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东西都认为是外国发明的,其实是中国发明的?

作者&投稿:仇由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眼镜是镶嵌在框架内的透镜镜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或斜视、弱视等。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及散光眼镜、平光眼镜、电脑护目镜、护目镜、泳镜、夜视镜、电竞游戏护目镜、太阳眼镜等15种。

那么,眼镜是何人发明?确切的说,镜片是何人发明?是中国还是西方,亦或是其它地区呢?

有人说是一位阿拉伯的学者,他在11世纪其著作《光学论》中,曾对“透镜”和“眼睛”均有论述。其实,早在公元2283年,中国的皇帝就用透镜看星星了。也就是说,最初的眼镜,来源于“放大镜”。墨子在《墨经》中的第15卷,就对光、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进行了论述。

晋朝的《博物志》有段描写:“削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说明,在公元三世纪,我国古人已经晓得用折光聚焦的办法:“透镜取火”。后来,东汉初年张衡发现的月盈月亏,月食、日食的成因,都是借助于透镜。

既然,古人对光学中的成像原理早有探究,那么,为何眼镜的发展看似缓慢呢?

一是、造价不菲;

二是、市场不旺盛。

以前的近视眼人少之又少,除了天生的,就算是读书人,得“此病”的概率也是极低。尤其是有科考制度之前,能走仕途之路的基本都局限于士大夫家族,读书可以说没有什么竞争压力。就算有了科考制度,能读书的,即便是家庭殷实之户,烛火的消费也是一笔不小开销。所以,相对而言,每天读书的时间远远少于现在。况且,科目单一,熟读四书五经即可。

宋代的欧阳修,据考证,就是近视眼,得靠小童读给他听。宋代已经有了单片“眼镜”,叫“叆叇”,其实,这是一种“老花镜”。《洞天清录》有段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陆续出土的文物中,都有发现一些水晶凸透镜片。如:扬州市甘泉镇汉墓中,就有一个可放大5倍的镜片,大概制作于公元67年之前。南京北郊郭家山东晋墓中,也发现有制作精良的镜片,呈外凸内凹的光学曲面,剖面是月牙形,大概制作于公元345年之前。

光看这些镜片的加工技术,足以见得我们的古人对于镜片光学知识,已经有相当的了解了。不过,这些镜片能否就等同于现在的眼镜,这个问题估计还得丢给专家们去琢磨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明代人所绘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其中,就有一位在闹市区看“杂耍把戏”的老者,戴着一副眼镜,有人分析,应是16世纪早期的款式。

很多人都认同,眼镜是14世纪发明于西方,15世纪流传到中国。有人还说:“叆叇”一词本就是阿拉伯语中对“眼镜”一词的译音。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为何还要再造一个词“眼镜”呢?

如果,细细梳理历史,就会发现,中国的“眼镜”和西方的“眼镜”,区别只在于一处,那就是:所用的材质。都说古时眼镜贵,甚至,需要一匹马来交换,在明代,这甚至是作为御品赏给一些视力不好的老臣,因为,用的是比较稀缺的水晶或者黄玉。

反过来看西方的眼镜,同步的发明还有显微镜、望远镜、相机等等,这些都无疑用到了同一个材质,就是:玻璃。就镜片的光学理论知识而言,中国要领先很多年,不过,由于材质上的差距,顿时就让自身晚了很多年。

中国的姑苏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此地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崇祯初年、苏州眼镜史上山现了一位杰出的技师,名叫孙云球,原籍吴江。他从小勤奋好学,当时他看到视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单照”镜之类又使用不方便。于是他就精心研制一种可常架在眼镜上的镜片。

同时,他又掌握了“对光”的技术,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品种以及各种光度的镜片,并编制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用以验目配境。这样就可以随目配镜,效果丝毫不差,戴在脸上也比较方便舒适,以适应各人视力的需要,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开始。

到了清朝的乾隆时期,江浙一带出现了不少眼镜商铺,还有人以戴眼镜为时髦,看来古今之人对美的理解也没太大差异。其实,在中国旅居的马可波罗,不仅告诉了欧洲人,中国是多么美丽的地方,也记载了一些生活细节,比如:老年人戴眼镜看小字。

所以,欧洲人后来造出了眼镜,是不是由此得到了启发,也是很难否定的事。

从以前中国皇帝用来看星星,到现在大多用来矫正近视视力,眼镜的发展历程,是进入17世纪后开始加速。现在所戴眼镜的“始祖”,应是开始于1623年的西班牙。1825年,有了散光镜片,此后,又有了接触镜片,材质也由玻璃进化到树脂。后来,又有了人工晶体技术,可以某种程度上告别眼镜了。

