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作业成本

作者&投稿:薄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问题一:什么是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美国,首先由科勒(Kohler, Eric L.)提出。科勒发现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成本比重很低、间接成本很高,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后来,斯拖布斯(G.T. Staubus)对ABC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20世纪末,由于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导致了ABC研究的全面兴起,代表者是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 S.Kaplan)。
2005年1月,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罗伯特・卡普兰的文章: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卡普兰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知名教授,作业成本法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管理工具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之一。卡普兰教授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可行性下降,应该用一个全新的ABC思路来研究成本,其观点包括: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来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的手段,从而产生了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简称ABM)。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不仅在于其可以精确地计算成本,而且在于它对于管理者如何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供很好的决策支持。作业成本法引导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是作业――作业耗费资源,成本对象耗费作业,因此要减少成本就应该从减少资源耗费以及控制耗费的作业量两个方面进行。这是一种更加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ABC法可以在我国一部分先进制造企业或其若干部门先行实施,逐步推广,如果“等待完全符合条件再实施ABC”,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时机。
企业推行ABC,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具体包括:
1、我国企业将来在运用ABC或ABM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
2、ABC系统必须取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3、应用ABC的具体措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特点。
4、ABC系统本身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ABC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ABC系统,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
5、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问题二:在作业成本法下,作业指的是什么?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被定义为资源的耗用,而不是为获取资源而发生的支出。作业成本法计量资源耗费水平的变动,而不是支出水平的变化。前者取决于对资源的需求,后者取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

问题三:什么是作业成本法和成本驱动力?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驱动力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主要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对各项作业进行分析,找到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作业,进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例如甲企业是一家印刷厂,它的主要作业有:排版、制片、印刷、装订、裁剪等,通过分析它发现制片过程的成本比较高,这就是主要的成本驱动力,此时企业就可以针对制片这项作业制定一系列成本节约的措施,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

问题四:作业成本法是什么意思啊? 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问题五:作业成本核算对象是什么 为解决新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会计的难题,作业成本法作为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应运而生。传统成本法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不考虑企业的目标,但新兴的作业成本从一开始就考虑企业的实施目标和范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并把成本核算与成本信息分析和应用结合起来,直至采取改善行动,为企业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
对作业成本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最早提出的概念是“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 Accounting或Activity Accounting)。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于1941年在>杂志发表论文首次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每项作业都设置一个账户”,“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随后的乔治?斯托布斯(George.J.Staubus)教授认为,“作业会计”是一种和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明确“作业”、“成本”和“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三个概念。1971年斯托布斯在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成本计算”等概念作了全面阐述,引发了80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学者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的全面反思。
1988年,哈佛大学的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在夏季号《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论ABC的兴起:什么是ABC系统?》,库珀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的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接着库珀又连续发表了《二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和《四论ABC的兴起:ABC系统看起来到底象什么?》。他还与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等论文,对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研究的基石。此后在英美等国家对作业成本日益兴起,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文章纷纷出现,作业成本理论日趋完善,在治金、电信、制药、电子设备和IT等行业的应用也逐步开展了起来。
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过程应该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中产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这样,作业成本法就以作业成本的核算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从“前因” 上讲,由于成本由作业引起,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由此出发,作业成本计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

问题六:作业成本法中的作业到底是什么 作业就是消耗资源的最小单元,比如做衣服的各个环节,如裁剪、缝纽扣等。

~

什么是作业成本
答:作业成本法把“作业”作为间接费用向成本对象归集的中间环节,不仅使成本核算信息更加科学、准确,而且找到了一种更为科学的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实现了对传统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力武器。它所掀起的“作业革命”,使成本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都...

什么是作业成本
答: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驱动力是导致成本发生的主要因素。 企业可以通过对各项作业进行分析,找到影响企业成本的主要作业,进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例如甲企业是一家印刷厂,它的主要作业有:排版、制片、印刷、装订、裁剪等,通...

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业成本是指以作业量为成本分配基础,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基本对象,旨在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为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成本计算方法。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从定义上看,作业成本和责任成本的区别...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概念、基本原理)
答: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原理:1、定义业务和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产品,有时也可能是顾客、产品市场等)。这一过程...

什么是作业成本的核心内容
答:1、作业:是企业里面的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者是活动。比如说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将材料运达到仓库、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办理入库登记手续、登记材料收发明细账等。2、成本:是作业成本或者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例如,产量增加的时候,直接材料的成本就相应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

作业成本和责任成本会考吗
答:会考。作业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相关的作业活动所引起的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构成。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为中心为对象所归集的可控成本。它俩都属于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考试的重点,会考。它俩出自于2022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第四节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中。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
答: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不能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计算产品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概念、基本原理)
答: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概念、基本原理)
答: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1)设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目标、范围,组成实施小组;作业成本的实施必须目标明确,即决策者如何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实施范围是作业成本的实施的 部门,作业成本可以在全企业实施也可以在独立核算的部门实施,作业成本的实施主体必须明确。为实施作业成本必须组建作业成本实施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