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逆转录DNA的功能,是不是只有病毒才有啊 RNA病毒,即只含RNA,不含DNA的病毒 可是有些RNA病...

作者&投稿:御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逆转录现象是在遗传的中心法则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在某些体系中(如某些癌变过程中),又发现的一种新情况: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逆转录的发现,无疑是对“遗传中心法则”的一个重要补充。逆转录现象表明,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不单DNA能决定RNA,而且RNA同样可以决定DNA,再通过mRNA翻译成蛋白质。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种逆转现象,不只是少数病毒所持有,其他病毒,甚至也是高级有机体的一种本能。

1989年,科学家们还发现RNA分子具有酶的催化活性,因此有科学家认为在生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个时刻,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能把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到底是先有DNA还是先有RNA?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终答案。
现代遗传学已经证明,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特征是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且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遗传信息由DNA转录给RNA,然后通过mRNA翻译合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这就是本世纪50年代末所确定的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确定后,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RNA都是在DNA模板上复制的。许多病毒并没有DNA,只有单链的RNA作为遗传物质。当这些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能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进行自我复制。另外,在某些真核细胞里原有的信使RNA也能在复制酶的作用下复制自己。这样就需要对原来的“中心法则”进行修改,即不仅DNA可以进行自我复制,RNA也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
早在60年代人们就已经知道,放线菌素D能抑制DNA为模板合成RNA,而对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并无抑制作用。可是,当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特敏(H.Temin)将放线菌素D加入一种只含有RNA的致癌病毒——劳斯肉瘤病毒(RSV)所寄生的细胞中培养时,却发现放线菌素D竟抑制了细胞中全部RNA的合成。这是什么原因呢?
致癌RNA病毒是一种能引起鸟类、哺乳类动物白血病和肉瘤以及其它肿瘤的病毒。这类病毒侵染细胞后并不引起细胞死亡,而是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特敏等注意到致癌RNA的复制行为与一般RNA病毒不同,用特异的抑制物(放线菌素D)能抑制致癌RNA病毒的复制,但不能抑制一般RNA病毒的复制。由于放线菌素D是专门抑制以DNA为模板的反应,可见致癌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必然要涉及到DNA。后来经过实验,他发现,RSV不是以RNA为模板复制RNA,而是通过一种DNA作为中间物再合成RNA。于是,他便大胆地提出设想,致癌RNA病毒的复制需要经过一个DNA中间体(前病毒),此DNA中间体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细胞DNA中去,并随细胞增殖而传递给子代细胞。细胞的恶性转化就是由前病毒引起的。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说,特敏等人一直在努力寻找促使该现象发生的生物催化剂——逆转录酶。70年代初,特敏等人(1970)终于发现在RSV和鼠白血病病毒中含有一种能使遗传信息从单链病毒RNA转录到DNA上去的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即逆转录酶,这样,特敏提出的前病毒学说终于得到了证明。目前,科学工作者已从几种不同的RNA肿瘤病毒中分离纯化了这种酶。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教授在用核酸诱导产生单尾鳍金鱼的实验中,也证明了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着逆转录现象。
今天,已经弄清楚逆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机理和反应进行所需的各种条件。同时也证明了在逆转录酶和内源RNA所组成的反应系统中,初期合成的产物为RNA-DNA杂交分子,反应延长时出现单链DNA和双链DNA。分子杂交实验证明,所合成的DNA为模板RNA的拷贝。逆转录酶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病毒RNA为模板,在其上合成出一条互补DNA链,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另一方面,它又以新形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出另一条互补DNA链,形成双链DNA分子。另外,它还能专门水解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
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向人们展示了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完善了中心法则,使人们对RNA的生物学功能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DNA、RNA和蛋白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然逆转录现象存在于所有致癌RNA病毒中,那么可以想见,它的功能可能与病毒的恶性转化有关。如果能找到这类酶的专一性抑制剂,就可以不损害健康细胞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不是,好像一些细胞也可以吧,细胞也是有“真核”(有细胞核)的区别的嘛。某些细胞(是无细胞核的细胞吧)在细胞内无DNA情况下,会产生逆转录酶,RNA逆转录成DNA(记得高中生物书上有提到这个实验的)。我现在都大二了,着高中的知识忘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是忍不住答几句,如果说错了,请见谅~~~

