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皇帝排名,包括什么年份,要所有的!!年份备注 列出中国所有皇帝,包括战国时期

作者&投稿:嬴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顺序吗,1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中国历代皇帝表上古时代

1、炎帝 神农氏 2、黄帝 轩辕氏
3、少昊 金天氏 4、颛顼 高阳氏
5、帝喾 高辛氏 6、帝挚 高辛氏
7、唐尧 放勋 8、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2、惠帝盈 7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3 中国历代皇帝表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4 中国历代皇帝表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5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6 中国历代皇帝表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孔甲、皋、发、癸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 | 在位50年
小乙 前1251年
武丁 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 前1191年
祖甲 |
廪辛 | 在位44年
康丁 前1148年
武乙 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 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 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9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92年 在位55年
(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 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
宣王 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周朝帝王年表

武王 b.c.1134 b.c.1116
成王 b.c.1115 b.c.1079
康王 b.c.1078 b.c.1053
昭王 b.c.1052 b.c.1002
穆王 b.c.1001 b.c.947
共王 b.c.946 b.c.935
懿王 b.c.934 b.c.910
孝王 b.c.909 b.c.895
夷王 b.c.894 b.c.879
厉王 b.c.878 b.c.828
宣王 b.c.827 b.c.782
幽王 b.c.781 b.c.771
平王 b.c.770 b.c.720
桓王 b.c.719 b.c.697
庄王 b.c.696 b.c.682
僖王 b.c.681 b.c.677
惠王 b.c.676 b.c.652
襄王 b.c.651 b.c.619
顷王 b.c.618 b.c.613
匡王 b.c.612 b.c.607
定王 b.c.606 b.c.586
简王 b.c.585 b.c.572
灵王 b.c.571 b.c.545
景王 b.c.544 b.c.521
悼王 b.c.520 b.c.520
敬王 b.c.519 b.c.476
元王 b.c.475 b.c.469
贞定王 b.c.468 b.c.442
哀王 b.c.441 b.c.441
思王 b.c.441 b.c.441
考王 b.c.440 b.c.426
威烈王 b.c.425 b.c.402
安王 b.c.401 b.c.376
烈王 b.c.375 b.c.369
显王 b.c.368 b.c.321
慎靓王 b.c.320 b.c.315
赧王 b.c.314 b.c.256
惠王 b.c.255 b.c.249

秦朝帝王年表

庄襄王 b.c.249 b.c.247
始皇帝 b.c.246 b.c.210
二世 b.c.209 b.c.207
三世 b.c.207 b.c.207

汉朝帝王年表

(西汉)高祖 b.c.206 b.c.195
惠帝 b.c.195 b.c.188
少帝恭 b.c.188 b.c.184
少帝弘 b.c.184 b.c.180
文帝 b.c.180 b.c.157
景帝 b.c.157 b.c.141
武帝 b.c.141 b.c.87
昭帝 b.c.87 b.c.74
宣帝 b.c.74 b.c.49
元帝 b.c.49 b.c.33
成帝 b.c.33 b.c.7
哀帝 b.c.7 b.c.1
平帝 b.c.1 a.d.5
孺子婴* 6 8
(新)王莽 9 23
(西汉)更始帝 23 25
(东汉)光武帝 25 57
明帝 57 75
章帝 75 88
和帝 88 105
殇帝 105 106
安帝 106 125
北乡侯 125 125
顺帝 125 144
冲帝 144 145
质帝 145 146
桓帝 146 167
灵帝 167 189
弘农王 189 189
献帝 189 220

三国帝王年表

〔魏〕文帝 220 226
明帝 226 239
齐王 239 254
高贵乡公 254 260
元帝 260 265
〔蜀〕昭烈帝 221 223
后主 223 263
〔吴〕*大帝 222 252
会稽王* 252 258
景帝 258 264
乌程公* 264 280

晋朝帝王年表

(西晋)武帝 265 290
惠帝 290 306
怀帝* 306 311
愍帝 313 316
(东晋)元帝 317 322
明帝 322 325
成帝 325 342
康帝 342 344
穆帝 344 361
哀帝 361 365
废帝 365 371
简文帝 371 372
孝武帝 372 396
安帝 396 418
恭帝 418 420

