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八大名臣是哪些人呢?

作者&投稿:公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晚晴八大名臣为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李鸿章。

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的耕读世家。他的祖上都是以务农为生,祖父曾玉屏少有文化,父亲曾麟书也只是当过塾师。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经过自身努力奋斗,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中的人物,他的影响力不仅深入到晚清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领域,而且地,他还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先驱者,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赴美留学生,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应运而生。

人生经历来讲,政治仕途上,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爵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军事战争上,组建起湘军,力挽狂澜之中,攻灭太平天国;家庭教育上,至今还有一本《曾国藩家书》被出版成多种书籍;文学学术上,继承桐城派之余他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思想哲学上,他又对程朱理学有着很大的发扬;书法艺术上,他提出乾坤大源之说,堪称为当世“大家”;所有种种综合体的曾国藩,不愧是站立在了巅峰的人生大赢家。

胡林翼(1812-1861)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出身于湖南益阳县官宦家庭。

1836年,胡林翼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1846年,在学生们的畴凑下,他捐纳了一个贵州地方上的知府。

太平天国运动时,胡林翼被派往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曾国藩对其很是看重。

湘军将领中,胡林翼还是比较突出的,紧紧跟随曾老大的脚步,积极打击太平军,拼命敲打捻军,后来湘军攻克安庆,曾国藩推胡林翼为首功,清廷加封其为太子太保衔。

而安庆被攻克后,没多久,胡林翼就因病在武昌去世。

骆秉章(1793-1866)


骆秉章,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湘军重要将领。

骆秉章于1832年考中进士,被选庶吉士。1850年,他被任命为湖南巡抚。骆秉章对于曾国藩办团练很是支持,又能任用左宗棠为幕僚。1861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总督。1862年,骆秉章在与石达开和谈中使诈,将石达开俘虏,后押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他以太子太保衔。

1866年,骆秉章病逝,清廷赠了他太子太傅头衔。

左宗棠(1812—1885)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

左宗棠年少成名,当时的清廷知名官员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人都对他颇为看重,但因科举上的屡屡失利,他也只能是以非“正途”方式踏入官场。

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左宗棠应邀入湖南巡抚幕府,期间他的表现极为出色,力挽于狂澜,令得时人称之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1860年,清廷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左宗棠跟随同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的时候,在湖南等地招募到五千多人,组建成为一支军队,称之为“楚军”。

左宗棠本身就能征善战,有了这支军队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与太平军交战中,少有败绩。之后,在对付捻军,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过程中,这支军队又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令得对手们闻风丧胆。而与此同时,左宗棠的官位也是节节高升,成为清廷中极为重要的汉人官员。

1884年,正值中法战争,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正是在他的积极布防下,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取得胜利。然而,只是一年后,左宗棠就在福州病故了,时年七十三岁。

彭玉麟(1816年—1890年)


彭玉麟,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府,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时人称之为雪帅。

彭玉麟先前参与过镇压当地人的起事,1853年,彭玉麟受曾国藩的邀请,加入湘军,在衡州创办了湘军水师。

彭玉麟所统领的湘军水师,与太平军的屡次交锋,在湘潭之战、岳州之战、湖口之战、九江之战、天京之战中,都占据着很大的优势,等到天京城被攻克,彭玉麟因功被清廷封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加了太子少保衔。

太平天国平定后,彭玉麟会同曾国藩制定了长江水师营制,奉清廷之命,每年巡阅沿江水师。中法战争期间,他又率水师驻扎在虎门,对于朝廷的议和,并不认同。

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湘江东岸,清廷赐封太子太保,谥号为“刚直”。

曾国荃(1824—1890)


曾国藩的兄弟中曾国荃,应该是能力最为出众,成就最高的,他是湘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素有“曾铁桶”之称。

1852年,曾国荃被录取为贡生,之后,他跟随着曾国藩筹建了湘军。他所在的吉字营,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在与太平军的屡次交战中,曾国荃曾击败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先后击毙了对王洪春元、德王唐日荣。1864年攻陷太平天国京城天京,也是曾国荃的部队,曾国荃也因功被封赏为太子少保衔,一等威毅伯。然而,在之后的对战捻军过程中,曾国荃却是屡尝败仗,因此还被摘取顶戴。

