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哪个人或者哪次访谈有人说过活着就是幸福这句话 汶川地震中女主人刘琳琳能够存活下来的种种原因是什

作者&投稿:颜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活着就是幸福
  ――访新安化工集团董事长王伟
  文/朱凤娟 
  | 生命的价值 |
  时间能磨平伤痕,却抹不去记忆。

汶川大地震那刻骨铭心的画面,还时常在王伟脑海中闪现。2011年4月23日,身为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再次重返那片见证生死时刻的土地,为大地震中罹难的21位新安同胞竖起了纪念碑,这是他三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心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天崩地裂,新安化工北京奥运大熊猫认养活动团队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第一批出发的20多名员工所乘坐的一辆大客车在映秀镇不幸被乱石掩埋,正行驶到汶川县耿达乡的另一支车队被困,包括王伟董事长在内的部分员工得以死里逃生。他们在余震不断的峡谷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然后在附近找到了一户村民家避难,同样遭受地震创伤的村民拿出仅剩的玉米棒让大家充饥。在得知新安化工一名员工遇险被困的消息后,耿达乡民自发组织了12人的营救队伍。震区风寒水冷,山路被滚石掩埋,左右都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营救人员将一位负重伤的新安员工背在肩头,相互轮换着、搀扶着,一步一步在随时都有碎石飞迸的山间将其背到了避难地。
  在耿达乡避难与营救的五天五夜里,看到平日里十分节俭的村民敞开家门,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粮食开起了粥摊,为所有等待救援的人们带来了温暖和慰藉。此情此景,让新安人读懂了什么叫真情,什么叫坚强,什么叫仰望生命的力量。这份感动和震撼像一锅永远温热的浓汤,在新安人,在王伟董事长心里,熬出了关于生命价值的全新思考。无论时光走得多远,即使汶川地震这场灾难终会成为过去,但这曲关于生命力量的赞歌依然会响彻苍穹。对于当时新安化工三千多万元的汶川地震捐款很多人都感到惊讶,但王伟说:“我们已经活下来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是那片土地上淳朴的人们不顾家园的满目疮痍,冒着生命危险搜救我们的员工,在生命面前,钱值什么?”
  如今,三年前的那场阵痛已经成为所有新安人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尽管哀伤还在,但每个新安员工的脸上都已经荡漾着“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笑脸。新安化工对员工深沉的爱、员工对公司炽热的爱、家属对亲人无私的爱,在时间的延展中慢慢融合成了新安化工的内在文化,成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穆尔说,生命是单程路,不论你怎样转弯抹角,都不会走回头,你一旦明白和接受这一点,人生就简单的多了。对此,王伟深有同感,他不仅经历了汶川地震,也曾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生命对于他更多的是恩赐。他比很多人更深刻体会活着的意义。平日里,有两句话王伟时常挂在嘴边,他说,“我们能活着已经很好了,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做点事情呢。”“找职业就像找项目,找到了就没有理由不做好。”
  原以为经历过地震,人就会更释然和洒脱,可以放下一些负担。是的,王伟说地震的确让他更淡然和宁静,但是新安化工发展的重担,他反而觉得更有责任承担。也曾因为种种原因离开过这个行业,但是他的心从未远离,再回来,就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所以我们似乎能理解了,除了偶尔散个步,游个泳,看会书之外,他为什么能将全部时间都扑在事业上,殚尽竭虑,呕心沥血;他为什么能在行业最困难的时候仍心无杂念,从一而终;他为什么已人到六旬却依旧充满工作的热情和活力;他为什么能始终锲而不舍为员工的幸福寻求更好的归宿......
  如今,“活着就要做点事情”已经成为了所有新安人心底不灭的明灯。新安像是一个舞台,给所有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人们,更为那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兄弟姐妹们提供了最绚丽的灯光和最热烈的掌声。在携手共进的岁月里,新安化工人慢慢领悟着生命的价值......
  | 长寿的企业 |
  新安好比是一艘航空母舰。而事实上,新安已然是一艘航空母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集团现有子公司18家,资产规模已经达到60多亿元。2008年,集团销售收入达到72.19亿元,创利21.85亿元。
  对所有企业来说,可持续成长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正像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中指出的那样,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建设“生命型公司”和“经济型公司”之间做出选择。在资本运作市场一片如火如荼之际,新安化工依然默默前行在如何发展一个强大的化工企业的探索之路上,因为他们相信烟花之所以明艳动人,是因为有无尽黑暗在背后默默映衬。他们所要建立的是一个追求内外环境和谐发展,不以短暂的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注重生命形态的新安化工。
  2009年,以富豪榜一榜定天下的《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2009福布斯中国股票之选”,推选出未来一年最具投资价值的十大股票,新安股份赫然在目。在无限风光背后,谁又能想到,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之一,新安化工走过了艰辛的10年上市之路。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同样对一个企业来说,十年又何尝不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节点。期间有多少搁浅,有多少挫折,还有多少不测和变化,也许所有的辛酸苦辣只有新安化工人自己最明白。但是对于上市之路从一而终地追求,让新安化工人毅然决然坚持了下来。
  “我们明白,播种不一定有结果,但想收获必须要耕耘。”
  谈到坎坷上市路,王伟不无感慨。而在这一过程中,谁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可以最终梦想成真,一年,两年,也许十年还是个未知,这时候怨言在所难免。面对员工的疑惑,王伟对他们说:“相信我,我会在我的权限范围之内做这个事情,并且矢志不渝,但你们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我不能给你们任何承诺。”他说,做企业就应该像种树,而不是像种草,树的成长不易察觉,却年复一年,日益高大。草虽然看似长势迅猛,却年年更换,永不长大。在行业一次次洗牌中,新安化工始终挺立不倒,漫长的十年上市路带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企业。靠这股十年树木,百年树企的精神,新安的传奇之路才越走越鲜明。