南北朝帝王年表

〔宋〕武帝 420 422
少帝 422 424
文帝 424 452
孝武帝 452 464
废帝 464 465
明帝 465 472
后废帝 472 477
顺帝 477 479
〔齐〕高帝 479 482
武帝 482 493
?林王 493 494
海陵王 494 494
明帝 494 498
东昏侯 498 501
和帝 501 502
〔梁〕武帝 502 549
简文帝 549 551
豫章王 551 552
元帝 552 554
贞阳侯 554 555
敬帝 555 557
〔陈〕武帝 557 559
文帝 559 566
临海王 566 568
宣帝 568 582
后主 582 589
〔北魏〕道武帝 386 408
明元帝 409 423
太武帝 424 452
南安王 452 452
文成帝 452 465
献文帝 465 471
孝文帝 471 499
宣武帝 499 515
孝明帝 515 528
孝庄帝 528 530
敬帝 530 531
节闵帝 531 531
出帝 531 532
孝武帝 532 534
〔东魏〕孝静帝 534 550
〔西魏〕文帝 535 551
废帝 551 553
恭帝 554 556
〔北周〕孝闵帝 557 557
孝明帝 558 560
武帝 560 578
宣帝 578 579
静帝 579 581
〔北齐〕文宣帝 550 559
废帝 559 560
孝昭帝 560 561
武成帝 562 565
后主 565 577
幼主 577 577

隋朝帝王年表

文帝 581 604
炀帝* 604 617
恭帝 617 618
唐朝帝王年表

高祖 618 626
太宗 626 649
高宗 649 683
中宗 683 710
睿宗 684 684
(周)武后 684 705
睿宗 710 712
玄宗 712 756
肃宗 756 762
代宗 762 779
德宗 779 805
顺宗 805 805
宪宗 805 820
穆宗 820 824
敬宗 824 826
文帝 826 840
武帝 840 846
宣帝 846 859
懿宗 859 873
僖宗 873 888
昭宗 888 904
哀帝 904 907

五代帝王年表

〔后梁〕太祖 907 912
末帝 913 923
〔后唐〕庄宗 923 925
明宗 925 933
闵帝 933 934
废帝 934 936
〔后晋〕高祖 936 942
出帝 942 946
〔后汉〕高祖 947 947
隐帝 948 950
〔后周〕太祖 951 954
世宗 954 959
恭帝 959 959

宋朝帝王年表

(北宋)太祖 960 976
太宗 976 997
真宗 997 1022
仁宗 1022 1063
英宗 1063 1067
神宗 1067 1085
哲宗 1085 1100
徽宗 1100 1125
钦宗 1125 1127
(南宋)高宗 1127 1162
孝宗 1162 1189
光宗 1189 1194
宁宗 1194 1224
理宗 1224 1264
度宗 1264 1274
恭宗 1274 1276
端宗 1276 1278
卫王 1278 1279

辽帝王年表

太祖 907 925
太宗 925 947
世宗 947 951
穆宗 951 969
景宗 969 982
圣宗 982 1031
兴宗 1031 1055
道宗 1055 1101
天祚帝 1101 1125

金帝王年表

太祖 1115 1123
太宗 1123 1135
熙宗 1135 1149
帝亮 1149 1161
世宗 1161 1188
章宗 1188 1208
永济* 1208 1213
宣宗 1213 1223
哀宗 1223 1234
元帝王年表

太祖 1206 1228
太宗 1229 1241
海迷失 1241 1246
定宗 1246 1248
海迷失 1248 1251
宪宗 1251 1259
世祖 1260 1294
成宗 1294 1307
武宗 1307 1311
仁宗 1311 1320
英宗 1320 1323
晋宗 1323 1328
天顺帝 1328 1328
文宗 1328 1329
明宗 1329 1329
文宗 1329 1332
宁宗 1332 1332
顺帝 1333 1367
西夏帝王年表

景宗 1032 1048
毅宗 1048 1068
惠宗 1069 1086
崇宗 1086 1138
仁宗 1139 1193
桓宗 1194 1205
襄宗 1206 1210
神宗 1211 1222
献宗 1223 1225
李晛 1226 1227

