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都是文言文吗

作者&投稿:招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易经文言文

《易经》的文言文版本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37386562.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

2. 《易经·乾·文言》的作者是谁

是孔子跟他的后代弟子们整理,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易经》本身很少,只有六十四个卦象,加上卦辞、爻辞,二十页写完了.但是二十页没有人看得懂,不知道它在写什么?太扼要、太简单了、所以就有易传,易传就很有学问了,等于是孔子跟他的后代弟子们整理,整个学派的合作才完成的.所以你现在买任何一本易经,它都是经、传合在一起,因为分开的话,你实在是不容易知道他在说什么?一合在一起就经过儒家的解释,等于是易传里面内容很丰富,有十个部分,叫做十翼(一、彖上传;二、彖下传 ;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翼就是辅助,好像翅膀一样,辅助让你了解易经的;从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再到说卦、序卦、杂卦这些,这十个部分就把易经的内容开展出来了,成为最基本的材料.。

3. 由于周易是文言文

首先你得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其次弄清字面意思,这时你需要借助古汉语工具书,比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是康熙字典等专业的工具书以备查询疑难句子。

当这些都看懂之后还不能就说彻底读懂了它,还需要看一些给《周易》作注解的专著,比如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等,这些是你自学的过程,要想真正弄懂还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大师,最好是国际级别的、真正研究易经的专家,而不是懂得皮毛的虚浮之人,最好还有和你一起学习的学友平时研究讨论,互相促进学业。当然如果没有学友,你可以在放松时到街上寻找算命的先生与他们切磋技艺。

周易有一项很重要就是摇卦和解卦,同一个卦象解读出来的意思可能会不一样。学透周易除了具有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外古音韵学也应该精通,学习它乐趣无穷,学好它也很难,目前国内真正吃透它的不多。

在台湾举办过国际易经大会,与会人员多是研究易经的国际级专家,同时拥有国际上著名的文化网站,你也可以在网上寻找和你一样志同道合的学友共同进步,另有大学的研究生招专业收易经方向研究人才,都可以找他们切磋。望对你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



~

为什么许多佛经有点非文言文非现代文的感觉?
答:因为佛经可以说是比较糟糕的古文,而且是比较糟糕的古代译文。翻译佛经的大多是没受过什么正统文化教育的和尚,缺乏严格的文言训练。而受过严格训练的正统文人信奉的往往是儒家,不会去翻译佛经。

蒙文、藏文和满文佛经是用文言文记载吗?
答:就是古代的中国话,古汉语。蒙文、藏文和满文,他们都不是汉语啊 就好比你问《圣经》是不是文言文写的,这问题,它不科学啊!“是不是只有中国的汉文佛经采用文言文?”没错,只有中国人才用文言文。“其余地区的佛经都不用文言文?”这个不看地区,看民族语言,用汉语的佛经自然都是文言文。

国学方面的文言文
答:1. 初中文言文国学经典都是哪几篇 一、经类5种 1.《诗经》(简称《诗》) 当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可专读国风、二雅。程俊英译注本或精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2.《春秋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通称《左传》 宜选出若锐干篇熟读成诵。杨伯峻注本或晋杜预集解本。(笑独行按:梁启超...

黄帝内经(绣像精装本)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
答:黄帝内经(绣像精装本)为清代文言版,虽是文言,但接近现代白话。由于作者张志聪为清代人,所以原汁原味的张注黄帝内经为清代文言文,但清代的文言文其实已是半白话。如果题主有一点白话基础即可读懂,若是医学类科班出身更不成问题,如果是毫无基础的普通学习者建议读白话的做基础入门,如《黄帝内经素问校...

还有哪些文言文
答: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

都可以的文言文
答: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

初中文言文国学经典都是哪几篇
答:★9.《老子》(又称《道德经》)当熟读成诵;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朱谦之校释本。南怀瑾《老子他说》可参。★10.《庄子》(又称《南华经》)内篇与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刘文典补正本、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清王先谦集解本。马恒君《庄子正宗》可参。★11.《六祖坛经》(...

山海经内容是文言文吗
答: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刘歆(最早可编者):(约前53-前23) 西汉末古文经学家、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五世孙,...

文言文中经史指什么
答:“经史”一般特指这两类书。 另外,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文言文中经理啥意思 1、常理。《荀子·正名》:“道也者,治之经理也。” 杨倞 注:“经,常也;理,条贯也。言道为理国之常法条贯也。”宋 沈括 《杭州新作州学记》:“仰而观其上,则宫庙室庐,莫非先...

在文言文课文《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的意思是什么?
答:在文言文课文《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的意思是,五经泛指儒家经典,通常指《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经典著作。 原文 张衡传 范晔〔南北朝〕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