是,有逆转录功能的只是某些病毒


只有某些病毒才有逆转录酶

RNA病毒逆转录生成DNA,那病毒不是有两种核酸了吗?~

DNA不是RNA病毒先天就有的,所以RNA病毒不是有两种核酸。

1.RNA病毒不存在DNA是事实,这个无法解释。
2.酶有两类,一类是蛋白质,少量的酶还可以是RNA,就是说的这种逆转录酶。
3.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以后,利用的是宿主细胞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逆转录形成的DNA。4.逆转录酶的模板链是RNA,不是DNA,DNA是产物

RNA逆转录DNA的功能,是不是只有病毒才有啊
答:逆转录酶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病毒RNA为模板,在其上合成出一条互补DNA链,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另一方面,它又以新形成的DNA链为模板,合成出另一条互补DNA链,形成双链DNA分子。另外,它还能专门水解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向人们展示了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完善了...

RNA病毒为什么进行返转录合成DNA?目的是什么?
答:病毒逆转录成DNA,就可以插入被入侵细胞的遗传基因上面,然后合成的时候就顺便把病毒的所需物质就都合成了。至于他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这是天性,也是本性。

RNA的逆转录有什么作用?(意义)
答:许多病毒并没有DNA,只有单链的RNA作为遗传物质。当这些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能在RNA复制酶的作用下,进行自我复制。另外,在某些真核细胞里原有的信使RNA也能在复制酶的作用下复制自己。这样就需要对原来的“中心法则”进行修改,即不仅DNA可以进行自我复制,RNA也具有自我复制的功能。逆转录现象的发现向...

何谓逆转录作用?它在医学上有何意义
答:意义:逆转录酶存在于所有的致癌RNA病毒中,其功能可能和病毒的恶性转化有关。病毒的RNA通过逆转录先形成DNA(前病毒),然后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去,使病毒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中得到表达,即宿主细胞除合成自身蛋白质以外,又能合成病毒特异的某些蛋白质,而后者又和癌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逆转录酶的三个功能
答:逆转录酶的三个功能:1、RNA为模板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2、DNA为模板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3、RNaseh活性。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催化dNTP聚合成DNA的过程。此酶需要RNA为引物,多为色氨酸的tRNA,在引物tRNA3′-末端以5′→3′方向合成DNA。反转录酶中不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及RNA复制酶的作用特点有何异同?_百 ...
答:相同点:成份都是蛋白质,都有催化功能 作用各不相同 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作用于dna的磷酸二酯键,前两者用于基因工程,是剪刀和针线,后者用于dna的复制过程形成新链用的 逆转录酶和转录酶正好相反,前者是指导rna上的遗传信息到dna,后者是指导dna上的遗传信息到rna,解旋酶作用于dna两条链...

DNA怎样复制,RNA呢?反转录怎样进行
答:但RNA复制酶中缺乏校正功能,因此RNA复制时错误率很高,这与反转录酶的特点相似.RNA复制酶只对病毒本身的RNA起作用,而不会作用于宿主细胞中的RNA分子。 反转录:反转录酶的作用是以dNTP为底物,以RNA为模板,tRNA(主要是色氨酸tRNA)为引物,在tRNA3′桹H末端上,按5′→3′方向,合成一条与RNA模板...

逆转录酶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具体活性如下:1、DNA聚合酶活性,以RNA为模板,催化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聚合成DNA的过程。2、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以反转录合成的第一条DNA单链为模板,以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再合成第二条DNA分子 3、具有酶催化消化信使RNA的能力。逆转录酶:又称为依赖RNA的DNA...

什么是逆转录
答: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RNA指导下的DNA合成。此过程中,核酸合成与转录(DNA到RNA)过程与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RNA到DNA)相反,故称为逆转录。逆转录过程是病毒的复制形式之一,如RNA病毒中的逆转录病毒,DNA病毒中的嗜肝DNA病毒和花椰菜花叶病病毒的复制均需要...

高中生物,为什么RNA病毒一定要逆转录成DNA?
答:才具有mRNA的功能。3:逆转录RNA,其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整合到寄主的DNA上,然后再转录为mRNA。你说的是逆转录病毒,所以它的表达是第三种情况。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外发并点击我的头像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你的采纳是我服务的动力。祝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