明朝帝王年表

太祖 1368 1398
惠帝 1398 1402
成祖 1402 1424
仁宗 1424 1425
宣宗 1425 1435
英宗 1435 1449
景帝 1449 1457
英宗 1457 1464
宪宗 1464 1487
孝宗 1487 1505
武宗 1505 1521
世宗 1521 1566
穆宗 1566 1572
神宗 1572 1620
光宗 1620 1620
熹宗 1620 1627
思宗 1627 1644
清朝十二帝王年表

太祖 1616 1626 努而哈赤
太宗 1626 1643 皇太极
世祖 1643 1661 顺治
圣祖 1661 1722 康熙
世宗 1722 1735 雍正
高宗 1735 1796 乾隆
仁宗 1796 1820 嘉庆
宣宗 1820 1850 道光
文宗 1850 1861 咸丰
穆宗 1861 1874 同治
德宗 1874 1908 光绪
宣统帝 1908 1911 溥仪

去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附页,所有的皇帝都有

求全部古代皇帝的名字和所在朝代,用所在朝代年份排序~

中国皇帝顺序(全)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䶮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
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0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绪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辽太宗(20年)、顺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丰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两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满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未满周岁,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
武则天66岁才登基;
吴三桂66岁自封周前帝;
三国刘备60岁才登极;
汉高祖刘邦54岁称帝;
袁世凯52岁自封中华帝。
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
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
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
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
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
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
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
康熙七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岁驾崩;
宋仁宗八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岁殁;
明神宗九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岁卒;
秦始皇13岁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岁死;汉武帝15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岁卒。
他们做了一辈子皇帝,整部历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储君一登基便被杀,想长命点还是不要当没有权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钟人头落地。每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血洗宫廷。到底有几位皇帝能善终?
北宋版《百家姓》511个姓中,开头「赵钱孙李」,乃因为宋朝皇帝姓赵,若明版就一定以朱开头。

中国皇帝一共有多少姓氏?除了外族(拓跋后来也改姓元),总共24个姓。

其中
刘(汉、蜀汉、前赵、南朝宋、南汉、北汉)52位;
李(成汉、唐、西凉、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赵(宋)18位;
萧(梁、西梁)17位;
司马(晋)16位;
高(北燕、北齐、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闽)10位;
石(后赵、后晋)9位;
陈(陈)8位;
杨(隋、五代十国·吴)7位;
张(前凉)7位;马(五代楚)6位;
曹(三国魏)5位;钱(吴越)5位;
孙(三国吴)4位;
冯(北燕)2位;
孟(后蜀)2位;
段(西燕、北凉)2位;
赢(秦)2位;
柴(后周)2位。

外族皇帝计有:
孛儿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耶律氏(辽)15位;
爱新觉罗氏(清)12位;
元(北魏、东魏、西魏)11位;
完颜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凉)4位;
秃发氏(南凉)3位;
赫连氏(大夏)3位;
姚(后秦)3位;
吕(后凉)3位等。

中国小皇上(12岁以下登基):


西汉
汉昭帝 刘弗陵(8岁登基,21岁死)
汉平帝 刘刊(9岁登基,14岁死)
孺子婴 刘婴(2岁登基,21岁死)

东汉
汉和帝 刘肇(10岁登基,27岁死)
汉殇帝 刘隆(100日登基,1岁死)
汉顺帝 刘保(11岁登基,30岁死)
汉冲帝 刘炳(2岁登基,3岁死)
汉质帝 刘缵(8岁登基,9岁死)
汉灵帝 刘宏(12岁登基,34岁死)
汉献帝 刘协(9岁登基,54岁死)

三国


魏齐王 曹芳(8岁登基,45岁死)


吴废帝 孙亮(12岁登基,20岁死)



东晋
晋成帝 司马衍(8岁登基,25岁死)
晋穆帝 司马聃(2岁登基,21岁死)
晋孝武帝 司马曜(11岁登基,35岁死)

南北朝

南朝


宋后废帝 刘子业(12岁登基,13岁死)
宋顺帝 刘准(11岁登基,14岁死)

北朝
北魏
北魏孝文帝 元宏(5岁登基,33岁死)
北魏孝明帝 元翊(6岁登基,19岁死)
北魏幼主 元钊(3岁登基,3岁死)
东魏
东魏孝静帝 元善见(11岁登基,28岁死)