  至今仍有很多人好奇,一家化工企业怎么能在风景如画的新安江畔生存那么久?的确,在新安江办化工厂比其他地方要困难得多,保护环境已经不是企业责任那么简单,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前提。
  节能减排,这个课题对于新安化工来说,恐怕得回溯到1965年新安化工的前身――建德化工厂在新安江畔诞生的那天开始。最初的创业者们怀着对母亲河的尊敬与感恩,自发地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这种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深深地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因此,当上世纪70年代,人们还在为如何处理“三废”煞费苦心的时候,新安人已经认识到,所谓的“三废”,其实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就能将之转化为财富。1997年,新安化工科研人员在研究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原有的物料平衡问题时,在国内率先发现了“氯甲烷”。之前,这种无色无味的物质一直被当成废气排放。这一发现直接催生了新安化工著名的“草甘膦―氯甲烷―有机硅”产业循环体系,即:将草甘膦副产物氯甲烷回收净化,用于合成有机硅单体,同时又将有机硅单体生产中副产的盐酸精制后用于草甘膦生产,形成了氯元素的大循环。新安化工也借此重大转型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从传统的精细化工产业跨入了有机硅新材料产业,成为国内横跨农药行业和有机硅新材料行业的大型产业集团。
  站在新安化工办公楼的窗口,可以望见那一脉流淌着的新安江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澈见底,“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形容新安化工人对于环保的感悟也许最贴切。这个企业其实曾有机会离开新安江,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但是一脉山水养一方人,也培育一个企业。与身处的土地和百姓息息相关,互相滋养,企业也获得了地利人和的良性生态环境,找到永续发展的支点,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 不灭的信念 |
  经过改革开放后近半个甲子周期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积累后,中国企业家们对价值观和精神力量的渴求,不仅是自然产生的心路需求,也是维系商业王国持久战斗力的需要。金融危机之下,各种信念都有,或是应对了当下流行的一句话,“牛市的时候比结果,熊市的时候比信念。”对于一个基本成型的企业来说,创业的激情似乎还在,但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幻,企业领导人更需要一种处变不惊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除了万般的磨难和超人的胆识,更需要内心永不磨灭的信念作为支撑。
  “每次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激昂的少先队队歌旋律,心中还是不免激荡起一股波澜。”王伟说,自己是伴着共产主义理想长大的一代,当初怀着热切的期望申请入党也是经过了曲折的漫长年月。如今在新安化工,他也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着这个源自青年时代的信念。
  新安是家,人生短暂,员工们能够走在一起是一种缘分,来了就要相互关心。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无论经营状况如何波动,保证员工的收入,让员工充分享受公司的发展成果是公司高管团队始终坚持的信条。2003年至2008年员工收入水平年平均增长22.6%,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急剧下滑,员工收入仍较2007年增长了6.27%。新安员工说:“像王董这个年纪本来可以安享天伦了,但他还是坚持在岗位上,在整个化工行业形势不理想的时候继续推动新安化工前进,不为别的,就为了每个员工的福祉。”
  这是一帮在最困难时候跟着他,在最彷徨时候相信他的兄弟姐妹,在王伟心里,每个员工的幸福都是他的牵挂。公司党组织每个月都会整理出员工的思想动态报告,而每期王伟都必看,而且对重要问题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及时反馈落实情况,做到实实在在为员工排忧解难;新安的员工福利保障体系非常完善和细致,不同岗位员工有不同的保险条款和额度,在汶川大地震中,罹难员工都得到了较高的经济补偿;公司还设立了300万元的工亡员工子女助学基金,资助他们直到完成到大学阶段的学业,这就是新安化工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特殊时期所体现出的至高价值;由于新安化工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如何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住人才成了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对于优秀人才新安化工更是百般呵护。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培训经费近60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近千场,每年全员培训率都达到93%以上;化工行业有着异于其他行业的工作风险性,为了保护每个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于2010年4月投资1100余万元率先引进美国杜邦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操作体系,以建立一套符合世界级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达到“零事故、零伤害”的目标。
  正如梁启超曾言,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乐趣。在单位王伟是一位刚毅坚强的领导,在家里他是孙女眼中慈善的爷爷。他个人已经连续几年每年捐款30万元帮助着一群贫困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他也将这种乐趣感染给了自己的员工。每年的“春风行动”,新安化工员工的捐款都有十几万元。近五年,公司员工个人捐款达165万元。员工不仅关心自身,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虽然自身发展也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新安化工人从不认为这是一种停止行善的借口。他们感恩季节化泥的落叶,反补给大地循环往复的营养。新安化工陷入过深渊也攀登过山巅,经历过坎坷也见证过辉煌,无论顺途逆境,有一种根植于信念的力量始终伴随,那是一种不变的底色,是新安之春绽放华彩的源泉所在。
  在访问回来的路上,“活着就好”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车窗外华灯初上,人影交叠在霓虹的浮华里。也许,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探究活着的意义,但到头来却被“活着就好”这句再朴实不过的话深深震慑。当山水如画的新安江在我们身后渐行渐远,一份由衷的感悟却在心间越显清晰:
  原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最大的价值;
  一家企业活在市场中就是最大的成功;
  一种信念活在心底里就是最大的幸福......

