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一至六章途径海域是什么?

作者&投稿:关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鹦鹉螺号”航行线路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艺术特色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

《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艇起名为“鹦鹉螺”,而鹦鹉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而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的螺壳动物。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凡尔纳广博的科学知识。



~

海底两万里1到6途径海域
答:7. 南极海域 8. 大西洋 9. 北冰洋

海底两万里的路线图(图)
答:海底两万里的路线图如下: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等人的航行路线是什么?
答: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经锡兰采珠场——红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南极海域——到达极点——大西洋——北冰洋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

海底两万里每章路线是什么?
答:海底两万里每章路线如下:太平洋(1867年11月8号)——【经托雷斯海峡】(1868年1月4号)——印度洋(1868年1月21号)——【经锡兰采珠场】(1868年1月29号)——红海(1868年2月7号)——【经苏伊士地下水道】(1868年2月11号)——地中海(1868年2月12号)。——【从直布罗陀海峡】(...

《海底两万里》中环球航行所经过的洋流有哪些?
答: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条疑似为独角鲸的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追捕。在这过程中,他们不幸落水,这时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于是他们跟随尼莫船长乘坐着这艘潜艇在海底做...

海底两万里沿途所经过地点
答:法国·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沿途所经之地:先从纽约出发,途经大西洋、过合恩角、到太平洋、中国海、然后在北纬31°15′ 东经136°42′ (原书) 附近发现鹦鹉螺号,接着开始追击,直到落水,进入鹦鹉螺号。在距离日本海岸大约300海里的海底探险旅行开始了,经过亚洲黑潮、克里斯波岛海里深林狩猎,...

海底两万里路线是什么?
答:《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为: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

《海底两万里》沿途经过的地方(按顺序)
答:行船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在太平洋西岸海域进行海底狩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托雷海峡中搁浅,教授等三人趁机在一座荒岛上游玩,后来鹦鹉螺号遭遇土著人袭击,不过一船人仍安全离开,后在印度洋参加因受...

《海底两万里》途中游历了哪些地方
答:《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

海底两万里第一章的地点
答:附近发现鹦鹉螺号开始追击直到落水进入鹦鹉螺号原书说的我们现在距离日本海岸大约300海里正是今天11月8号正午时分我们的海底探险旅行开始了亚洲黑潮克里斯波岛海里深林狩猎太平洋瓦尼科罗群岛托里斯海峡触礁然后主人公仔陆地上过了几天然后向西帝汶海深海珊瑚墓地然后来到印度洋锡兰岛然后到达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