北齐
北齐后主 高纬(8岁登基,21岁死)
北齐幼主 高恒(8岁登基,8岁死)

北周
周静帝 宇文衍(7岁登基,9岁死)

五代十国

后周
周恭帝 柴宗训(7岁登基,16岁死)






北宋
宋哲宗 赵煦(10岁登基,25岁死)

南宋
宋恭帝 赵(4岁登基,5岁死)
宋端宗(7岁登基,10岁死)
宋幼主(7岁登基,8岁死)

辽圣宗(12岁登基,61岁死)

西夏
夏毅宗(2岁登基,21岁死)
夏惠宗(8岁登基,27岁死)
夏崇宗(4岁登基,58岁死)


天顺帝(9岁登基)
元宁宗(7岁登基,7岁死)


明英宗(9岁登基,39岁死)
明神宗(10岁登基,58岁死)

清世祖(6岁登基,24岁死)
清圣祖(8岁登基,69岁死)
清穆宗(6岁登基,19岁死)
清德宗(4岁登基,38岁死)
清恭宗(3岁登基,?死)


中国皇帝(君王)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政变、夺权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上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呢!
附:南越、东越、闽越、东瓯、匈奴、突厥、回纥(回鹘)、吐蕃、高昌、于阗、柔然、吐谷浑、渤海(大震)、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前理、后理)、大中、东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附:中国历史的女皇帝一栏表
公元528年 北魏殇帝(元姑娘①) 年号:武秦 在位不到1年
公元653年 文佳皇帝(陈硕真) 年号:无 在位不到1年
公元690—705年 大周圣神皇帝(武曌、武则天)
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
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
大足、长安、神龙 在位16年
公元1164—1178年 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②) 年号崇福
在位14年

注:①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
胡太后遂从后宫抱来一个女婴,假称是孝明帝之子,让女婴做
皇帝,改元“武秦”,不久胡太后为了避免被众人知晓此事,
于是杀死该名女婴,另立元晖之子元钊为帝,是为北魏幼主。
因此该名女婴在胡太后的操纵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
历史上连她的名字都没留下,一般可称“元姑娘”,胡太后之
后匆匆给女婴加上谥号殇帝(一般正史不可见),所以北魏元
姑娘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②耶律普速完:西辽仁宗耶律夷列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
由于太子耶律直鲁古年幼,遗命耶律普速完称制;公元1164年,
耶律普速完正式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后由于公爹萧
斡里刺和驸马萧朵鲁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号称皇帝,称承天
皇帝,不到几天,消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杀,耶律直鲁古即
位。耶律直鲁古谥号“承天太后”,她也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位女
皇帝。

清朝的皇帝按年份排序分别叫什么名字?
答: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中国历史皇帝从最初一次排名是?
答: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中国历代皇帝
答: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超过80岁的皇帝有六位:最长寿的南越武帝赵佗(约103岁)、乾隆帝(89)、梁武帝萧衍(86)、女帝武曌(82)、宋高宗(81)和元世祖(80)。70岁到79岁...

谁能列出从古到今的朝代、年份、皇帝名字?
答:本人撰写了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 囊括了中国全部的皇帝年表,所收集的材料全部来自于正史,但由于本人学力所限,难免存在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夏朝、商朝、西东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国休。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有过多少皇帝,顺序列出,谢谢!
答:太多了,写不完。大词典后面的附录中有按历史朝代顺序排序,每个朝代的君王也是按年份顺序写出了,很详细,你可以去翻翻。前面的人物只能算君王。皇帝一词是从 秦始皇嬴政 开始 到 清末代皇帝溥仪 结束。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为皇帝
答: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

中国皇帝总共有几个?哪个最好?求大神帮助
答: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

清朝皇帝列表(包括谥号,在位年份)
答: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 神功圣德 肇纪立极 仁孝睿武 端毅钦安 弘文定业 高皇帝"。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 弘德彰武 宽温仁圣 睿孝敬敏 昭定...

求一份古代历来的朝代及年份。还有谁当皇帝
答:公元317年—420年 南北朝 公元420年—589年 隋 公元581年—618年 唐 公元618年—907年 五代 公元907年—960年 北宋 公元960年—1127年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元 公元1271年—1368年 明 公元1368年—1644年 清 公元1644年—1911年 近代(1840--1919年)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