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调?什么是小调? 什么是大调?什么是小调?

作者&投稿:彘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调

(Major mode)调式的一种。其音阶除第三、四两音间与第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余均为全音。大调的色彩通常比小调明朗。

小调

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

历史 小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诗经》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已经孕育了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汉代的相和歌就是用丝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谣(清唱一类的歌)有明显不同﹐相和歌可以说是小调的源头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子夜四时歌》﹑《从军五更转》﹑《月节折杨柳歌》等时序体的乐府民歌﹐从中可以看到後世传播较广的几种传统小调﹐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的体式结构原则。至隋﹑唐之际﹐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选择﹑提炼﹐而成为说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称为曲子﹐它也是小调体裁的早期形式。宋﹑元之後﹐伴随著中国城镇经济的日益繁荣﹐小调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一方面﹐从广大农村传入城市的许多民歌曲调经艺人演唱﹑加工而变为小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兴起的小令﹑散套﹐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而逐渐同体式严格的南北曲分道扬镳﹐变为一种通俗易懂﹑流畅优美﹑仍保留著曲牌名称的小曲。这部分小曲汇入小调﹐使其更加丰富多采。明﹑清时期﹐在一部分文人学士中兴起了编纂民歌唱词专辑的风气。据统计﹐清中叶时﹐已刊印的俗曲就有6044种(见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其中大多数属於小调体裁。影响较大的刊本有《霓裳续谱》﹑《白雪遗音》﹑《时尚南北小调万花小曲》﹑《粤风》﹑《粤讴》等。

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其曲调由於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著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性能。例如《孟姜女》与《梳妆台》﹑《十杯酒》﹑《哭七七》﹔《无锡景》与《探清水河》﹔《剪靛花》与《码头调》﹑《放风筝》﹑《四季歌》等﹐相互之间既保持著承传的派生关系﹐又自成一曲﹐各有特色。一般情况下﹐一首小调流传的地区愈广和时间愈久﹐其变体就愈多﹔而且﹐各种变体与原歌的关系也是有远有近﹐纷杂而多样。

内容 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制约﹐它所反映的不仅包括农民﹐而且还有城市小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艺妓﹑贩夫走卒﹑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种阶层的爱情婚姻﹑离别相思﹑风土人情﹑娱乐游戏﹑自然常识﹑民间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打樱桃》﹑《绣荷包》﹑《卖杂货》﹑《小拜年》﹑《磨豆腐》﹑《看灯》﹑《补缸》﹑《采茶》﹑《游春》﹑《放风筝》﹑《打秋千》﹑《割韭菜》﹑《赶庙》﹑《游灯》等对於民间风俗生活场景也都一一涉猎。其中﹐有不少小调的唱词﹐往往能够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主题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其中存在著一部分具有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影响和低级庸俗的内容。特别是在茶馆酒肆﹑青楼书场等环境中传唱的一部分城市小调﹐往往被某些无聊文人﹐纨子弟等加以篡改﹐使其成为矫揉造作﹑轻浮娇媚的靡靡之音。它们是小调的糟粕部分。

曲目 小调的曲目﹐异常丰富。根据其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为依据﹐大体可分为3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打枣杆》﹔清代的如《剪靛花》﹑《玉娥郎》﹑《倒扳桨》﹑《鲜花调》﹑《湖广调》等。它们之中﹐有的仍保留原曲名﹐有的曲调大体相同﹐但曲名已改变﹐如《剪靛花》调﹐使用它的曲目很多﹐如《放风筝》﹑《丢戒指》﹑《十二月观灯》﹑《四季歌》﹑《大踏青》﹑《摘棉花》﹑《小香戏》﹑《绣五更》﹑《叹五更》等不下数十种。这类小调流传较广﹐有的遍传全国。地方性小调。指各地群众随口编唱﹐并逐渐稳定﹑流传开来的一部分小调。它们具有单纯﹑朴实﹑情意真切﹑不尚装饰的特点﹐流传面不广﹐多限於一定的地域﹐曲调的地方特色较突出。如流行於各地的《长工歌》及《妇女诉苦歌》﹑一部分《对花》以及《小白菜》等。歌舞性小调。指各地民间节日歌舞活动中传唱的一部分小调歌曲﹐如北方的秧歌调﹑南方的灯调﹑茶歌等。

