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往圣继绝学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其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往圣继绝学”意思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圣人们的文化思想,“往圣”就是以往的、过去的、历史上的圣人,具体所指即是孔子、孟子;“绝学”就是中断了、失传了的学说,具体所指即是孔孟儒学。

【这句话的出处是】

为往圣继绝学是《横渠语录》四句话中的第三句。

这段语录是由张载提出。

  •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世称横渠先生,代表作有《正蒙》、《经学理窟》及《易说》。

其中《正蒙》最为重要。

  • 《蒙》是《周易》的一个卦名,该卦彖辞中有“蒙以养正”语。

蒙,即蒙昧未明;正,即订正。意思是从蒙童起就要加以培养。

张载说:“养其蒙使正者,圣人之功也。”书名由此而来。


🌟这句话原文我给大家节选了最有名的一段,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


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各人民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世界华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只看文章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得结合张载的理学理论来解读】

他的理学观点可分为下面两部分。

第一,太虚论。这是他的宇宙论,他认为宇宙本体是太虚一元之气,“太虚”又名“太和”,万事万物都由它生,而万物死灭时,仍散为太虚,太虚即气,并不是绝对空虚。

张载的“太虚”包含一与多、有与无的统一性,由此而产生的万物遵循一定的转换规律。比如《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一切现象都有对立的两方面,两者的运动方向必然相反。相反就相仇,相仇即斗争,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调和。

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其他如“物无孤立之理”、“动非自外”、“两不立则一不可见”、“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金铁有时而腐,山岳有时而摧,凡有形之物即易坏”、“无常乃所以为常”等话,都体现着事物间相互联系转换的法则。

张载还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寒暑、潮汐、日食、月食、风雨、雷霆以及动植物等,都有自己的认识。总而言之,张载的气一元论属于唯物主义。

第二,性说及天人合一观。横渠讲性,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指整个气而言,气质之性是对个体而言。

天人合一观,在《西铭》一文中有深刻的体现,如他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是天人合一的唯心论,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为社会建立信仰体系,为民众奠定命运根基,为前圣接继思想学术,为万世开拓太平事业。

这四句话涉及精神价值、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最能显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体现儒者的器识与宏愿,也可以看作张载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概括。



意思就是继承并发扬光大圣人们的文化思想,“往圣”就是以往的、过去的、历史上的圣人,具体所指即是孔子、孟子;“绝学”就是中断了、失传了的学说,具体所指即是孔孟儒学。

唐、宋时期的一些儒家学人,认为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后由孟子传承。而孟子之后,则中断、失传,成了“绝学”。唐代韩愈在《原道》中就明确提出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自从周道衰落,孔子去世以后,秦始皇焚烧诗书,汉初崇尚黄老,佛教盛行于晋、魏、梁、隋之间。

那时谈论道德仁义的人,不归入杨朱学派,就归入墨翟学派;不归入道学,就归入佛学。归入了那一家,必然轻视另外一家。尊崇所归入的学派,就贬低所反对的学派;依附归入的学派,就污蔑反对的学派。

后世的人想知道儒家仁义道德学说的真谛,就无所遵从了。可见,儒家学说失坠不传,成为绝学,是由秦汉以来焚书坑儒、黄老盛行、佛教流传所导致的结果。张载也基本接受了韩愈这种看法。

他认为,由孔孟创立的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以下,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以至五代,千百年间,由于受到佛教、道家的冲击而中衰不彰,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致使“学绝道丧”。特别是佛氏影响尤烈。

为了使儒家的智慧、精神重放光芒,就必须继承和发扬被道、佛等异端思想所中衰了的儒家学说,“唱此绝学,亦辄欲成一次第”(《张子语录·语录下》)。为此,他把“为往圣继绝学”确立为自己崇高而宏伟的学术使命。

横渠四句内容:

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

在表达其学术使命的“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是使命意识的哲学内涵,“为生民立命”是使命意识的政治内涵,“为万世开太平”是使命意识的社会内涵的话,“为往圣继绝学”则是张载使命意识的文化、学术内涵。



"为往圣继绝学",可以理解为是要学习、继承、发展、发扬从尧舜周孔直到现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中华文化之所以绵远流长,离不开世世代代都有优秀的中华儿女,是他们不断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让我们文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才保证了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

为了达到圣人的标准,而不再学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出自哪里
答:“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出自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天下苍生开创一个太平的社会环境,继承和发扬先贤的学问,为后世提供正确的方向。“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对于社会治理的理想,他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公正、有序的社会,这种社会应该由当权者以...

继往圣绝学,精诚至正什么意思
答:绝学,中断了的学术传统.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努力恢复.张载继承“绝学”,却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所未载、前圣所未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 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3、“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历史上的圣人。儒家所谓圣人,其实就是指人格典范和精神领袖。“绝学”,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理学家普遍认为,儒家学统自孟子之后就中绝了,所以要努力恢复。张载继承“绝学”,却并非照搬前人,而是力求创新,在他的学说中有不少内容是六经所未载,前圣所未言的。...

请解释一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思...
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目标。“为天地立心”意味着要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人生,为天地立心,意味着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境界,心中充满了对宇宙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为生民立命”意味着要为民众的福祉而活,为生民立命,意味着要...

“继往圣之绝学,承生民之大任,臻人生之至境怎么翻译
答:这是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的院训。继往圣之绝学:继承以往圣人的绝伦妙学 承生民之大任:肩承人民的伟大责任 臻人生之至境:到达人生中最高的境界 所以大概意思是:希望在院读书的莘莘学子都能继承古往圣人遗传下来的绝伦妙学,然后肩负起身为公民报效祖国及为人民服务的重大责任,并在生活中...

请解释一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思...
答:原句来自北宋思想家张载。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

请解释一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思...
答:张载(1020-1077,字子厚)是中国北宋时期哲学家。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居横渠(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他的名言“横渠四句”广为流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用现代语言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学者要用精神力量(心)认清客观世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什么意思,请说简单...
答:简单地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主要说的就是复周礼以开太平,但士官不顺,才华抱负无以施展,只能讲学著书,造道家中。详解:为张子「四言」进一解 蔡仁厚教授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表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是什么意思...
答: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第一句: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第二句:儒家将外在与内在统一结合起来,将天与人、顺应自然与自强进取结合起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