活着就是幸福 祝福~

你经历过汶川地震吗?~

地震的时候,我刚睡午觉醒来,一眨眼,我和妈妈,妹妹,和结婚才几个月的丈夫,就都被压在了废墟下面。其实地震发生后,最开始都是受灾的人展开自救。我当时在都江堰,路过的好心人,把我妈妈和妹妹救了出来。我妈妈哭着跪着求路过的人救我和丈夫,但是余震不断,加上我和丈夫被压在水泥板下,又没有专业器械,路过的人很快就放弃了。这个过程很煎熬。水泥板压在我的腿上,那种重压的剧痛几乎让我晕厥。我一边的脸颊也把砸伤,口中都是血。妈妈在外面哭着求人的声音,也让人心碎。
几乎所有人都放弃希望了,我也觉得自己凶多吉少。在48小时之后,救援队终于来了。我担心丈夫的情况很坏,坚持让救援队先救我丈夫。幸运的是,丈夫只是轻伤。等救出我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十多个小时。腿上的剧痛都开始变得麻木了。后来,我被送往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医生告诉我,因为双腿被压的时间太长,必须截肢。我当时才21岁。我不想失去双腿。但是等我醒来的时候,我的肢体上已经没有了双腿。更让我受打击的是,我丈夫知道我要截肢后,离开医院消失了。(两年后我们离婚了,这段伤心事这里不多说了。)当时还很年轻,在双重打击之下,一度想死。但现在已经走出来了。香港的一家基金会帮我装上了假腿,就是上面你们看到图片。刚开始用假腿走路,痛得我几乎无法呼吸。现在,我已经可以用假腿正常走路了。感谢他们一直支持我。我以前的工作,是在都江堰的啤酒长廊上唱歌。客人花20块钱,可以从点歌单点一首歌。2010年,我又回到了啤酒长廊,继续唱歌。