随着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越加深度,则越能让技术服务于自身。以前一些“外挂”的用具,如:眼镜,某一天应会是内嵌式的终身携带。也许,某一天,再看星星时,我们只需开启身体上的某个开关了。尽管,科技让生活越发有活力,不过,更要重视眼睛的爱护,毕竟,有时科技也不是万能的。



刀叉。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外国人平时用的餐具就是刀叉,而我们自己却一直在用筷子,就使得我们认为刀叉是外国人发明的,实则不然,在大概4000年前我们就有人用了,而那个时候,外国人还在用手抓。

火柴。中国古代就有了火柴的由来,只不过不如外国人发明的火柴精巧。

足球。很多人都觉得国外的足球很厉害就觉得足球是国外人发明的,其实足球就是我们国家以前的蹴鞠。

食品级糯米纸-安全健康~

哪一个东西都认为是外国发明的,其实是中国发明的?
答:很多人都认同,眼镜是14世纪发明于西方,15世纪流传到中国。有人还说:“叆叇”一词本就是阿拉伯语中对“眼镜”一词的译音。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为何还要再造一个词“眼镜”呢?如果,细细梳理历史,就会发现,中国的“眼镜”和西方的“眼镜”...

都以为是外国人发明的地雷武器最早究竟是什么人发明的?
答:虽然德国人后来发明了爆炸更具威力的防坦克地雷和防步兵地雷,但是,中国依旧是毋庸置疑的地雷创始国。根据现存史籍记载,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了一种极似地雷的武器——“震天雷”,又称“霹雳火球”、“霹雳炮”,《武经总要》中便有详细记述此种地雷的篇章。

有哪些发明你以为是国外的,却实际上是中国人发明的?
答: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曾说“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合的产物,现代世界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但是这个事实却不为世人所知。从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中国人被西方的技术所震惊,犯了对自己成就的健忘症。”VCD: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台VCD是有安徽万燕生产的,创始...

有没有什么东西你认为是外国的,但实际是中国的?
答:还挺多东西感觉是外国的,其实是我国的。抹茶的吃法。因为抹茶产品的流行,让人误以为抹茶是外国人发明的,古代的时候我国已经有丰富的喝茶历史,人们在茶里面倒酱油、醋等各种奇怪的物品,抹茶的产生也在这当中。隋朝时就已经有抹茶的使用方式,在唐朝大规模发展,只是在明代的时候,人们已经不流行这种吃...

有什么你以为是外国的,但其实是中国的例子?
答:薇诺娜,自然堂等都是我以为是外国的牌子,但是其实是中国的例子。近些年来国产的牌子,特别是在护肤品方面,真的是做得越来越好了。不管是它的核心成分,还是用起来的效果,完全不输国外的大牌。这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他们总是起一些比较洋气的名字,然后误以为是外国的牌子。1.薇诺娜 薇诺娜...

有哪些东西是外国发明的?
答:外国的发明家及发明:1、维尔纳·冯·西门子 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1892年12月6日)世界著名的德国发明家、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431366266企业家、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

为什么现代东西都是外国人发明的
答:不是外国人比中国人强 而是外国人抓住了科技发展的时代 像外国人科技发展的 这一两百年 咱们中国正在兴起文字狱 正在闭关锁国 像你说的这些东西 也基本上是这个时候发明的啊

为什么现代化的东西全部都是外国创造发明传播中国的还有就是中国模仿外...
答:个人认为,之所以现代化的东西全部都是外国创造发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自古以来,中国的技术人员就一直处于最底层。干活辛苦,但待遇很低。古代的阶级划分:“士农工商”,“工”就是技术人员的地位仅排在商人之前,地位很低。特别是明朝的技术人员,基本上和奴隶没什么两样。根本没有积极性去创新...

...有本事你家的东西全都别用了,全都是外国发明的,你不是爱国吗?去野外...
答:外国发明的手机是大哥大,但是我用的手机是我国产业研发的国产手机,我也没用外国的东西啊,而且我自己花钱买的自己国家生产的手机我为什么不能用啊,生活中的所有东西同理。

为什么现代化东西都是外国人发明的
答:中国只是一个国家,非得和全世界比吗?中国代表东方文明,你所说的外国应该指的是西方文明。中国在古代很长时间是文明先行者。但是工业化后中国已经落后,在西方爆发式前进时,中国原地踏步,所以1950年后,中国在不停追赶,在补课。无法在现代化引领上做出突出贡献。中国现在在科技等领域已经慢慢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