音乐特徵 在各类民歌中﹐小调是一种基本上摆脱了实用性功能的制约﹑成为独立的以表现性功能为主的音乐体裁。其音乐特徵是﹕①小调的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它的旋律变化丰富﹐常常把级进音型和跳进音型﹐单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状旋律缐等表现手段灵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起伏跌宕﹑多样而又统一的曲调进行。同时﹐在歌唱艺人的长期实践和加工之下﹐旋律的装饰性犟﹐乐汇﹑乐句之间衔接自然﹐富有逻辑﹐很善於表达那些既有叙述性又有浓厚的抒情性的题材内容(如《五哥放羊》﹑《画扇面》﹑《妓女悲秋》﹑《五更鸟》等)。多数小调在演唱时都有器乐伴奏﹐并加上前奏﹑过门﹑尾声等﹐使之更加完整。②小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根据旋律进行本身的内在要求﹐追求词曲协调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现手段的灵活性。因此﹐小调的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犟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坏唱词的韵律﹐又服从节拍规整性的前提下﹐灵活地使用各种节奏型﹐使其疏密相间﹑变化有致﹐富有很犟的动力感。③小调的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乐句的结构功能比较清晰﹐基本上分成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非对偶性的3﹑5句单曲体结构也较常见。一些地区还有由若干单曲构成的“套曲”(民间称“大调”)。无论篇幅长短﹐小调的曲体结构内部都以对应和起承转合为原则﹐形成整齐平衡的关系﹐末句常具有总结性分量﹐稳定感较犟。④小调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在分节演唱时﹐虽然每段唱词不同﹐但衬词﹑衬腔却是原样重复﹐成为加犟整个作品统一性的有力手段。

在中国民歌的各类体裁中﹐小调处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从山歌﹑号子等体裁中汲取营养﹐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炼﹐使之在艺术上更成熟﹐成为小调的组成部分﹔同时﹐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又常常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主题和曲牌。如“四川清音”中的《麻城调》﹑《泗州调》﹑《放风筝》等﹐都是在原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广东音乐中《梳妆台》﹑《绣红鞋》﹑《剪剪花》﹔山西“八大套”中的《茉莉花》也都取材於同名小调。总之﹐在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小调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一定的专业特徵的民歌类别。

西洋音乐术语。24大小调也就是调性(Tonality)。基本上西洋音乐是以七声音阶为基础,大家从五线谱上就可以了解,音符照着线与间的顺序排列,所得到的便只有C,D,E,F,G,A,B七个不同的音名。一般所使用的共有十二个不同的音,那是因为以上七个音,其音与音之间的音程距离并非都是半音。以C大调为例,C,D,E,F,G,A,B,C*的排列除E,F与B,C*之间是半音音程外,其馀各音之间的音程都是全音。

淡淡的地地道道地地道道的的



什么是大调,什么是小调?~

1、大调
自然大调(经常简称为大调),即中古调式中的伊奥尼亚调式(Ionian),是调式的一种。自然大调包含七个音符,在唱名中分别是Do、Re、Mi、Fa、Sol、La、Si(或Ti)。
C大调是大调中最“简单”的一个调性,因为它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升号(♯)和降号(♭)的大调,在钢琴中只需弹奏白键。比某个大调低小三度的小调,称为该大调的关系小调。
2、小调
小调是相对于大调而言的,现代音乐两种调性之一。特色是音阶的第一音到第三音是个小三度音程。通常用以表达负面的情感,常用来表达悲伤、阴沉、恐怖的情感,在动画或电影当中的背景音乐,则使用在悬疑或血腥等剧情上的使用,游戏当中则是战斗曲或是遭遇敌人魔王等。