主角刘琳琳在地震来临时,不顾自己生命安危,毅然把老师与同学挤了出去,后来见好友元元受伤了,没有因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而逃离,反而跑进教室帮助、陪伴她,结果自己也因此处在危险之中,这真是一份情深似海的友谊啊!我想元元的在天之灵也会因为有这么一位挚友而稍感安慰的!
而且,琳琳在自己危难之际一直在废墟中为自己,为别人加油,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并巧妙敲击身旁的琴键,发出声音引起救援人员注意,真是有勇有谋有胆识!

我觉得很多埋在废墟底下的人被救 都是抱着一种能够活下去的信念等到救援的

经历过汶川地震的哪个人或者哪次访谈有人说过活着就是幸福这句话_百度...
答:汶川大地震那刻骨铭心的画面,还时常在王伟脑海中闪现。2011年4月23日,身为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再次重返那片见证生死时刻的土地,为大地震中罹难的21位新安同胞竖起了纪念碑,这是他三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心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天崩地裂,新安化工北京奥运大熊猫认养活动团队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第一批...

我去采访大学生有关于汶川地震知识怎么写稿准备
答:如果你是采访有经验的 大学生 就是 参加过汶川地震的 武警消防兵 叔叔的 话 这个就最好了。有相当一部分是 去年刚退伍返回学校读书的!1、地震你是怎么被拍到前线的?2、当时的情况如何?3、你是怎么做的?或者你所在的部队都干嘛?4、见到如此悲壮的 情景 你心中在想什么?5、地震结束后 你有...

汶川大地震的英雄人物
答:5、蒋敏:最美女警:最美女警蒋敏: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彭州市公安局女民警蒋敏父母、女儿等10名亲人遇难,但她仍坚守岗位抗震救灾。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人物
答:武文斌,1982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2008年5月12日,部队接到紧急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命令后,被连队安排留后的副班长武文斌主动请战赶往灾区。部队到达灾区后,他和战友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转移群众。他肩扛背驮走在前面,和战友们翻越三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的12个村,7816...

汶川地震中有哪些英雄人物
答:3、林浩 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

汶川地震那些亲历者怎样了
答:汶川地震过去13年了,那些亲历者对于地震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依然是心有余悸,不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经历了这么大的事情之后,他们更加乐观了,也对生命重新有了认识。时光飞逝,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了。十三年前,小编还只是一个小学生,当时在学校里上学,回来就看电视听说汶川发地震...

汶川地震发生过哪些英雄事迹?
答:四川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早前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後,终在10日清晨6时许,在汶川县映秀镇一处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19人全部罹难。该直升机5月31日下午执行运送地震受伤群众的任务时,因高山峡谷气候突然变化,直升机遇大雾和强烈气流而撞山失事。19位解放军战士牺牲,是19个家庭...

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答:汶川地震的英雄人物事迹有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这个老师叫杜正香,她是一名代课老师,她永远48岁。5月15日10时40分,在被废墟掩埋68个小时之后,11岁的四川汶川县映秀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张春梅被成功救出。过去...

汶川地震13周年,当年那些亲历者现在如何了?
答: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地带的茂县一度与外界失联,2008年5月14日上午,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先遣小分队,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这完全是一次“盲跳”,他们没有气象资料,也没有地面标识,更没有人指挥引导,他们在跳伞之前都留下了遗书,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都活...

12年前汶川地震,那个背儿子尸体走25公里的父亲,后来怎样了?
答:衷心的希望,那些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这些活着的人,能够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能够积极的面对未来,相信经过苦难之后的他们,必定有一条康庄大道在等你。 41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13) 分享 复制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3048237741660659/answer/3767977412.html 新浪微博 微...