1875年,曾国荃再次复起,历任了陕西巡抚、山西巡抚,陕甘总督兼兵部尚书衔、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务。直到1890年,曾国荃病逝在了任上,时年六十六岁。 

沈葆桢(1820—1879)


沈葆桢,原名沈振宗,字幼丹,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知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婿。

1847年,沈葆桢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1856年,沈葆桢被任命为江西广信知府。任职期间,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显露头角。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1867年,沈葆桢接替左宗棠开始处理船政。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前往处理,至此开始了他他在台湾的近代化倡导之路。1875年,沈葆桢又被任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负责督办南洋水师。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任上病逝,享年59岁。

李鸿章(1823—1901)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出生于安徽合肥,除这“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名号外,他还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的对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他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从小聪慧好学,学问扎实,1840年,十七岁时就中了秀才,1846年初次会试落榜后,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入曾国藩门下,从此人生发生极大的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李鸿章回到老家,组织团练,这段经历持续了五年,因父亲去世“丁忧”而告终。1859年,李鸿章再次复起,成为了曾国藩幕府中的一员。

1861年,太平军进攻上海,上海守军抵御不住,上海地方官绅们只得向驻扎在安庆的湘军老大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求救。

1862年,奉曾国藩之命,李鸿章,以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在安庆开始组建“淮军”(也称“淮勇”)。

淮军成立初期约有六千五百人,军中的主要将领大多来自于李鸿章早年办的团练队伍,兵员主要来自于安徽江淮一带。

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这支淮军也是出了很大的力,他们与外国军队协作,辅助湘军,给予太平军全力打击。之后,淮军还与捻军扛上了,在平定捻军过程中非常耀眼。

淮军的节节胜利,给予李鸿章极大的政治资本,得以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集团。

当内乱平定后,李鸿章积极投入到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他一人就创办了三个,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由他督办创立,这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了。

然而,李鸿章为后人诟病的是,在外交上,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诸如《马关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等。

1901年,在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李鸿章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之后病逝在北京,时年七十九岁。



~

晚清八大名臣是哪些人 晚清八大名臣人物介绍
答:7、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光绪五年(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于任上,享年59岁。谥文肃,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衔。8、李...

晚清八大名臣是哪些人呢?
答:李鸿章(1823—1901)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出生于安徽合肥,除这“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名号外,他还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他的对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他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从小聪慧好学,学问扎实,1840年,十七岁时就中了秀才...

清末同光十八名臣分别有哪些人?
答:晚清八大名臣为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章,左宗棠,彭玉麟,曾国荃,沈葆桢,李鸿章。(望采纳~)

清朝历代名臣列表
答: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4、和珅 清朝中期权臣、商人。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

清朝名臣有哪些?
答:3、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4、张廷玉:整治松弛的...

清朝的名臣有哪些呢?
答: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升任...

清朝时期的八大顾命大臣的详细资料
答:如果单从人数看,“赞襄政务”大臣八人;两宫太后+同治+帝胤贵族的奕、奕才五个人,且帝、后为孤儿寡母。然而,两宫太后+同治+帝胤贵族奕、奕、奕、奕、奕等,却代表两个强大政治集团、两股强大政治势力。因此,咸丰“赞襄政务”八大臣的安排,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有将朝廷三股政治势力...

清朝名臣有哪些?
答:清朝名臣有:1、索尼: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索尼凭借通晓满、蒙、汉文字,入直弘文馆,赐号“巴克什”,授一等侍卫之职,从征界籓、栋夔等部。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后,拥立顺治帝即位。顺治五年,奉命祭奠昭陵。受到固山贝子屯齐诬陷“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坐罪辞职。顺治帝亲政,恢复官职,进...

清朝有那些名臣?有那些官职?
答:2,纪晓岚,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3,曾国藩,晚清名臣,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