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听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听算能力

作者&投稿:佛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什么是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
2.低年级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的几种表现
有心理学家指出:“积极倾听的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体的知觉、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倾听的活动中去,消极地听,则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接受声音的机器,既不加入任何个人的感觉或印象,也不产生什么好奇心。”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人们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真实地接受信息,主动地进行理解,就会产生倾听障碍。在课堂上,笔者发现,低年级的孩子不能认真倾听有以下几种表现:
(1)做“小动作”
不少孩子学前智力开发较早,在上学前就认识不少汉字,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所以,课堂上的知识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或者和别的小朋友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认真倾听的表现。
(2)很努力让自己“端正”坐好
不少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不时对老师察言观色,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版一动也不动。其实,这就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啃咬手指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有的孩子或者因为紧张情绪,或者因为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渐渐养成了“啃咬手指”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一种心理疾病,也是孩子产生倾听障碍的表现。
(4)频频要求发言
在课堂上,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每次老师提出问题,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这样的孩子还会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插嘴”,其实,这是这些孩子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给予表现自己的行为,至于老师和同学发出的信息,他往往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二、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1.让学生明确倾听的意义
虽然是低年级的孩子,也应该让他们明确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孩子明白了倾听别人讲话也是一种礼貌问题,每个孩子还是愿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在老师的提醒下认真倾听。
2.教师要做学生忠实的听众
榜样的力量是最大的,尤其是教师的以身作则,可以很好地起到示范的作用。当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的认真倾听可以给回答问题的孩子以鼓励、支持和尊重,同时,其他孩子看到老师倾听的眼神和动作,也会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倾听状态,认真接收信息。
3.激发倾听兴趣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课堂上让他们四十分钟注意倾听,必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儿童的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孩子参加到倾听活动中。
(1)恰当的表扬和激励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告诉他们,老师上课最愿意看到的是他们看着老师的亮晶晶的眼睛,并希望他们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给老师力量和信心。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能力果然有效,每当有的孩子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我会提醒一句:“来,眼睛看着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只说一遍。”,学生会很快调整自己。除了语言提醒,我还会恰当在课堂中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看,竹萱听得多认真呀,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看到她的眼睛,我讲课更有自信了!谢谢竹萱。”在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一张笑脸贴画、一句表扬的话、一张小奖状等。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倾听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语文教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古诗文诵读大赛”、“小精灵故事大王”、“动植物奇闻轶事”故事会、“夸夸我的家乡”摄影图片展┅┅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三、结合语文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1.语文课堂要有趣味。
语文课堂是否趣味,对孩子的倾听影响很大。所以,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做到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识字、作文、交流,孩子的倾听能力自然得到发展和提高。
2.在听读训练中培养倾听能力
在大语文观下,激发低年级儿童课外阅读的兴致,借助课外阅读中的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是很好的一个途径。
多年来,笔者发现,进行课外读物的听读训练的时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最长的时候。利用晨读或者阅读课时间,教师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本,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间或停下让学生猜测一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故事里面人物的语言,设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的结尾。这种训练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效地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
学生倾听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有效地学习方法。
记得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张美丽的贴画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学生: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我都采取各种奖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一种向上进取的氛围。在平时,表现棒的同学得到“倾听星”,一月一小结,“倾听星”达到十颗,就可以领取一张“倾听习惯卡”。评价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内容为老师提出的听的要求,通过评价,发扬优点,更重要的是指出学生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在评价过程中,我更关注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到了学期末,凭“倾听习惯卡”领取奖状和奖品。同时,奖励也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

如何培养低年级的写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
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最重要的是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新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学生提出了大量课外阅读的要求,这种要求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不多,起初的阅读离不开大人的辅导。
他们必须借助大量片或老师及家长的讲解来获得书中传递的信息,随着课程的进展,他们逐步看懂同时带有拼音及汉字的一类书,独自完成阅读。
但不管是哪一种阅读方式,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是最重要的。
同时,低年级学生进行初步阅读时,可以课本上的为例,由浅入深,逐步转向课外的各类书籍。
为了让学生感受的书的美妙,老师们想尽办法把阅读与多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学生看写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中都安排有“口语交际”,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在导入新课后,老师可以针对上的景物提出问题,让学生看思考。
上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人物应该怎样称呼或起个什么名字,人物在干什么、想什么,表情如何、会说什么。
上有没有什么字样和物品,与意有什么关系等。
领会的整体思想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意,怎样安排写话的先后顺序,都要给学生一一指导,真正让学生心领神会。
让学生观察思考成熟后,老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一一回答,并做好指导。
先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同桌说,也可以指名说。
语言不要求千篇一律,学生思维不要限制,尽可能地让学生展开想象,只求语句通顺,符合意。
最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有条理地写下来。
此外,还找一些适合学生看写话的画让学生练习写话,教给学生写话的格式。
这样坚持下去,看写话的能力就提高较快。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
苏联作家赞科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学生进行写作,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要借助画来写作,降低难度。
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
看写话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眼中的、画面、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
画鲜明、形象,丰富的内涵往往是对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反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似情景的回忆,也易于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解决他们作文没东西可写的难题,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教会他们观察事物,在观察、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
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一件难事,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多听,这是最基本,然后就是多练,多说也能很好的培养听力,最终极的手段就是直接送双语学校,那个环境基本可以保证孩子的英语90+的水平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
答:具体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2、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缺陷(1) 不爱听 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表现欲望强,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在别人才刚开始...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答:如果有不同意见,先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而应耐心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2.调整专心听讲的心态。小学生的一大特征就是表现欲望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力也大多集中...

培养低年级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几点做法
答:认真听讲是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孩子搞好学校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在学习中往往不会听讲,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一旦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那么他们就是学会了学习。下面就会有几点习惯,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答: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小学生来,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再次,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要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这就要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听。听...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习惯与数学能力
答: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然而,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几种方法。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倾听...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置
答:但是并未有任何实际效果,学生在朗读之前也不了解自己要利用朗读文章达到何种目的,朗读毫无用处。朗读之前不能将要求熟悉,朗读过程中不能获得有效的指引,朗读之后无法获得真正及时的反馈,学生就是为了完成朗读而朗读,并没有真正用心感受,最后做了无用功。2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2.1加强...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之我见
答:老师要适当地表扬说得好的学生,说不好的学生要多多鼓励,不要打击他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敢说、爱说了。听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了。对听说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大量说话实践中学会说话。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是形成说话能力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语言是在丰富的生活中自然发展起来的未经系统...

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数学倾听能力
答:1、表现在各方面学生 通过各种形式的倾听习惯的培养,生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真正成了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其间,他们的倾听意识就在萌生,倾听思维就会冒出火花,倾听精神会逐步树立,倾听能力在悄悄形成。2、平等的师生关系 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培养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设了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答:学生认真听讲是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主要从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入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③...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倾听的习惯
答:三、加强学生倾听的训练。(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训练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倾听能力。1、督促学生学会倾听。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持久时间不长,在教学时首先训练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如经常让同学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什么错误,还有没有什么补充。也可采取一些言语的引导,如“注意听,他和你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