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核心制度的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作者&投稿:伯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或小伤口处置及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开展一级及以上级别的手术。
  第十三条择期手术患者,若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需要输血的手术,其手术级别提升一级。若麻醉前评估(ASA)Ⅲ级(含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手术应在三级医院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的二级甲等医院实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准入制度和审批流程,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类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经过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后,授予医师相应的手术权限。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价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开展涉及第三类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的手术,应当依照相应医疗技术审核标准的要求进行申报。
  第十八条需要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实施或参与手术的,应当按照卫生部及本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综合医院,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时,可以开展四级手术,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自觉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认真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程序;
  (二)请上一级医院进行急会诊;
  (三)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向该院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医疗技术登记;已经准予登记的,应当及时撤销医疗技术登记:
  (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
  (二)未通过手术项目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
  (三)在手术项目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虽通过审核,但由于人员、设备及场地等变化不再具备开展某项手术条件的。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一)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的手术项目的;
  (二)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擅自开展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中的手术项目的;
  (三)擅自开展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要求立即停止的手术项目的;
  (四)擅自开展应当申报并获准入方能开展的其他手术项目的;
  (五)违反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规定的。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手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使用手术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操作,以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组织或器官、缓解病痛、改善机体功能或形态等为目的的诊断或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手术分级及授权管理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与机构级别和登记的诊疗科目相符的手术。
  第九条三级医院可以开展各级手术,重点开展三、四级手术。
  第十条二级医院重点开展二、三级手术。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二级甲等医院如具备开展甲级手术的必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设备等)的,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四级手术项目,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展。
  第十一条一级医院(含卫生院)可以开展一级手术。具备麻醉科设置,并拥有性能良好的急诊抢救设备的一级甲等综合医院,如开展与其诊疗科目相适应的二级手术项目,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并向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开展。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中小学卫生保健所、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除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实施的急救性外科止血或小伤口处置及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明确规定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开展一级及以上级别的手术。
  第十三条择期手术患者,若需要全身麻醉(含基础麻醉)或需要输血的手术,其手术级别提升一级。若麻醉前评估(ASA)Ⅲ级(含Ⅲ级)以上,且需要全身麻醉支持,手术应在三级医院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的二级甲等医院实施。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手术准入制度和审批流程,保障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类别、专业特点、医师实际被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手术技能,经过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后,授予医师相应的手术权限。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评价医师技术能力,适时调整医师手术权限,并纳入医师技术档案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开展涉及第三类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的手术,应当依照相应医疗技术审核标准的要求进行申报。
  第十八条需要非本医疗机构注册医师实施或参与手术的,应当按照卫生部及本地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登记有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二级综合医院,遇有急危重症患者确需行急诊手术以挽救生命时,可以开展四级手术,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自觉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认真履行知情同意的相关程序;
  (二)请上一级医院进行急会诊;
  (三)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向该院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医疗技术登记;已经准予登记的,应当及时撤销医疗技术登记:
  (一)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
  (二)未通过手术项目专家组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
  (三)在手术项目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虽通过审核,但由于人员、设备及场地等变化不再具备开展某项手术条件的。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责令其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一)开展卫生行政部门废除或者禁止的手术项目的;
  (二)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擅自开展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中的手术项目的;
  (三)擅自开展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要求立即停止的手术项目的;
  (四)擅自开展应当申报并获准入方能开展的其他手术项目的;
  (五)违反卫生行政部门其他相关规定的。

手术分级管理的规定是什么~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该院已施行电脑管理手术通知单,科主任及带组教授的书面签字应落实在术前小结的审批经过栏目中。
常规手术:
一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二级手术:带组教授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四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手术通知单。

  (一)手术分类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3、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政(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  (3)高风险手术;  (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  (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  (6)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麻醉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答: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麻醉的分级与分类 1.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Ⅵ级 ASA分级标准:Ⅰ级:体格健康,各器官功能正常,无精神疾病等。Ⅱ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系统性病(如轻度哮喘),功能代偿健全。Ⅲ级:有明显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力...

十八项核心制度具体内容
答:法律分析:18项核心制度分别为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什么是分级管理原则
答:分级管理原则是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每个职务都要有人负责,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直接领导是谁,下级是谁。要求上下级之间组成一条等级链,从管理最高层到最基层,这个等级链不能中断,而且如何下级都只能有一个上级领导,不能实行多层领导,多层领导必然导致下级无所适从。按照统一领导...

《“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原文是什么?
答: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一)、手术分类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2、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4、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

我国医院按分级管理制度分为
答:我国按分级管理制度将医院共分为()。A.二级五等 B.二级十等 C.三级八等 D.三级十等 E.三级十一等 答案解析D。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我国根据医院规模、科研方向、人才技术力量、医疗硬件设备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性质等。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确定...

十八项核心制度简易背法口诀
答:十八项核心制度内容如下:1、首诊负责制度。2、三级查房制度。3、会诊制度。4、分级护理制度。5、值班和交接班制度。6、疑难病例讨论制度。7、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8、术前讨论制度。9、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0、查对制度。1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3、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制度。14、...

医院的核心制度有哪些?
答: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急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

十四条医疗核心制度
答: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手术查对制度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十四条医疗...

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
答:(二)医疗技术分为普通有创诊疗技术和高风险诊疗技术。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评估。(三)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①、一级手术: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②、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

十八项核心制度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18项制度具体如下:一、首诊负责制度;二、三级查房制度;三、会诊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六、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七、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八、术前讨论制度;九、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查对制度;十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十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十三、新技术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