岩石上书写了自己的“个性签名”。

罗浮山摩崖石刻是广东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了解掌握罗浮山文化以及发展历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数量上看,目前已发现 230多题;在书体样式上看,篆、隶、楷、行、草诸体俱全;从规格上看,有的小中见大,自有天地,有的斧山凿壁,作擘窠大字。有字、有词、有诗、有文,或记、或传、或赋,凡此种种,令人瞩目,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

当年,“讲学之盛,海内莫过于罗浮者”。罗浮山的儒学曾因湛若水、庞嵩等人而傲视群山,也成就了罗浮山儒释道三教齐辉这一引以为傲的文化标签。然而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如今罗浮的道尚有冲虚、黄龙、酥醪为代表,释仍存华首、南楼、延祥作标杆,唯独儒家 历史 痕印寥寥,令人叹惜。笔者曾在黄龙观前发现一块刻有庞嵩名字的石碑,模糊可辨数十字内容。奈何今人有眼无珠,任其倒卧观前,沦为石阶。讽刺的是,为了朝圣这所现代修筑宫观,真正的古迹被游人一次次踩过。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如果错不在游人,那谁该对此负责?谁才能让它重见天日?这样被践踏的古迹还有多少?有太多的疑问困扰着我。石碑上的内容已逐渐漫漶不清,依稀可见的“庞弼唐”也终将被时光抚平。民国学者马骏声在一百多年前游黄龙时就发出感叹:“睹废瓦颓垣,零落满地。我思畴人,不禁兴沧桑之感而痛国粹已湮,徘徊不忍去。”呜呼!笔者感受何尝不是如此?哀哉!今之所见又何尝不是如此?

“救古迹先要救人心!”我的内心在呐喊。“干起来吧!从摩崖石刻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开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

审签 | 郑宗敏

实习生 | 袁梦阳



~

惠州罗浮山旅游指南惠州罗浮山景点
答:因此,她周围的人都叫她何仙姑。一天,26岁的何仙姑坐在一座石桥上,仰望着远处的天空,突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层里,挥舞着他的铁拐杖,好像在向她打招呼。不知不觉间,何仙姑的身体像蔡风,飙升,跟着铁拐李。后人把何仙姑登仙的石桥称为界仙桥。:2.惠州罗浮山景点有哪些1.罗浮山2.丹霞山3....

惠州罗浮山旅游景点图片介绍 惠州罗浮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答:三:罗浮山著名景点概述:1:华首寺华首寺也叫华首台,它位于罗浮山的西南面。华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相传宋朝博罗人张宋卿出生时,其父梦人赠诗“白莲池上白莲儿,一举成名天下知,四十二年闲富贵,满船空载...罗浮山的主要山峰:1、玉鹅峰为罗浮山南面诸山之祖。岩壁陡峭,有明学士赵志皋摩崖石刻“千丈岩”。

广东七大名山有哪些?
答: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两侧危崖绝壁里的隐岩幽洞中,还分布着多处悬棺遗迹。其中规模最大的首推麻坑村以西10公里左右韶石山棺材寨的大型墓群。3 西樵山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西樵山共有72峰,主峰是海拔346米的大秤峰,这里自然风光...

博罗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答:长宁罗浮山、柏塘平安风景区、公庄秋风寨、横河白马山、龙华古村、响水漂流、象头山、茶山休闲谷。

罗浮山摩崖石刻是非遗吗
答:不是。罗浮山摩崖石刻不是非遗,是文化遗产。罗浮山是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广东东江之滨,与增城、龙门两县接壤。方圆260平方公里。

惠州罗浮山海拔多高!
答:惠州罗浮山海拔1296米。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罗浮山,是罗山与浮山的合体,在博罗县西北境内东江之滨,距博罗县城35公里。西北分别与增城、龙门接壤,方圆260多平方公里。罗浮山山区广大,峻拔奇峭,是7000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燕山运动形成的。大量花岗岩侵入,...

读罗浮山摩崖石刻上的一首七律诗
答:万历庚子就是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这是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字迹书写时间。这石刻字迹应该是从以前的摩崖真迹石刻拓下来的。今天我们就读读这首诗吧。二 巘,读yan,第三声;大山上的小山就叫做巘。姝,读shu,第一声;一个是美丽的意思;另一个意思是指靓女,长得漂亮的女孩子。绝巘嶙峋...

罗浮山有什么景色
答:罗浮山的名胜古迹及宗教影响,使历代名人学士慕名而来,游览、吟咏、题词刻石,因此摩崖石刻和碑碣比比皆是,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参考资料:http://www.lfs-suodao.com/file/lfs.htm

肇庆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广东省肇庆市旅游景点介绍
答:星湖之名始于明崇祯九年(1636)石室摩崖石刻《星岩歌》。曾称沥湖,意为“西江余沥”。1955年整治,面积6.5平方公里,蓄水量1250万立方米。分为中心湖、波海...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 3、清远市连州地下河旅游...

广东七大名山有哪些?
答: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两侧危崖绝壁里的隐岩幽洞中,还分布着多处悬棺遗迹。其中规模最大的首推麻坑村以西10公里左右韶石山棺材寨的大型墓群。3 西樵山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西樵山共有72峰,主峰是海拔346米的大秤峰,这里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