扩展资料:
一、常见的大调式;
(1)、自然大调:也是平时最常用的,音阶结构为全全半、全全全半。它是大调的基本形式,具有光辉,明朗的色彩。
(2)、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VI 级音降低半音,使VI级与VII级音之间成为一个增二度。色彩比较暗淡,柔和,有一点像小调。
(3)、旋律大调:旋律上行时与自然大调一样,而下行时,VI与VII 两音级要降低半音。
二、常用四种小调音阶;
(1)自然小调音阶:由自然音级所组成的小调音阶,叫做“自然小调音阶”。
(2)和声小调音阶:将自然小调的第♭VII级音升高半音,构成了和声小调音阶,会有此改变,是为了发展小调调性音乐,使可以产生V7->Im的强进行。
(3)旋律小调音阶:将和声小调音阶的第♭VI级音也升高半音,即构成了旋律小调。
(4)现代小调音阶:上行或下行都使用旋律小调音阶,常见于爵士乐曲里面,也被叫做爵士小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调

在音乐中,什么是大调,什么是小调
答: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 ,其稳定音为 1(do),这样的调式就称 为大调 .大调色彩明亮,大调一般用于进行曲,或者欢快的曲子。2 .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 ,其稳定音为 6(La),这样的调式就称为小 调 .小调给人以暗淡 ,伤惋的感觉,小调式中组成小三和弦,由七 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 ,小调以 6...

大调和小调是什么?怎么分别?
答:主音是在小调的上方大三度,小调的主音是在大调主音的下放小三度。大调: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在十二音中任选一音作“do”定为主音,后面依次按全音和半音关系排 列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do,这就形成了大调音阶。大调乐曲在终止时通常以“do”结束。用大调谱的曲子,旋律常显得庄严...

怎样区分大调和小调的区别?
答:大调:一般明朗、开阔。小调:一般柔和暗淡。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而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或3开始,而结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参考资料来...

什么是大调和小调?
答:1、根据十二平均基本规律,自然小调是全半全全半全全。和声小调是全半全全半增二度半的关系。2、自然小调把7级升高一个半音,就是和声小调。6,7,1,2,3,4,#5,6。3、大调是以do为主音建立的,即12345671。小调是以la为主音建立的,即67123456。4、旋律小调,上行时升高音阶的第VI、第VII...

音乐中的大调与小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答:大调一般用于进行曲,或者欢快的曲子,小调一般用于抒情,或者小夜曲,和摇篮曲。包含和弦的转位。小调也有。大调以1、3、5为主音,或者其中任意一个,小调以2、4、6为主音,或者其中任意一个。区别如下:1、构成法则不同:大调音阶由七个基本音级组成。根据大调构成法则,第三、四级(mi和fa)之间、第...

...和声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大调、旋律小调都是什么意思啊
答:大调: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大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大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便为大调。小调:一个音阶,如果主音和它上方三度音(即第三级音)的音程关系为小三度,那么这个音阶就被称为小调音阶,基于此音阶的调式的便为小调。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

什么是大调?什么是小调?
答:大调的色彩通常比小调明朗。 小调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於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

什么是大调还有小调。G大调升f小调这些怎么区分。针对小提琴和钢琴...
答:大调与小调的区分:一看结尾音、结束音,是唱名Do的多为大调,是唱名La的大多为小调;二看旋律结构,以唱名Do、Mi、Sol为主要音的是大调,以La、Do、Mi为主要音的是小调;G大调是说以音名G 为主音构成的调式;f小调是以音名f为主音构成的调式。任何乐器都离不开大小调式。

大调和小调如何区分?
答:唱“do”的是大调,用首调听起来是6,唱“la”的是小调。自然大调中的音符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依次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和下主音,也可以称作主音、二级音、三级音、四级音等等。除了中音和下属音,下主音和主音之间是小二度,其他相邻两音之间都是大二度。

什么A大调,什么是d小调,什么是e小调,什么是D大调,什么是b小调
答:其次,降号的排列顺序和升号刚好相反,是7362514,它看调的方法与升号不同,是看倒数第二个音的音名,比如两个降号,分别是降7,3,那么就是将B大调(7的音名),三个降号,是7,3,6,那么就是降E大调(3的音名),依此类推;首调在简谱用的多,固定调在五线谱教常用。二,小调 常用的有旋律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